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广西花山花岗岩区为研究对象,E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波谱理论为基础,采用基于单波段图像分类生成彩色合成图像法,利用岩矿光谱特性与遥感数据波段之间相关关系来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对比分析单一波段组合法与改进了的Crosta法来提取金属矿化和蚀变信息,试验其方法的优选性,认为改进了的Crosta法能更加有效地提取矿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花山花岗岩区为研究对象,E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波谱理论为基础,采用基于单波段图像分类生成彩色合成图像法,利用岩矿光谱特性与遥感数据波段之间相关关系来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对比分析单一波段组合法与改进了的Crosta法来提取金属矿化和蚀变信息,试验其方法的优选性,认为改进了的Crosta法能更加有效地提取矿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ETM+多光谱数据,在西藏自治区别惹则错北部区域开展了遥感找矿潜力分析。首先在研究区内开展了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与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然后通过类比多龙斑岩型大型铜矿成矿规律和遥感矿产地质特征,提取了研究区内的遥感找矿要素,最后圈定了8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提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面向对象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绿地专题信息的特点,文中提出一种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区域范围绿地信息的方法,结合K-T变换和ICA变换,根据地物的遥感影像特征、光谱特征信息和基于阀值的分类技术进行有效波段最优组合及地物分类,从而大幅提高了绿地专题信息提取的精度。研究中提出本方法和基于NDVI的典型绿地提取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证明,在城市区域范围尺度上,该方法计算简便且实现了94.97%的高精度和总Kappa系数为0.919 5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成像光谱仪的数据获取方式,致使高光谱遥感数据中普遍出现混合像元现象,针对如何解决高光谱遥感数据混合像元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估计虚拟维数算法、快速定点学习算法相结合的解决办法。以提取实验区蚀变矿物为研究目标,采用模拟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利用HFC+FastICA的方法进行矿物提取,并采用提取端元均方误差来衡量信息提取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光谱先验信息就可以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矿物信息提取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混合像元盲分离效果较好,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在其他地物类型的提取中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ETM+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研究区的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利用ASTER数据提取了研究区的蛇纹石化、绿泥石化及高岭土等蚀变信息,并利用实测的橄榄岩及方辉橄榄岩光谱数据,与遥感图像特征进行光谱匹配,提取了研究区的橄榄岩与方辉橄榄岩信息;利用HIS高光谱数据提取了蛇纹石、绿泥石及其铬铁矿的相关信息。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结果显示:研究区的蚀变总体沿NW向展布,并且向研究区的东部外围进行延展。同时,采用ALOS数据提取了研究区的岩性及构造信息,发现蚀变主要赋存于橄榄岩与方辉橄榄岩中,这也是赋存铬铁矿的主要岩石特征。另外,在研究区的ES部存在线-环构造交错的区域,这为矿产的集中与分布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场所。根据蚀变、构造、岩性等综合分析所得:构造集中的地段与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中的强蚀变区域吻合,在线-环构造相交的部位及环形构造的内部,可进行野外的重点勘查,探寻找矿及探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影像的蚀变信息提取与矿床自身的成控矿因素研究一直处于比较孤立的两个方面,遥感异常提取与矿床交代蚀变之间的关系也尚未在理论上有过系统探讨.通过梳理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内发现的矿化线索和蚀变矿物种类,分析蚀变矿物波谱诊断特征与多源遥感数据波段的对应关系,厘清了研究区内主要蚀变矿物、矿床成因类型、矿床类型、遥感数据选择之间的联系;基于该研究区遥感数据建立了交代蚀变提取的地学和物理模型;在遥感异常信息展布特征与矿床类型、地层、构造和岩性的分析基础上圈定了遥感异常包,完善了遥感异常信息与成控矿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对于区域二维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ETM图像数据作为信息源以及光谱波谱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同时采用单波段图像分类彩色合成图像法,增强和突出与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有关的控矿构造、热液蚀变带和源矿层的遥感影像的标志性特征。提取恩施白果坝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化蚀变信息,综合圈定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异常范围,并进行遥感找矿应用,经过野外实地考查验证,发现麓池塘等铜铅锌多金属矿蚀变带,获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矿物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光谱矿物识别方法的不断发展,使得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学领域的应用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识别成为可能,也为今后开展成像光谱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做好了技术准备。依据对谱形特征研究角度的不同,把矿物识别方法分为基于特征谱带和基于完全波形特征,并针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存在问题及适用场合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深入分析和研究岩矿物化属性与光谱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完善遥感岩矿混合光谱数值模拟与分析技术;加强高植被覆盖区岩石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大同侏罗纪煤田开采区为研究区,以2010年7月5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进行地温反演,结合已知煤火位置信息提取了研究区煤层自燃灾害区,通过野外核查修正了提取成果,对研究成果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煤层自燃区与遥感影像图套合的三维显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2010年煤层自燃灾害区共有12处,火区面积总计7.6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信息提取准确率83.33%,为遥感技术提取煤层自燃信息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MPT方法是基于“掩膜技术+主成分分析+门限化分级”数据处理流程的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其能够在有效排除植被、冰雪、水体等干扰信息基础上,定量提取主成分中弱蚀变信息并进行等级划分。