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与网络》2004,(14):33-33
作为一年中笔记本销售的季节性高峰,暑期市场向来是各厂家的必争之地。随着暑假的到来,各大笔记本厂商纷纷启动了各自的暑期促销攻略。其中,价格依然是促销战的重心,各大厂商都在降价上做足了文章;同时基于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理解,各公司的促销方法也是挖空心思,各不相同。迹象表明,品质与服务正成为笔记本厂商之间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今年万元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的宣传比较多,但伦飞并不以此作为市场的主攻方向。”伦飞公司严越见到记者时说,“我们并不认为这块市场已经成熟,这是伦飞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笔记本电脑制造的硬件厂商根据目前市场特点得出的结论。”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市场实际消费容量来看。虽然万元笔记本在媒体的宣传上比较火热,但它的实际销量并  相似文献   

3.
现在来看,以联想、紫光等厂商为首的“6999”绝对是今年笔记本价格战中的标志性事件。就在这一价位上,一个所谓的“冻土层”市场被打开了,但也就在这一价位上,笔记本的降价空间似乎走到了尽头,厂商的“向下”空间也迅速萎缩,市场洗牌迫在眉睫。随着价格触底,新的竞争模式崭露头角,低端市场的竞争重心积极向产品应用层面回归。而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来丰富用户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大笔记本厂商争相采取的竞争手段。  相似文献   

4.
《个人电脑》2009,15(4):108-110
2009年2月份,各大笔记本厂商新一轮角逐逐渐展开,竞争的焦点在各大品牌的春季新品上。同时,“电脑下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各大厂商摩拳擦掌来争夺这一块蛋糕。本期我们将拿出对2009年2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用户关注度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调查内容包括品牌关注度分析、区域关注度分析、产品关注度分析三大方面,并通过调查总结出以下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王欣 《个人电脑》2006,12(9):26-26
于其他的厂商不同,LG似乎对竞争激烈的笔记本市场反应冷谈。以至于我们数次笔记本专题测试中都没见到LG笔记本的身影,不过这不代表LG在笔记本领域停步不前,据该厂商表明,其笔记本电脑在市场的销售表现不错,……  相似文献   

6.
风向     
《软件工程师》2003,(4):12-12
<正> 美伊之战令笔记本厂商提前屯货 根据来自台湾各大笔记本代工厂商的消息,由于笔记本厂商担心美伊战争爆发影响出货,纷纷在今年一季度加大了订货的力度以提高自己的库存比重,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世界》2012,(18):21-21
自4月24日英特尔发布了Ivy Bridge平台处理器,各大厂商的新平台笔记本就备受关注。近日,小编在市场上发现了多台传说中大家期待已久的IVB平台笔记本,华硕、惠普、戴尔等厂商都带着自己的最新力作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8.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面对移动PC与台式机的双重挤压,曾经是生机勃勃的笔记本市场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毕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IT市场,一旦让移动PC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那对于正处在“黄金时代”的笔记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目前,各大笔记本厂商都在积极寻求对策,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知名厂商均在大幅度地下调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以便最大程度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笔记本电脑的生产也正在向高性能、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目前,对于笔记本厂商而言,万元笔记本市场正变得日益烫手,今年  相似文献   

9.
在这样一个厮杀近乎惨烈的高性价比笔记本市场,单纯降低产品价格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各大厂商开始在性能和外观设计上大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洪涛 《数码世界》2004,3(11A):15-15
在国内IT市场,笔记本产品不好做是众所周知的。上自厂商下至经销商,都在抱怨利润薄了,产品不好卖了,市场不好做了。笔记本市场品牌多,系列产品多种多样,消费选购面广,这就更意味着厂商不仅产品本身要过硬,而且相应的附加价值也要跟上!笔记本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价格竞争,服务的竞争也成为赢得用户和市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个人电脑》2009,(5):86-86
随着3G时代的来临,各大运营商都加紧了培育无线宽带用户的步伐。作为移动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终端,3G上网本自然成为了各大运营商业务竞争的焦点之一。不久前,中国移动联合多家PC厂商在京召开了中国移动3G笔记本上市发布会.  相似文献   

