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遥感预测效果及勘探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气遥感技术的理论机制和预测效果。应当被勘探人员充分认识和接受。盆地金湖凹陷1988年以油气色调异常处理解释技术预测的码头庄,纪庄,银集西等十几个有利异常区,现已为8年来的勘探成果证实确为不同类型的油气田。松辽盆地1992年完成的钻井与油气水色调异常吻合率研究表明,该区油气井的色调异常吻合率达83%。事实证明油气遥感预测技术既可用于勘探选区,也可用于布井。  相似文献   

2.
江苏东部及相邻海区油气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北第三系油气田为已知区,应用NOAA气象卫星油气遥感技术,对江苏东部及相邻海区NOAA气象卫星资料进行了建模处理,并对该地区的油气遥感异常带(异常密集区)进行了解释与划分,其结果不但揭示了江苏东部及相邻海区第三系油气田的分布信息,而且还揭示了该地区碳酸盐岩的油气分布信息,同时也得到了油气化探资料的证实,从而为该区域的油气勘探选区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述氦气测量找油机理和工作方法。氦与油气没由生成联系,只有当油气田中氦的含量高、分布广,氦气测量对于油气勘探才有意义;与示踪油气的方法相结合,能够提高预测成功率。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氦气测量与酸解烃气测量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以桑塔木地区为例,叙述了氦与烃气的异常分布、特征和模式,列举了桑塔木、吉拉克、艾协克油气田的探例。  相似文献   

4.
渤海周边的下辽河、冀东、黄骅和济阳等坳陷与渤海海域石油地质条件相似,勘探工作时间接近,但油气产出却反差极大,本文认为海域在油气勘探部署中,对甩开与集中的辨证关系处理以及对海域石油地质特殊性的认识上,需要深入分析,目前渤海海域勘探程度不高,资源探明率也很低,尚存在很大的油气潜力,如果在凹陷结果,构造运动和油源层等特殊性上深入分析,在选准类比凹陷的基础上,围绕富生油凹陷展开勘探工作,就一定能够找到大型油气田。  相似文献   

5.
������̽�е�ң��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青 《天然气工业》2004,24(3):44-48
油气勘探中的卫星遥感预测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快速评价新方法。它根据遥感图像提取的与地质信息相关的地表影像异常及其组合特征来分析深部构造形变、隐伏圈闭、可能的油气运移通道,可起到指明勘探方向,缩小勘探目标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应用遥感预测油气勘探靶区的技术仍在探索之中,因研究思路不同可分成两类方法:烃的土壤蚀变异常影像提取预测法,线—环异常构造应力分析预测法。根据遥感应用实例对两种方法的原理、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遥感异常与深部构造的关系、烃渗漏与传统石油地质观念中的油气藏保存、遥感异常与地震资料验证中的种种技术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提出遥感是一种新的油气地质信息源,遥感预测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在开扩新的勘探研究思路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含油气系统为区域勘探阶段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研究框架。分析了F凹陷基本地质情况,利用含油气系统理论,预测了该凹陷可能的成藏模式,指出了进一步勘探的具体方向和目标,为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勘探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建强  金之钧 《勘探家》1997,2(4):21-24
本文通过收集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和油气田的勘探历史资料,模拟了它们的勘探效益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我国油气勘探效益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探区的资源量情况是影响油气勘探效益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归纳出我国东西部油气勘探效益变化的不同模式,对于预测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未来的勘探效益变化情况和勘探决策的制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从盆地地质特点方面初步探讨了造成我国东西部油气勘探效益变化趋  相似文献   

8.
油气区域勘探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盆地分析与评价,含油气系统分析与评价,区带和圈闭分析与评价,油气藏描述与评价以及对以上诸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的资源序列研究,盆地分析包括地层发育史,构造发展史,沉积演化史和热史,盆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烃源岩,含油气系统研究内容主要是烃源岩,含油气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烃源岩,储层,盖层和上覆层等4项静态要素,以及油气生成与运聚的过程,其关键问题是生烃凹陷的生烃量和圈闭的聚集量,区带分析是对有成因关系的圈闭带进行分析,圈闭分析与评价包括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分析和经济评价,油气藏描述是对油气田的构造,储层岩性和物性,油气分布等进行描述与评价,贯穿圈闭预探到探明油气田的全过程,资源充列包括推测资源量,潜在资源量,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的计算以及确定它们之间合理的资源潜力比。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盆地分成东西两个拗陷带,而南北又各显差异。在拗陷的形成和发展、沉积相演化等方面各具特色。反映在成油气藏层系、局部构造类型上都有所不同,因而重点勘探目的层也各异。凹陷及其凹陷所夹持的低隆起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东海盆地无论是自营勘探还是对外开放合作勘探油气,都是一个已准备就绪的重要的后备战场。  相似文献   

