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利张兰香  刘俊英 《印染》2004,30(22):31-33
选用酸性染料染大豆纤维/毛/涤混纺织物,讨论了染色温度、升温速率、染色时间、各种染色助剂用量对染色的影响。给出了大车溢流染色工艺,即选用酸性染料染色,分阶段升温至95℃,助染剂M用量4~8g/L,尿素4~6g/L。该工艺染大豆纤维/毛/涤混纺织物成品率高达95.2%。该文还分析了染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邵冬梅 《印染》2007,33(20):16-18
棉/玉米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宜轻烧毛,采用烧碱15~25g/L冷轧堆工艺。染色采用竭染工艺,先用中低温型分散染料染PLA纤维,pH值5~6,温度110℃,时间30~40min;再用活性染料常规工艺套染棉。后整理采用120℃定形柔软拉幅、常温轧光、预缩。成品测试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棉/玉米纤维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摩擦牢度、耐水洗牢度及较高的强力。  相似文献   

3.
苗志芳  李会 《印染》2007,33(12):13-15
探讨了牛奶蛋白纤维/粘胶混纺针织物的Cibacron FN染料溢流染色的工艺条件。试验得出的优化工艺为:染色温度70℃;保温时间60min;Na2SO4用量染浅色时8~13g/L,染中色时15~40g/L;Na2CO3用量染浅色时3~8g/L,染中色时10~15g/L。对染色中存在的白度不稳定、折皱、色光不一致,以及色花、色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大车试验结果表明,用Cibacron FN染料在溢流染色机上对牛奶蛋白纤维/粘胶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涤/氨弹力针织物的染整加工,包括前处理、预定形、缝边、精练、染色、脱水、剖幅、亲水柔软整理等,并提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大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涤氨弹力织物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悬垂性好,满足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朱善长 《印染》2007,33(7):13-14
介绍了涤/氨交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工艺,特别强调了前处理中油剂去除以及染色后还原清洗的方法。以氨纶裸丝为例,介绍了氨纶织物半成品的检测要点,即目前常用的沸水收缩率和弹性回复率。  相似文献   

6.
刘昭雪  黄晓华  张广之 《印染》2006,32(8):15-16
根据涤纶氨纶包芯纱的性能,确定了涤锦弹力灯芯缄染整加工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即织物先进行预缩,在175~180℃预家形30s,用4g/L的烧碱减量处理,然后采用小分子量、匀染性好的分散染料同浴染色,最后在185—190℃进行柔软定形,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十分优良。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棉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活性染料染甲壳素/棉混纺织物存在棉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采用阳离子醚化剂预处理混纺织物对染色织物表观色深K/S值、色度指标L^*、α^*、b^*及耐水洗色牢度的比较,得到了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阳离子化试剂50g/L,氢氧化钠15g/L,60℃处理40min,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棉混纺织物经阳离子化预处理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均得到了较好的染色深度和匀染性,并且混纺织物的抗菌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ibacronFN染料的结构及染色性能,重点探讨了CibacronFN染料染大豆纤维/竹纤维混纺织物的条件,即染色温度为70℃,保温时间为60min,染浅色时Na2SO4的用量为8~15g/L,染中色时为15~15g/L,染浅色时Na2SO3的用量为5~10g/L,染中色时为13~15g/L。确定了CibacronFN2R黄、CibacronFNR红、CibacronFNR蓝做三元色,对染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赵旭光 《印染》2006,32(19):14-15
简述含氨纶涤棉纬弹织物前处理、前定形、连续染色工艺和后整理等生产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以低温型分散染料染涤纶,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染棉,介绍了该品种一浴一步法、一浴二步法和二浴二步法染色工艺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CibacronFN染料的结构及染色性能,重点探讨了CibacmnFN染料染大豆纤维/天丝混纺织物的条件:染色温度为70℃,保温时间为60min,染浅色时Na2SO4的用量为8~15g/L,染中色时为15~50g/L.染浅色Na2CO3的用量为5-10s/L,染中色时为13~15g/L。确定了CibacronFN2R黄、CibacronFNR红、CibacronFNR蓝做三元色,对染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用中心旋转法设计纯棉灯芯绒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中烧碱用量、硅酸钠用量和堆置时间3变量5水平试验.通过分析K/S值二维恒值图,优化冷轧堆染色工艺:染藏青色时,烧碱质量浓度5.7~8.9g/L,硅酸钠质量浓度96~112g/L,堆置时间18.8~21h;染浅色时,烧碱质量浓度4.0~6.0g/L,硅酸钠质量浓度86~108s/L,堆置时间22.5~24h左右.大样生产表明,用优化工艺染灯芯绒织物的K/S值比原工艺高7%~9%,各项色牢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Lyocell棉织物冷堆前处理过程中对烧碱及双氧水浓度的选优,试验了不同浓度的组合对Lyocell棉织物半制品和成品等各种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烧碱50g/L,双氧水15g/L,稳定剂8.0g/L,渗透剂1.0%,煮练剂5.0g/L,轧余率85%进行处理,其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可满足服用要求,白度和毛效达到染色半制品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棉针织物平幅冷轧堆工艺,将新型复合低温漂白活化剂棉丽净DZ-1应用于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通过考察棉丽净DZ-1、NaOH质量浓度、H2O2质量浓度、堆置温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优化前处理工艺条件;将漂白后的织物用雅格素CBM型活性染料进行冷轧堆染色,并与传统浸渍染色对比。结果表明:经棉丽净DZ-1冷轧堆前处理的织物白度和润湿性与传统高温前处理工艺、常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相当,但强力损失明显减小;在相同雅格素CBM型活性染料用量下,不同前处理棉针织物半制品冷轧堆染色效果基本一致,表观色深和固色率均高于浸染。  相似文献   

