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动加氯数学模型与加氯消毒理论相结合,对原有自动加氯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国内加氯消毒控制模式,以出厂水余氯(一氯胺)目标值来自动控制整个工艺过程的加氯、加氨量;以滤后一氯胺和游离氨作为工艺控制参数,来监控出厂水的总氯和总氨值,使加氯和加氨量达到最小化,降低药耗,减少消毒副产物。  相似文献   

2.
张华军 《净水技术》2012,31(4):61-65
该文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地区郊区水厂的原水具有高耗氧量、高氨氮、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通过在自来水制水工艺中增添加氨装置,控制沉淀池出水氨氮为0.5 mg/L左右;采用化合氯消毒后,可有效保证管网余氯稳定性和控制消毒副产物,但该方法也存在菌落总数检出率和色度升高及制水成本提高约0.008元/t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药物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给水系统中的存在及迁移转化情况备受关注。总结了PPCPs类物质在水源水、出厂水、管网和龙头水中的存在状况以及给水处理工艺对代表性PPCPs物质的去除效率。PPCPs在水源水中的浓度多在ng/L到μg/L间,在出厂水、给水管网及龙头水中的浓度一般在ng/L的水平。常见的给水处理工艺只能部分去除水中的PPCPs,其中预氧化、消毒、活性炭吸附对PPCPs的去除效果较好,混凝沉淀、过滤、澄清不能有效去除PPCPs。考察自来水中PPCP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发高效可靠的PPCPs检测手段以及去除工艺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氯胺消毒管网中的硝化作用及其控制方法,并对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采用氯胺消毒的给水管网中,存在着硝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硝化作用会造成出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消毒剂含量降低、异养菌繁殖等危害。国内外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控制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变出厂水水质条件-pH、提高消毒剂的浓度、优化氯胺投加方式、管道冲洗、硝化潜能曲线及投加亚氯酸根控制硝化作用。目前以上的控制方法对硝化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存在控制效果不确定、不具有长期性或者增加生成消毒副产物的风险。因此,对硝化作用的控制方法有待深入研究。笔者提出了氯胺、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控制硝化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净水工艺处理水中可同化有机物(AOC)、总有机碳(TOC)、异养菌数(HPC)的变化,在取自两个不同水源的三家水厂进行了从进水到出厂水及管网水的各单元工艺出水的测定。结果表明对H江、Q水库而言,TOC高其相对应AOC也高。原水经加氯杀藻或厂内预氯化处理后AOC会有所增加,经过混凝、沉淀、砂滤处理后AOC有所降低,经臭氧活性炭的出水AOC也会有所减少。深度处理工艺出厂水较原水AOC有所减少,常规处理工艺则会出现反超现象。对深度处理水厂来说,经活性炭处理后出水HPC均较进水有所增加,但经加氯胺消毒的出厂水中HPC大为减少。深度处理水厂在处理过程中TOC随工艺过程逐步降低,其中经混凝、沉淀、过滤去除的TOC较后续臭氧活性炭去除的要多。不同出厂水质所引起的管网AOC、HPC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一般水源水质好TOC低,且出厂AOC低,管网水HPC变化就小,三个指标是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市备用微污染水源水,研究了在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下的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并探究了消毒方式、加氨转化时间、氯胺比和p H对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顺序氯化组合工艺能够大大降低消毒过程中目标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和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生成量,优化的加氨转化时间应控制在30 min内,适宜的氯氮质量比在1/5~1/3;组合工艺中产生的C-DBPs和N-DBPs受p H的影响较复杂,由短时游离氯和转氨后氯胺消毒两部分组成,前者DBPs生成量随p H的升高而增加,后者随p H的升高而降低,整体工艺随p H的升高由前10 min自由氯对DBPs生成量的贡献越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对不同氯氨比条件下氯胺释放氨氮的规律,考察了pH、有机物浓度、亚硝酸盐浓度和Fe2+对氯胺释放氨氮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氨比的增加氨氮释放量降低,Cl∶N=3∶1和Cl∶N=5∶1的氯胺释放氨氮的量分别为0.91和0.35 mg/L;pH对氯胺释放氨氮有一定影响,氨氮浓度随着pH升高而降低;有机物含量和亚硝酸盐浓度对氯胺释放氨氮有显著影响,随着有机物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氯胺释放的氨氮浓度增加;管网中的 Fe2+也会加快氯胺释放氨氮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正> 城市给水水源不同程度地受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使水源水中增加了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造成了自来水处理上的困难,而且对人体有害。上海市杨树浦水厂及其他水厂采用折点加氯消毒工艺,保证了供出的自来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TJ 20-76的规定。本文拟就折点加氯消毒有关的氯的水化学、加氯消毒原理、折点加氯及其他问题作一扼要的介绍。一、氯的水化学氯加入水中后,生成氯离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pH 值大于3,且当水中无游离氨存在时,分子态氯在水中的浓度是极微的。一般水中存在的次氯酸、次氯酸根简称为活氯。当天然水中有游离氨时,与氯反应  相似文献   