本文以landsat8 OLI数据为基础,基于MPT方法提取了大格勒沟地区的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并与已知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区内现有金多金属矿详查区内铁染和羟基综合蚀变异常信息与水系沉积物Au、Cu和Mo元素异常、铜金矿体以及断裂破碎蚀变带分布吻合程度高,遥感蚀变异常信息能够有效指示矿化部位。基于综合蚀变异常信息、异常验证分析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圈定了5个成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矿区水污染遥感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水污染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其现状调查十分重要。在详细分析野外实测水体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新型的多光谱ASTER遥感数据,采用光谱角制图技术,提取江西某铜矿区水污染信息并生成该矿区的三维立体模型,获取矿区水污染现状和成因。为矿区污染治理提供及时、准确和大尺度的遥感信息,从而有效地实现矿区污染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铜矿高光谱遥感探测中存在的数据量大、数据处理繁琐等问题,融合主成分分析与光谱角匹配方法,提出了一种金铜矿遥感探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金铜矿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利用光谱角匹配法对目标光谱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金铜矿进行遥感探测的目的。在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区进行实地取样,进行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测试分析,采用所提方法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样品进行了金、铜矿及围岩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简化金铜矿遥感高光谱数据处理流程,使得实测遥感光谱原始数据从973个波段简化为6个主成分,利用该6个主成分进行光谱角匹配时,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且光谱信息损失较少,岩(矿)样品识别成功率达到了74%,表明该方法在金铜矿高光谱遥感探测方面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技术,以会理多金属矿区为研究区,以国产卫星高分一号卫星影像为数据源,探讨了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在15万矿山开发遥感监测中的可行性。通过对高分一号遥感图像的几何纠正精度、图像融合质量、遥感解译标志、制图精度进行分析,高分一号影像完全满足15万矿山开发遥感监测的需要。通过利用总结的矿山开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方法和建立的遥感解译标志,快速提取了研究区内矿山分布和开采信息,较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与矿山环境状态。在监测中使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既提高15万矿山开发遥感调查的监测频率,也降低了监测成本。  相似文献   

15.
玉龙铜矿带是我国迄今已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铜(钼)矿带,发现了多个大型斑岩铜(钼)矿床。蚀变矿物是斑岩型铜矿重要的找矿标志,利用遥感数据可定量获取蚀变信息。论文选取玉龙铜矿带北段恒星错-玉龙-莽总一带为研究区,基于ASTER数据采用常用的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蚀变信息存在多解性,而采用波谱特征拟合的方法提取的蚀变信息具有综合性,结合矿床围岩、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环形构造和蚀变信息分布的环带特征,对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和筛选,认为位于甲丕拉组、波里拉组地层、花岗斑岩岩体上,或位于环形构造周围,环带特征明显的围岩蚀变信息,指示矿产存在或成矿有利部位的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赵迪斐  师庆民  张喜松  苏旺 《中国矿业》2012,21(9):76-78,90
分形是局部和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蚀变作为一种地学特征,作为遥感异常反映在遥感图像上,其像元亮度-面积模式亦符合一定的分形理论。可以利用分形理论的求和法进行遥感蚀变异常的提取和分级,并且此方法可以弥补门限法和灰度直方图目视方法确定突变点方法的不足。本文以青海野马泉地区的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区,利用ETM数据提取研究区的铁染蚀变信息,并分析与区域成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矿区资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存在难以避免的水污染问题,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受到时间和区域的限制,耗时耗力。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大面积、实时监测矿区水环境状态成为可能。以流经韶关市的珠江流域部分河段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基于水体光谱特征的差异性,在水体信息提取的基础上,实现研究区矿山污染水体识别和监测。结果显示,研究区水体光谱值明显高于非污染水体,且水体光谱值与污染水体非常接近,表明该区域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可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朱青  林建平  国佳欣  郭熙 《金属矿山》2019,48(5):161-169
、裸土指数(Bare Soil Index,BS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3种特征信息进行提取,采用基于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对研究区稀土矿开采信息进行识别,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9.43%,其中矿区分类精度达到88%,分类精度相对于基于光谱信息的CART决策树分类和最大似然分类有明显提高。通过对研究区2013-2016年稀土矿开采区域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发现增加的开采区域主要分布于矿权范围内,减少的开采区域在矿权界限内外均有大量分布,减少幅度达41%,说明政府和相关矿权部门对于稀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基于影像特征CART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在稀土矿区信息提取与动态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范忻  张书建 《地矿测绘》2011,27(3):15-18
以钱营孜矿区工业广场附近矸石山为例,采用EROS-B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日本ALOS多光谱影像融合后的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MNF变换和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去噪,然后运用SVM方法对实验区内的矸石山信息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径向基函数的SVM模型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矿区矸石山分布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0.59%,提取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