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新疆特色林果巴旦木为原料,对红枣多糖影响巴旦木蛋白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枣粗多糖对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有促进作用,此研究为红枣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工业化生产植物蛋白饮料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马铃薯淀粉的天然局限性,该文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ser,RVA)研究高压微射流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糊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拉曼光谱研究马铃薯淀粉的微观结构和有序结构,结合粒径分布、直链淀粉表观含量分析高压微射流的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糊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压微射流处理可显著降低马铃薯淀粉糊黏度。80 MPa的处理导致马铃薯内部出现聚集现象,微观结构生长环变得清晰,淀粉分子变得有序,结晶度增大;在120 MPa~160 MPa较高压力下的高压微射流处理使得淀粉的颗粒破损严重,内部分子无序化严重,直链淀粉表观含量显著增加、拉曼峰值强度降低,峰值黏度降低至534.667。说明高压微射流产生的机械力深入到马铃薯颗粒内部,导致马铃薯淀粉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其糊特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对壳聚糖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在20、100、120、140、160 MPa下对壳聚糖进行处理,研究压力对溶液中还原糖和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情况,以及对其黏度、二级结构、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还原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粒径尺寸、黏度和分子质量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并没有改变糖环的构型,但是对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有所改变,压力对壳聚糖样品红外光谱的峰形没有影响,峰强度稍有变化,其中在140 MPa的压力下对壳聚糖的影响较大。扫描电镜图显示,样品经过处理后破坏程度加剧,表明超高压微射流对壳聚糖结构产生影响,该结果可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具有多种优秀的生理活性,但较低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及性一直阻碍其被广泛应用。该研究以豆渣蛋白(Okara protein,OP)为原料,利用反溶剂法结合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了豆渣蛋白-植物甾醇纳米颗粒,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微射流处理可显著降低OP-PS颗粒的粒径,明显提高PS的包埋率。在120 MPa高压微射流循环处理3次后,OP-PS颗粒的粒径可达到139.28 nm,PS包埋率高达98.63%,水溶重分散性良好。对OP-PS颗粒进行稳定性评估,发现常温贮藏50 d后,甾醇包埋率仍能保持在66.90%左右,且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植物甾醇颗粒(SPI-PS)。可能的原因是,OP的游离巯基及二硫键明显高于SPI,高压微射流能诱导蛋白分子内或分子间二硫键的形成与交联,可以有效提高纳米颗粒的稳定性。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的OP-PS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甾醇荷载能力,能够为工业生产水溶性甾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猪油的加工性能及其应用性,选用微晶纤维素颗粒对猪油进行乳化处理,探讨高压微射流技术在微晶纤维素-猪油乳化液制备中的应用效果。利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对微晶纤维素-猪油Pickering乳液进行处理,探究处理压力及处理次数对乳液粒径、电位、微观结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微射流处理能有效减小乳液的粒径,提高乳液的黏度。随着处理压力的升高(40~160 MPa)乳液的粒径逐渐减小,当压力大于120 MPa时乳液粒径的减小趋势开始减慢;处理次数在1~5次时乳液粒径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减小,而处理7次后,乳液的粒径反而出现增大的趋势,其黏度也较1~5次处理后的乳液有所下降。在120 MPa压力下处理5次能够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微晶纤维素-猪油Pickering乳液。  相似文献   

6.
