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是一种把自然光线通过管道导入室内的自然采光系统,采用这种系统的建筑物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室内照明。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反射管传输和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地照射到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从黎明到黄昏,甚至阴雨天,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导入室内的光线仍然很充足。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3M日光照明系统采用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是一种无电照明系统。采用该系统的建筑物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室内照明,从黎明到黄昏,甚至雨天阴天,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然充足。通过采光、导光和漫射三部分装置,3M日光照明系统将室外自然光线高效采集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传输,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任何需要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型的采光照明方式——太阳能光导采光系统。该系统可以汇聚太阳光线,避开建筑内部的各种结构问题,将光线高效地传入到室内,再通过漫射器将导入系统内的光线均匀漫射。在阐述传光原理的同时,介绍了国外典型实例工程,并就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阙平 《建筑科学》2021,37(2):77-87
为了克服现有绿色建筑外遮阳系统在进行遮阳的同时会影响室内自然采光效果的缺点,同时也为了减少白昼期间的电能消耗,将光纤光导照明技术与智能遮阳技术结合改进,通过在外遮阳板上间隔交替布设若干小型化的自然光采集单元以及在每组外遮阳板中心位置设置追光控制传感器,通过智能追光控制,使得外遮阳系统跟随入射光线角度旋转,始终与入射光线...  相似文献   

5.
将建筑照明系统作为降低建筑能耗的切入点,分析了现有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光源、完善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导光管自然采光系统,又称日光照明系统,是一种将室外太阳光引入到室内的绿色照明技术,不仅使建筑白天节电效果显著,而且高透光、低辐射,实现了节能低碳与舒适性并存的完美效果,文章以中亿丰二期生产车间用房工程为例主要阐述了导光管采光系统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中指出:"在现代建筑中,室内空间由光与实体(造型)来表现,人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是在光和形成空间的实体元素的参与下完成的。"换言之,光是室内设计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光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它对空间氛围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恰到好处的光线处理能让用户更好地感知空间,唤起其与空间的共鸣。于室内设计而言,光的来源有自然采光及人工照明两种形式,如何将光线与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光线去暗示和引导用户体验空间,是一门需要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学问。巧妙地利用自然采光,能让室内外景观建立起联系,并能增强用户与自然或室外景色的互动;而人工照明则能起到补充与装饰的作用,从灯具到灯光的样式都可以根据实际的空间需求来调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的自然光环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宿晨鹏  陈剑飞 《华中建筑》2007,25(9):122-123
在地下建筑中,自然采光可增加空间的开敞感,改善通风效果,并在视觉心理上大大减少地下空间所带来的封闭单调、方向不明、与世隔绝等负面影响.该文从被动式采光法和主动式采光法两方面,阐述了地下空间利用自然光线的技术手段,希望尽可能多地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从而充分满足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的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戴君  肖木峰 《建筑与环境》2009,3(6):167-169
建筑设计的很多手法中,无论是自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都离不开对光线的考虑。论文通过对建筑实例的分析,总结光在建筑设计中实现的手法,并提倡建筑设计中应该合理利用光创造出宜人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建筑》2007,(2):109-111
该项目是一个不足5 000人的山区的乡政所。北会津乡位于福岛县境内,因地处寒带,冬季基本上是阴云多雪的天气,西北风强劲,积雪深厚。光的元素为了在冬季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线照明,因此加大了建筑的层高,并在南侧采用玻璃墙面。屋顶局部设置了玻璃采光,白天让自然光线充满办公空间,以达到省电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自然光通过双层玻璃幕墙后其照度显著下降,透光率仅为10%~20%,在减少空调系统能耗时却影响了自然采光。通过室内自然光的照度测量发现,自然光照度在室内随纵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在晴天和全阴天时距玻璃幕墙较近的位置(玻璃幕墙到1/2纵深)照度值都是高于500 lux的,而在3/4纵深后的工作面照度低于300 lux,室内可以采用部分自然光照明。结合建筑照明平面图,采取优化灯具控制回路开关设置的方法提高自然光利用率时,照明系统能耗将降低50%;采用主动式的采光设计,利用自然光时则照明系统将节能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公共建筑自然采光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省照明能耗,减少碳排放,而且为室内的视觉作业提供舒适、健康的光环境,是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新型自然采光技术--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在与传统天窗采光和光纤集光照明的比较中介绍了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的技术原理和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展览建筑是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室内照明能耗占比较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以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竞赛的获奖作品为例,从建筑设计、材料选取、空间组合等方面,研究展览建筑中的自然采光技术策略。将自然光最大限度引入建筑,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个"吸光的海绵",满足展览建筑内部的基本自然采光需求,降低日间人工采光的频率,节约照明能耗。此外,运用太阳能板供应建筑内部夜晚基本的展览照明,实现建筑自身低能耗目标。希望为展览建筑及一些相关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公共建筑自然采光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省照明能耗,减少碳排放,而且为室内的视觉作业提供舒适、健康的光环境,是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常州凤凰谷(武进影艺宫)项目介绍了新型自然采光技术-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在与传统天窗采光和光纤集光照明的比较中,介绍了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的技术原理和结构功能及其应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自然采光效果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  郭清 《建筑节能》2016,(4):83-87
选取夏热冬冷地区苏州市某办公建筑作为模拟对象,采用Ecotect结合Radiance软件模拟建筑内自然采光情况,计算建筑内各楼层的平均自然采光系数与全自然采光百分比,分析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窗墙比对建筑自然采光效果和照明能耗节约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可见光透射比较高的玻璃,适当增加建筑外窗面积,有助于提高建筑采光系数,改善自然采光环境,节约建筑照明能耗。  相似文献   

16.
现代室内照明采光的装饰性设计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沐涟 《山西建筑》2007,33(11):229-230
从空间的使用功能、利用光的物理特性两方面介绍了采光照明设计的功能性,阐述了如何提高采光照明的装饰性,指出光线照射的变化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加强空间主题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民用建筑照明节能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照明系统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照明光源及高效灯具的选择,合理进行照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并从照明系统控制管理以及重视照明配电的节能等几个方面,找出其节能潜力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邵国新  张源 《江苏建筑》2010,(5):80-81,96
由于建筑能耗的不断上升,建筑节能工作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策。建筑采光和照明对室内人员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建建筑设计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重要方面之一。文章探讨了建筑采光、照明的分类及特点,介绍了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控制方法,并引用了相关工程案例,较为全面地分析和介绍了建筑采光、照明方面的手段和方法,为新建建筑设计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室内照明设计,是相对室内环境自然采光而言的。它是依据不同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所需照度,正确选用照明方式与灯具类型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以使人们在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能够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能够获得某种气氛和意境,增强其建筑室内空间表现效果及审美感受的一种设计处理手法。从居住环境来看,若没有光线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居住环境中的采光与照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条件之一,也是人们审美情趣上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居住环境的照明,它既能强化我们所要表现的环境空间,也可淡化或隐藏那些不愿外露的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20.
采光中庭由于其独特的空间设计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已在办公建筑中广泛应用,中庭结构的合理设计对建筑自然采光、建筑能耗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Autodesk Ecotect和Ra-diance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不同中庭平面布局、尺寸比例以及幕墙朝向对办公建筑自然采光系数、全年自然采光满足率DA、天然采光照明节能率、室内照度全年满足率的影响;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esignbuilder数值软件比较分析采光中庭形态优化设计对办公建筑人工照明、采暖空调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