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是导致鲜食葡萄采后腐烂变质的主要病原菌。以葡萄采后交链孢菌为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及活体接种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抑菌液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果实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交链孢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EC50)分别为83.48和89.47mg/L;当抑菌液浓度达200mg/L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活体接种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0mg/L的纳他霉素抑菌液可显著(p<0.05)抑制葡萄采后交链孢菌引起的霉烂变质。综上,纳他霉素处理对葡萄采后交链孢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作为葡萄采后绿色保鲜剂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2.
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光照会明显影响纳他霉素活性、加速其降解.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是大型海藻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水溶性化合物,具有抗紫外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将红毛苔和石花菜MAAs提取物,分别加入纳他霉素溶液中,分析MAAs提取物对纳他霉素光降解的影响.在光照试验第10d,对照组纳他霉素含量为原含量的10....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气体对葡萄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二氧化氯气体(ClO 2)对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为降低采后葡萄贮藏过程中交链孢霉腐病带来的损失提供依据。用1.5、3.0、4.5、6.0、7.5、9.0μg/L ClO 2分别对离体链格孢菌处理10、20、30 min,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菌落生长、孢子形成、芽管伸长抑制率及倒置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来探究ClO 2对其抑制效果。并用3.0、6.0、9.0μg/L ClO 2对接种了链格孢菌的葡萄处理30 min,置于28℃的培养箱中贮藏,通过测定病斑直径、发病率及相关酶活性来探索ClO 2对交链孢霉腐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ClO 2处理组均能显著抑制链格孢菌菌落生长、孢子形成及芽管伸长。且接种了链格孢菌的活体实验中,ClO 2处理组均能抑制果实的病斑直径及腐烂率,延缓果实中丙二醛含量的积累,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采用9.0μg/L ClO 2处理果实30 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菌的毒力及其防腐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用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为对照研究了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毒力以及防腐保鲜效果。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抑菌液对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以确定其抑制毒力。通过采前浸果处理,分别从感官指标、内在品质和代谢生理三方面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纳他霉素抑菌液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菌中浓度值(EC50=433.96 mg/L)明显小于山梨酸钾对照防腐液(EC50=5 753.65 mg/L);与对照相比,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果实霉烂率和果梗褐变指数的增加,并较好的保持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明显抑制贮藏后期果粒呼吸强度、果实质膜透性以及MDA含量的增加。综上,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毒力,在鲜食葡萄的采后生物保鲜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姜楠  王刘庆  李祖梁  王多  王蒙 《食品科学》2019,40(21):51-57
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p.)易侵染农作物,引起农产品病害,而且能够代谢产生交链孢毒素,包括细交链孢酮酸(tenuazonic acid,TeA)、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亟需高效、安全的方法用以防控交链孢菌及其毒素积累。本实验研究了臭氧处理对体外互隔交链孢(A. alternata)生长及其产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组的菌落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互隔交链孢产生TeA、AOH、AME这3 种交链孢毒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臭氧处理后互隔交链孢的微观形态,发现孢子和菌丝发生了凹陷、褶皱、断裂等异常现象;臭氧处理后的交链孢菌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同时交链孢菌的产毒能力明显降低,20 mg/L臭氧处理条件下TeA、AOH、AME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6.1%、89.9%、93.2%。此外,臭氧对TeA、AOH、AME具有降解作用,降解率随着臭氧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TeA经过20 mg/L臭氧处理30 min即可被完全降解,AOH及AME经20 mg/L臭氧处理120 min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综上,臭氧处理可以作为农产品及其制品中互隔交链孢及其毒素污染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纳他霉素进行采前浸果处理,研究常温(25℃)货架期内葡萄的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5g/L的纳他霉素可以抑制采后葡萄果粒和果梗的霉烂,显著降低失重率,提高好果率,保持葡萄果实硬度,维持其低水平的呼吸强度,延长葡萄贮藏寿命,提高葡萄贮藏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及其制品中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冬梅  王瑶  姜楠  韦迪哲  马帅  王蒙 《食品科学》2017,38(21):287-293
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p.)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体,能产生多种毒素,其中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和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是目前从食物中检出的比较普遍和主要的2种交链孢毒素,可广泛污染蔬菜、水果及谷物等农产品及其制品。本文对AOH和AME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毒性、产生影响因素、生物及化学合成和污染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交链孢毒素限量标准的制定、快速检测方法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光调控交链孢(Alternaria)产真菌毒素的作用。方法 在光/暗培养条件下,比较分析光照对2种交链孢菌株(ATCC 66981和Pear-3)的菌丝生长、孢子形成以及毒素合成的影响。结果 持续白光照射对交链孢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而显著抑制其孢子形成。光照刺激交链孢菌ATCC 66981中交链孢酚(alternariol, 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ME)和腾毒素(tentoxin, TEN)3种毒素的产生。菌株持续光照培养30天,AOH、AME和TEN毒素浓度分别为120、182和173 g/L;较之黑暗培养,分别增加了1.1、5.9和9.6倍。光照抑制交链孢菌Pear-3中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 TeA)毒素的合成。菌株光照培养6天,TeA毒素浓度即已达142 g/L;而黑暗培养甚至高达325 g/L,毒素产率反而增加了1.3倍。