以红枣汁为研究对象,研究高压微射流对红枣汁理化性质的影响。将红枣汁分别采用不同压力(40、80、120、160、200 MPa)和不同处理次数(1、2、3、4 次)处理,分析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红枣汁的ζ电位、平均粒径、色差、透光率、非酶褐变程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红枣汁的平均粒径、可溶性固形物、澄清度、非酶褐变程度和色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160 MPa条件下处理4 次的红枣汁平均粒径最小,是对照组平均粒径的16.8%;160 MPa条件下处理2 次的红枣汁透光率达到最佳,为77.6%;120 MPa条件下处理4 次的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高,较对照组增加了29.6%;160 MPa条件下处理1 次的红枣汁非酶褐变程度最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性(P>0.05),160 MPa条件下处理1 次的红枣汁色差值L*最大。不同处理次数的红枣汁之间的电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压微射流可以改善红枣汁的理化性质,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果汁。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辅助提取鲤鱼鱼鳞多糖,以DPPH·、·O2-、ABTS+·、·OH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其对鲤鱼鱼鳞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物料的平均粒度,粒径由未经处理的499.80 nm降低到192.57 nm;进而提高鲤鱼鱼鳞多糖的得率,当处理压力为130 MPa时,多糖得率达到7.81%。随着处理压力的提高,多糖提取液对DPPH·、·O2-、ABTS+·和·OH的清除率以及Fe3+的还原能力逐渐增强,当处理压力为110 MPa时,DPPH·、·O2-、·OH的清除率和Fe3+的还原能力最高分别达到了86.04%、61.23%、90.59%和0.64(OD值),当处理压力为150 MPa时,对ABTS+·的清除率达到89.58%,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动态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可以有效提高鲤鱼鱼鳞多糖的得率和体外抗氧化能力,本研究可为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在天然活性多糖辅助提取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动态高压微射流对卡拉胶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分别在20, 100, 120, 140和160 MPa下,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对卡拉胶进行处理,研究DHPM对溶液中还原糖含量和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情况,以及其表观黏度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还原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粒径尺寸、黏度和分子量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DHPM处理并没有改变糖环的构型,扫描电镜图显示样品经过处理后破坏程度加剧。这些研究为卡拉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压微射流对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并对其化学性质及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高压微射流均质,在40,80,120和160 MPa下处理后,其溶解度、泡沫稳定性和持油性均得到了改善,但乳化性、持水性能变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显示,经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发生变化。扫描电镜显示,高压微射流技术在0.1~120 MPa的压力范围内会使大豆分离蛋白颗粒破碎,且破坏程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加剧,但当压力达到160 MPa时,颗粒聚集的速度高于破碎的速度,颗粒尺寸稍微变大。高压微射流影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从而影响了化学性质,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微射流均质改善热压榨花生粕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热压榨花生粕中提取的花生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微射流高压均质进行改性处理,以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度分布和离心乳析率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不同微射流均质压力对花生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乳状液微观聚集状态和花生分离蛋白宏观乳化特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增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增大,相应乳状液粒径变小,离心乳析率下降;120MPa是改善花生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优选条件.显微镜观察发现,宏观乳化特性改善时,体系微观聚集体减少,120MPa改性的花生分离蛋白制备的乳状液没有发生明显聚集.  相似文献   

11.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压力(40-160 MPa)处理对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后,淀粉颗粒表面会出现小孔和凹坑并破碎,并且随着压力的增大,被破坏程度会逐渐增大,当压力达到160 MPa时,会出现团聚现象;随着压力的增大,淀粉颗粒比表面积呈上升趋势;偏光显微镜分析得出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后消失;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蜡质玉米淀粉晶型为A型,结晶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在玉米花粉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动态超高压微射流(DHPM)处理对玉米花粉破壁效果和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射流均质破壁花粉和热水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均质压力120MPa,微射流处理一次,料液比1:2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提取两次,在此条件下,玉米花粉粗多糖的得率最高可达7.545%.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破壁花粉比干法粉碎破壁花粉提取的玉米花粉多糖得率更高,且破壁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注入-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制备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制备鱼油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磷脂浓度29 mg/mL,m(磷脂)∶m(鱼油)∶m(胆固醇)∶m(吐温-80)=10∶2∶2.5∶1,微射流压力150 MPa,微射流处理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6.9%,平均粒径128.1 nm,Zeta电位-20.11 mV。乙醇注入-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制备的鱼油纳米脂质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多分散指数0.258),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不同压力下高压射流磨处理对全谷物燕麦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将经过湿法前处理的全谷物燕麦在5种不同压力(0、30、60、90、120 MPa)下经高压射流磨处理,以营养成分(燕麦β-葡聚糖、淀粉、损伤淀粉、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多酚及黄酮含量)和理化性质(粒径大小、流变性质、不稳定分析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压力下高压射流磨对全谷物燕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压射流磨的压力增大,燕麦浆的粒径明显降低,稳定性逐渐升高,相比未处理的样品,高压射流磨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各项营养成分状态,经处理后,β-葡聚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均有升高,脂肪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多酚、黄酮含量有稍微下降的趋势,损伤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黏度逐渐增大。这可为高压射流磨技术开发全谷物产品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处理聚半乳糖醛酸酶(PG),通过对酶活、圆二色谱、紫外光谱和巯基含量的测定,研究DHPM对PG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结果显示,经75,125,175 MPa的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后,PG酶的相对活性分别为93.2%、95.3%和91.2%;125 MPa分别处理2、3次后,PG酶的相对活性分别为97.4%、88.2%.分子构象分析表明,经不同压力DHPM处理后,PG酶的β-折叠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PG 酶分子结构更为"松散",原来包埋在分子内部的TrP和Tyr残基部分暴露出来,分子表面的二硫键被打断形成巯基,但从分子整体来看,新的二硫键形成的量要多于被打断的量.  相似文献   

16.
