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酶法淀粉连续液化喷射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连续液化喷射器为味精、酒精、柠檬酸、葡萄糖、饴糖、麦芽糊精等工厂的关键设备,体积小,效率高。该设备应用于双酶法淀粉制糖,液化均匀,糖化液葡萄糖值高达97%,纯度高,过滤速度快。颜色浅。该喷射器电适用于甘薯、木薯、马铃薯、玉米、大米等不同原料的直接法工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淀粉液化原理及液化方法的发展过程,指出淀粉液化是淀粉糖品生产的技术关键,特别是玉米淀粉在液化过程中易生成难溶性淀粉颗粒。淀粉喷射液化过程是复杂的热过程,它包含热工学、流体力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喷射液化器的结构设计,只要按流体在喷嘴中流动时截面的变化规律设计喷咀形状,并满足淀粉糊化条件,就能稳定工作。文中介绍了喷射液化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设计过程,根据文章中的计算参数制造了喷射液化器,并组成了玉米淀粉二次加酶一次喷射间歇液化系统。该系统投入使用两年来,运转稳定,无振动,无噪音,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6.
以玉米淀粉为试验原料,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为主要液化酶,依据DE值、折光率两项指标变化情况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对比分析与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构建玉米淀粉液化技术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与逆矩阵分析,获得玉米淀粉液化中最佳工艺参数.研究发现: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Y=13.62+0.27X1+0.80X2+1.52X3-1.84X12-0.84X22-0.29X32+0.032X1X2-1.55X1X3+1.08X2X3具有显著性(P=0.000 3),决定系数为0.965;当液化温度控制在79.21℃,底物浓度18.38%,加酶量19.98 U/g时,DE值与预测DE值为13.0022接近. 相似文献
7.
9.
以黏度和还原糖含量为指标,探讨了微波预处理对高浓度玉米淀粉液化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微波预处理后,高浓度玉米淀粉在糊化、液化过程中的粘度低于对照,而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为高浓度玉米淀粉的液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其主要机理可能是:微波预处理使玉米淀粉颗粒表面变得粗糙,且出现孔洞,增加了颗粒的比表面积,同时颗粒结构变得疏松,结晶度下降,导致在升温糊化、液化过程中酶对淀粉颗粒的降解作用更加明显;另外,微波预处理也可能使部分淀粉链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测定研究了玉米淀粉糖生产中液化液糖糟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糖糟的基本组成、糟液混合物的密度、液化液的锤度、糟液体积比、糖糟的颗粒形状及粒度,以及其中的粗脂肪的组成和相变温度等特性。结果表明:糟液混合物的密度约为1.11 g/mL,液化液锤度在31~32°Bx,均变化较小。液化过程的糟液体积比为6~9%,湿糖糟的含水量50~60%,粗脂肪、蛋白质及灰分的干基含量分别为27~34%、16~18%和3~4%。糖糟颗粒呈现无规则、凝絮的片状,平均体积粒径为69.4μm,多数在10~200μm。糖糟中的粗脂肪,其脂肪酸的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相对含量约分别为36%、62%、2%,液化过程,相变吸热高峰温度略有上升,液化开始为31.48℃,液化中段为35.95℃,液化结束为37.04℃。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研究了反应温度、醇糖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玉米淀粉与丙三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合适的工艺条件下,6.6kPa、120℃、90rain、n(催化剂):n(糖元):n(醇)-0.03:1:3.6,淀粉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柠檬酸和乙酸酐为交联剂制取交联淀粉,通过反复试验研究了不同混合酸的用量、不同混合酸比例、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条件对交联淀粉交联效果的影响,最后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交联淀粉的工艺条件,为制备交联淀粉提出了新工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