14.
双氧水漂白活化剂301P系以AOBS(烷酰氧苯磺酸钠)为主组分,并辅以相关促进和保护组分的环保型复配产品.通过试验,优化了其在棉织物的低温低碱冷轧堆前处理中的应用工艺条件(包括双氧水,NaOH和活化剂301P的用量);并与常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化剂301P低温低碱冷轧堆工艺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均接近常规冷轧堆工艺,强力损失较小,烧碱用量仅为常规冷堆工艺的5%-10%,且工艺时间和流程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5.
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水平  何丽清  王秀丽 《印染》2006,32(15):25-27
对棉针织物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的工艺条件作了详细分析,并将冷轧堆法大生产染色与常规溢流喷射染色的染色牢度、收缩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冷轧堆染色完全可以应用于针织物,并具有固色率高、能耗低、污水排放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的冷堆时间、精炼剂用量、烧碱用量、双氧水用量、双氧水活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双氧水分解率及棉针织物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冷轧堆炼漂工艺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棉针织物白度的最佳方式是提高平幅精炼剂DM-1346N的用量,其次分别是提高烧碱用量、延长堆置时间和提高双氧水用量;另外,在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活化剂也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白度。  相似文献   

17.
马源  周永凯  张华 《纺织学报》2014,35(6):68-0
由于涤纶长丝、微孔涤纶两种纤维的纤维表面及性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即使同浴染色也会出现色光不一致的现象。本课题通过耐碱性试验,确定了涤纶长丝及微孔涤纶的减量氧漂前处理工艺为:浴比1:30,烧碱浓度6g/L,高温去油剂0.4g/L,在1300C处理20min;为了减小两组分纤维的色差,通过分散染料筛选,确定了使两组份纤维表面得色深度K/S值相对较大,且色差ΔE相对较小、同色性较好的三原色分散染料:JRB兰、JFG黄、JFRB红,并且分别探讨了染料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染色pH值四个因素对涤纶长丝及微孔涤纶纤维染色同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汤宜伟 《印染》2007,33(9):17-18
对三种灯芯绒织物采用传统冷轧堆和低碱冷轧堆前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发现低碱前处理工艺中采用DKB-321助剂,可降低烧碱用量50%,省去精练剂、水玻璃稳定剂等助剂,既节约成本,又减少污染。采用低碱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加工处理的灯芯绒织物,手感柔软、绒感丰富、色泽鲜艳,但棉蜡去除不彻底。  相似文献   

19.
姜生 《印染》2012,38(7):25-27
针对亚麻/棉织物前处理过程中强力损失较大、能耗高等难题,采用冷轧堆工艺取代常规前处理工艺。考察了不同工艺对亚麻棉织物强力损失、麻皮残留数量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采用先碱氧冷轧堆工艺煮漂处理,再进行氧漂的前处理工艺,织物强力下降最少,白度与常规工艺相当,麻皮残留少。优化的煮漂冷轧堆工艺条件为:30%双氧水40 g/L,活化剂10 g/L,冷堆时间24 h。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氨纶纤维的特点及其对染整加工工艺的要求,给出了棉/氨纶双纱棉毛弹力针织布的染整工艺条件。其中退煮漂采用纯碱代替烧碱,染色温度60℃,定形温度130—140℃,柔软剂用量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