12.
ZOU 《电脑》2005,(1):44-45
在台式机积聚萎缩的情况下,笔记本已经是IT上不多的亮点。正是在这表面的风光之下,笔记本市场新进入者纷沓而至。事实上,由于竞争激烈导致的价格战,使笔记本厂商的利润越降越低,我们会不断在广告中看到所谓6999元、5999元、4888元经济笔记本,而神舟宣称今年6月将推出3999元的产品,如此低价笔记本是否值得购买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消费持续看好,无论是Intel还是各大电脑厂商,都纷纷将笔记本电脑视为未来市场的发展重点。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品牌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丰富,升级换代速度更快,售价也是越来越便宜,时下,整个电脑市场又处于暑促期间,各大笔记本厂商更是铆足了劲,希望能够赚个满堂红,各种降价促销也是层出不穷,引得许多学生朋友忍不住掏荷包。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网络》2005,(18):12-12
每到暑期,学生市场总是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今年的学生笔记本市场尤其如此。 HP、DELL、SONY纷纷推出了不同价位的学生笔记本,IBM也在香港推出了低价学生笔记本,华硕更是一口气推出了八款针对学生的笔记本,并配合“校园行”活动进行大力推广。至此,所有国际主流笔记本品牌都纷纷涉足于学生市场。而国内主流品牌,联想、方正也是大张旗鼓,针对学生市场连环出击;其它品牌更是在校园内将笔记本价格一路创下新低。 学生笔记本市场真的如些得期待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数码世界》2007,6(11A):34-35
被业界称为“笔记本元年”的2006年已经过去,在全面步人双核时代的同时,我们也迎来了2007年笔记本市场井喷的一年,现在主流双核配置的笔记本价格已经降到去年单核处理器笔记本的水平。上游厂商方面,2007年9月10日,AMD四核处理器“巴塞罗那”正式发布,进取势头可谓迅猛;另一IT巨头英特尔基于四核Penryn处理器的下一代笔记本平台Montevina则正蓄势待发,并计划在2008年底联合PC厂商推出基于这一全新平台的笔记本产品。得益于技术的提升,各大PC厂商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出自己旗下不同定位、不同特色的终端产品。一时间,IT界风起云涌,一幕幕PC大戏争先上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激烈的笔记本市场,市场细分是笔记本厂商推进发展的必然道路。TCL笔记本自今年3月上市以业,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和市场规划中。TCL数码总经理刘东授认为,应用的细分是笔记本电脑的特性,对于TCL这样成长型号的品牌必须走差异化的道路。只有靠差异化的产品,才能覆盖到现有主流市场以外的用户群,才能将自  相似文献   

17.
《数码精品世界》2011,(11):100-101
笔记本市场一直竞争激烈。一款笔记本推出后,从外形到配置、从实用性到性价比都有可能被拿来同其他款型PK。为了不使辛苦开发上市的产品变成衬托他人的绿叶.各品牌厂商不断改进创新.个性化或者实用性。二者不能兼具也必要占据其一。HPPaviliong4—1058tx就是一款实用型的消费类笔记本,主流配置搭配上高性价比,—上市便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与网络》2005,(18):25-25
近日,时值暑促正酣、各大笔记本厂商争相降价之际,TCL数码电子在全国各大区同步策动声势浩大的“晶彩飞扬射大雕TCL秋季围猎笔记本——丽屏4998元TCLK10笔记本电脑全国震撼上市”系列战役。TCL以4998元的冰点价位推出6000元以下产品中最轻薄、总重量只有2.3kg的普及型炫彩“丽屏”笔记本K10-01。TCL在其产品发布会上鲜明提出,TCL普及型笔记本将诉求平价、时尚、准主流配置三剑合一,以此推动国内笔记本行业向深度普及,并力求领衔改变5000-6000元价位笔记本厚重落伍、低质低配的固有形象。  相似文献   

19.
笔记本在大家的眼里,似乎总是摆脱不了四四方方、中规中矩的形象,为了能够提高便携性和灵活性,传统笔记本牺牲了不少功能和性能方面的特长,成为大家所认为的仅仅用于商务、学习和简单娱乐休闲用的平台。在以前,用笔记本玩主流大型3D游戏,是绝大多数用户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各大厂商从没有放弃笔记本在游戏领域的发展,尤其是今年,各大厂商都推出了针对游戏发烧友的专用笔记本,其中尤以戴尔发布的“XPS”系列笔记本最有特色。那么面对厂商铺天盖地的宣传,是否我们可以确认,现在的笔记本已经征服了游戏玩家的心吗?我们cfan的观点就是:虽有不足,但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与网络》2002,(5):14-15
2001年笔记本市场逆势腾飞,增长率一度达到了50%,年销量直逼70万台,这在全球经济持续低靡的大趋势下一度成为业界的焦点。而据业内人士分析,2002年的国内笔记本市场仍将继续处于增长状态,自然而然地笔记本市场将会有更多的变数,一方面,在2001年增长势能的推动下仍会呈现大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IT业经过2001年的寒冬进入解冻期,竞争也必然走到白热化阶段,势必会促成行业的重新洗牌,笔记本厂商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会进一步加热升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