邢贝贝  张亭亭  赵强  熊华 《食品科学》2019,40(3):109-115
天然大米谷蛋白通过酸法热处理(pH?2.0、90?℃、30?min)制备纤维化热聚集体,采用高压微射流处理(35、70、105、140?MPa),以未经热处理和高压处理的样品为对照,对样品形貌、粒径、ζ电位、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热特性、流变性、乳化性能及二级结构组成等进行比较分析,探究高压处理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样品结构变得疏松,粒径增大,由(146.93±1.04)nm增加到(184.77±4.82)nm;总游离巯基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乳化活性指数及乳化稳定性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在70?MPa时达到最大,分别为(30.08±0.75)m2/g和(150.58±2.03)min;ζ电位和表面疏水性的变化较小;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热稳定性和表观黏度均有一定影响;二级结构组成α-螺旋、β-转角含量增加,β-折叠含量减少。低压会使蛋白进一步聚集,较高的压力则会使其解聚;70?MPa处理的样品具有较好的乳化特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蜡质大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压力对蜡质大米淀粉理化性质(淀粉粒径、溶解度、膨胀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淀粉颗粒粒度减小,经过160MPa处理后,平均粒径为0.43μm;经过160MPa处理后,比表面积达1.271123m2/g;蜡质大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8.
李畅  薛璐  芦晶  逄晓阳  张书文  吕加平 《食品科学》2022,43(19):110-117
本实验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法制备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脂质体,以平均粒径、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吐温-80用量、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等因素对DHA藻油脂质体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大豆磷脂质量浓度为20 mg/mL,大豆磷脂与DHA藻油质量比为4∶1,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11.9∶1,吐温-80用量为大豆磷脂质量的15%,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为138 MPa,均质次数5 次。在此条件下,DHA藻油脂质体平均粒径为(59.35±3.05)nm,多分散指数为0.189±0.025,包封率为(94.2±2.9)%。此外,对DHA藻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DHA藻油脂质体的微观结构为球状,且分布均匀;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与未经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脂质体相比,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有效地提高了脂质体的相变温度;稳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过的DHA藻油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高压微射流对葡聚糖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采用高压微射流在40、80、120、160 MPa下对葡聚糖进行处理,研究对溶液中还原糖和葡聚糖链长的变化情况,以及对粒径、黏度和热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还原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葡聚糖链的断开情况为先增加后减少,粒径尺寸和黏度减小。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葡聚糖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扫描电镜图显示样品颗粒变小。表明高压微射流影响了葡聚糖的结构,从而影响了理化性质,可以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压力(40、120、200 MPa)和不同次数(2、4次)高压微射流对石榴汁活性成分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压微射流处理过的石榴汁的黄酮和氨基酸的含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2.12%,但Vc受到微射流处理过程中的产热影响而呈降低的趋势;石榴汁的浊度显著增加,电位绝对值有所下降,在200 MPa压力下均质2次和4次的样品,其电位值的绝对值分别比对照品降低了13.6%和25.3%。流变学特性同样也表明高压微射流能改善石榴汁的物理稳定性,此研究可以为石榴汁饮料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