10.
油气光学遥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仲  田庆久 《天然气工业》2006,26(11):44-48
油气遥感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进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调查和勘探,包括3种方式:①利用遥感技术来解译具有油气指示性的构造(例如环型构造);②利用遥感技术直接探测油气藏烃类微渗漏;③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烃类微渗漏导致的地表异常。随着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光学遥感在油气资源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此,阐述了光学遥感在油气勘探中的研究和应用:首先介绍了油气遥感的理论基础,并详细介绍了油气藏上方烃类渗漏造成的多种地表异常及其遥感监测方法;然后对光学遥感在油气勘探工业中的研究状况做了综述;最后对油气光学遥感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及成本,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首次应用了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该技术以轻烃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直接检测有利目标区之上海底表层的微生物异常和吸附烃异常,预测下伏有利目标区目的层段是否存在油气藏,并预测油气藏的含油气性质。针对白云凹陷深水区复杂地质条件、多种圈闭类型和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利用已钻构造作为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的正演模型,对新发现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最终将油气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的研究成果与地震、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相结合,对微生物异常分布与油气富集规律间的关系作出了合理的地质解释,并对有利圈闭和区带进行了含油气评价,从而实现了直接发现油气藏的目的。应用实践表明,在白云凹陷深水区采用微生物地球化学烃类检测技术与常规勘探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新模式,能够较好地预测有利圈闭的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12.
制定科学的勘探程序,合理划分勘探阶段是油气勘探的客观要求,也是勘探管理工作必需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含油气系统观点和方法出发,以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和油气田勘探的认识规律为指导,提出了勘探阶段的划分方案。含油气系统概念的提出,使沉积盆地与区带之间的勘探阶段有了明确的内涵,奠定了勘探阶段划分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含油气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地质作用与区带详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油气空间分布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和解剖已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多元统计学与信息处理技术预测油气空间分布的方法。该方法用马氏距离判别法对信息进行集成,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已知样本的含油气概率,并由此建立不同马氏距离值下的含油气概率模板,然后采用该模版预测油气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南堡凹陷应用结果表明,在凹陷西北部的北堡和老爷庙油田(陆地区),预测结果与目前的含油气井分布吻合;对勘探程度较低的凹陷东南部滩海区进行预测,指出了老堡南、南堡南、蛤坨等有利含油气区块。2005年度已钻17口探井结果与预测符合率达81%,证明该预测模型对降低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有显著效果。图4表1参16  相似文献   

14.
辛广柱  陈树民 《石油物探》1998,37(1):131-136
在油气田勘探的后期,油气预测是一项提高勘探效益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现在应用的一些预测方法有许多符合率并不高。本介绍一种新的预测方法---双基点油气预测法,该方法中的特征选择来自于实验室岩心地球物理参数测定,精度较高。该方法在SC地区应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口凹陷已历经勘探开发近30年,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累计发现油气约5.95×10~8m~3。但近年来,随着勘探难度的加大,剩余油气资源量的规模倍受关注。应用油田规模序列法对该凹陷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口凹陷仍有88~146个180×10~4m~3级地质储量以上的待发现油气田,剩余资源总量这(6.57~7.43)×10~8m~3,勘探潜力较大。在充分考虑供烃个数,构造带与源岩的接触关系和油气运移距离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凹陷各成藏有利区进行了分级分带划分,预测了油气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油气化探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配合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表油气化探普查和井中化探勘探工作。近20年油气化探的成果表明:在已知油气藏(田)上方有较好的化探异常显示,异常模式以环状或半环状晕为主;化探技术在未知区油气远景的预测评价、油气化探异常的圈定和评价等方面效果良好,许多化探异常经钻探后证实具有工业油气流;井中化探技术在现场随钻预测和发现井中的油气显示层方面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浅层油气勘探与主要勘探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渤海湾盆地浅层油气勘探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中期华北找油之初。数十年来,浅层油气勘探无论在储量还是产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迄今为止,浅层(上第三系)油气藏的探明储量已占到渤海湾盆地总探明储量的13%。更为宝贵的是,通过勘探实践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质认识,从而促进了渤海海域油气勘探的发展。目前在渤海海域已有油气探明储量的9个凹陷中,浅层油气藏的储量比例高达62.4%。研究认为,凹陷主要发育期和构造活动类型是控制浅层油气藏分布的重要因素。近几年的钻探已初步揭示,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时代最新、上第三系最厚的凹陷,又是块断运动较发育的地区。勘探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渤中凹陷将会找到更多类似于PLl9—3的大、中型油气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收集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和油气田的勘探历史资料,模拟了它们的勘探效益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我国油气勘探效益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探区的资源量情况是影响油气勘探效益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归纳出我国东西部油气勘探效益变化的不同模式,对于预测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未来的勘探效益变化情况和勘探决策的制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从盆地地质特点方面初步探讨了造成我国东西部油气勘探效益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远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志立 《勘探家》1997,2(4):62-63
南方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工作,已历时数十年,对其勘探远景看法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能找到大油气田的“基地论”者,有的认为是能找到小油气田的“鸡肋论”者。作者归纳列举出它们立论石油地质学有利的依据6条,不利的依据5条,呈献于读者,以利于南方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的早日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勘探开发信息资料,分析研究了东濮凹陷地质演化历史与盆地结构的特征,并结合找汪需要,相应地提出油气成藏系统归类方法的新概念。文章最后结合盆地沉积构造与石油地质条件,评估了东濮凹陷油气勘探探有前景从而提出了今后应以“深层油气为主,深浅分探”为原则的石油勘探建议,并从整体上指出出深,浅油气分布的有利区域,也是中原油区当今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