结论 光照不影响交链孢菌丝生长,而对孢子形成影响显著;持续白光照射能够促进交链孢中AOH、AME和TEN毒素的产生,而抑制TeA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纳他霉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纳他霉素的结构,性能,质量标准,抑制霉菌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国际上的有关法规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对互隔交链孢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菌饼法筛选乳酸菌优良菌株。采用酸性实验和热处理实验分析拮抗特性,利用气相测定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CFS)中有机酸的含量,扫描电镜分析细胞结构完整性。结果:从4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对互隔交链孢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鼠李糖乳杆菌RH-11,抑菌率为93.41%。在p H3.07.0时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物质对热不稳定。经气相色谱分析RH-11 CFS中乳酸、乙酸和苯乳酸含量分别为109.225μg/m L、7.334μg/m L和3.712μg/m L,对互隔交链孢抑制作用的贡献率分别为68.90%、20.03%和11.07%。扫描电镜结果表明RH-11 CFS处理互隔交链孢孢子的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结论:鼠李糖乳杆菌RH-11抑制互隔交链孢的物质主要为乳酸、乙酸和苯乳酸,抑制作用是破坏了孢子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成堃  于同立 《酿酒科技》2007,(3):35-37,40
研究了纳他霉素对啤酒酵母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Saccharomycescerevisiae 206#的最低抑制浓度为9 mg/L,对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303#的最低抑制浓度为7 mg/L.高温可影响纳他霉素的抑菌性能,9 mg/L以下的纳他霉素经121℃灭菌20 min,无法抑制菌株生长.对啤酒生产的主要工序进行有害细菌的检测,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可以作为啤酒酵母的抑制剂在有害细菌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瑶  姜冬梅  姜楠  韦迪哲  王蒙 《食品科学》2017,38(23):275-281
交链孢属真菌是导致番茄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腐烂的番茄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在其腐烂部位及其周围健康组织中积累大量的真菌毒素。目前加工工艺的限制导致番茄制品也可能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进而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番茄及其制品中交链孢毒素的污染情况,以及交链孢菌及其毒素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降低番茄及其制品的风险隐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纳他霉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纳他霉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法、滴定法、电泳分析法、极谱法、元素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5):234-238
研究了纳他霉素与不同浓度油酸钠混合对葡萄进行处理后的保鲜效果。分别将质量分数为0.10%、0.15%和0.20%纳他霉素与等量油酸钠混合对葡萄进行浸泡处理,晾干后装袋置于0℃冷藏,每隔15 d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经0.20%纳他霉素与等量油酸钠混合处理后的葡萄,在贮藏期间果实表面灰霉菌数量的增加被明显抑制,抑制率可达75.51%;处理后的葡萄果实的硬度下降减缓、呼吸强度减弱、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高于对照及单纯的纳他霉素、果梗电导率增加也被一定程度抑制,说明纳他霉素与油酸钠混合处理可增强对葡萄的防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和与维生素C(VC)复配后使用对蓝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效果。通过离体培养实验确定 VC溶液、纳他霉素溶液以及纳他霉素溶液与20 mg/L VC复配后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活体实验观察发病率、病斑直径、蛋白质含量以及与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确定不同溶液对蓝莓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处理和与20 mg/L VC复配溶液复配处理对3μL 5×106 CFU/mL的蓝莓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0.5 mg/L,而单独使用VC处理的抑菌效果不明显,说明纳他霉素与VC复配使用可有效降低纳他霉素使用量,提升作用效果;同时纳他霉素复配溶液可有效提升蓝莓抗菌能力,以30 mg/L纳他霉素复配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纳他霉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纳他霉素是一种高效生物防腐剂。文章介绍了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抑菌特点,作用机理及安全性等特征。综述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纳他霉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不同大小的交链孢菌病斑及其外延组织中交链孢毒素残留量, 明确交链孢毒素在番茄中的迁移规律。方法 样品经80%乙腈溶液提取后, 通过自制固相萃取柱排除杂质干扰, 流出液经氮吹至近干后,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交链孢毒素残留量。结果 不同大小病斑组织中均检测到高浓度的4种交链孢毒素残留, 包括交链孢酚(alternariol, AOH), 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ME), 细交链格孢酮酸(tenuazonic acid, TeA)和交链孢烯(altenuene, ALT); 外延组织中仅在病斑周围1 cm处检测到TeA, 含量为病斑组织的1/10左右。结论 番茄交链孢毒素能向病斑外延组织扩散, 但扩散情况与病斑大小无直接联系, 病斑周围2 cm处虽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不到交链孢毒素, 但仍存在安全风险, 因此, 建议食用时或生产中将病斑及其外延2 cm范围内组织均剔除。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因素摇瓶发酵的实验方法,以多种液态烷烃作为氧载体,分别研究了其不同添加浓度、添加时间对褐黄孢链霉菌生长及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都不能作为碳源被细胞利用,是有效的氧载体。正十二烷作为氧载体效果较好:接种同时添加6%的正十二烷培养,细胞干重和纳他霉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9%和46.4%;而最佳添加时间为发酵后24 h,纳他霉素含量比接种同时添加提高了7.0%。添加6%的正十六烷,纳他霉素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3.3%。添加高于3%浓度的正己烷,菌体干重和那他霉素产量均低于对照组,推测可能是正己烷对细胞产生毒性而抑制了菌体生长和纳他霉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纳他霉素对酱油防腐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纳他霉素、低聚壳聚糖、山梨酸钾分别添加到酱油中,通过对比抑菌效果及对酱油品质影响情况确定了酱油的最佳防腐剂为纳他霉素。酱油中添加15mg/kg的纳他霉素不影响产品的口感、颜色、香味及成份,可有效抑制酱油中酵母菌的生长,防立酱油的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20.
纳他霉素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天然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目前,关于纳他霉素分离纯化的文献报道仅停留在几篇外国专利,国内没有相关报道,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有待研究。本文在评述目前所存在的分离纯化纳他霉素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难于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原因,并提出了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