9.
当前哈尔滨市供水、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加氯的方法,利用加氯消毒试剂和水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起以消毒及灭菌的作用。部分氯会被水中可氧化物质消耗掉,没有消耗掉的氯则会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溶解的单质氯气分子共同组成游离余氯。如果水中含有氨胺类及氨基酸类氮化物时,还会生成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等化合余氯。但过量的游离余氯会与水中有机物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会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氯胺消毒法对自来水中三氯甲烷形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民强 《水处理技术》1997,23(6):341-344
本文对同一原水分别经单氯和氯胺消毒两种工艺制成的自来水中产生的三氯甲烷含量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当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时,氯消毒所产生的副产物三氯甲烷的含量显著减少,其生成量与氨的投加量呈一定的反比例关系。因此,氯胺消毒法对降低自来水中三氯甲烷含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氯胺消毒及高锰酸钾氯胺联用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试验水样,观察了氯、氯胺单独消毒工艺以及高锰酸钾与氯胺协同消毒工艺的消毒效能,同时比较了投药总量相同条件下单独氯胺消毒工艺及高锰酸钾与氯胺协同消毒工艺的消毒效能以及对THMs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污染严重,尤其是耗氯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氯消毒效果受到极大影响,氯胺消毒的效果要略好于氯消毒的效果,而高锰酸钾与氯胺协同消毒工艺的消毒性能明显优于单独氯胺消毒工艺,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THMs的生成量。因此,高锰酸钾与氯胺协同消毒工艺可以使处理后水质从微生物安全性到化学安全性两方面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氨氮和有机氮化合物共存体系加氯消毒条件下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生成规律,采用50mg/L氨氮加氯消毒再与30mg/L 的二甲胺(DMA)反应,首先研究了反应时间、氯胺浓度、pH值、氯氮比(自由氯与氨氮的质量比)对NDMA生成量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废水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3种有机氮化合物尿素、甘氨酸、苯丙氨酸,重点考察了这3种有机氮化合物对氯胺以及对NDMA生成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氯氮比对NDMA生成量影响最大;氨氮溶液中加入有机氮化合物后加氯消毒,会使生成一氯胺浓度的峰值点向氯氮比增大的方向移动,同时会降低同一氯氮比下NDMA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3.
控制管网中消毒副产物生成是研究热点,对管网消毒副产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为控制管网消毒副产物提供指导。在管网中,余氯、季节变化和管材是影响管网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因素,余氯量越大,THMs和HAAs的量就越多;季节变化主要会影响化学作用和微生物活性,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加快,夏秋生成的消毒副产物更多,春冬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相对少一些;铁管的腐蚀能使消毒副产物增加,但产生的Fe2+也能使部分消毒副产物被还原。HAAs与AOC前体物间具有相似性,含量呈正相关性,存在较好的线形关系。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二氧化氯-氯/氯胺联合消毒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消毒工艺是近些年来饮用水消毒处理的新动向。该文对国内外二氧化氯-氯/氯胺联合消毒工艺的科研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指出二氧化氯-氯/氯胺联合消毒工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肖友道 《广东化工》2011,38(1):136-137
系统分析了藻类对常规工艺水厂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出水水质、构筑物与管网等的影响,并提出了常规工艺水厂的不足以及将来工艺改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华北某市再生水管网余氯衰减趋势及变化规律展开研究。采用EPANET软件对该区域再生水管网余氯衰减进行了水力水质模拟,得到了该管网的余氯分布情况,并通过实际管网取样检测验证了模型模拟的精确度。对实际管网多个水质指标进行取样检测,分析了各指标对余氯衰减的影响。余氯在夏季衰减更剧烈,水温、管道浊度是余氯衰减的重要影响因素,管网p H值变化不大,其对余氯衰减的影响不大,TOC与余氯衰减的关系较复杂,余氯衰减速度和管网流速呈现正相关关系,且管壁对余氯衰减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饮用净水的直流电解消毒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直流电解杀菌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于饮用净水的消毒。电流密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在额定水流量1m^3/h,选定电流密度7.5mA/cm^2的情况下,水样的pH值低,杀菌效果好,水中的氨氮含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差,水中的氯离子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在电解杀菌应用于饮用净水的消毒中,杀菌效果十分显著,出水符合饮用净水卫生标准(CJ94-1999),且具有持续杀菌作用,可作为一种消毒装置应用于饮用净水的消毒。  相似文献   

18.
对氨冷冻及贮存工艺过程进行分析 ,提出将透平式氨压缩机低压缸和 5 0 0 0t氨顶部用一条管线连接起来 ,以达到减少透平式氨压缩机所作无用功的同时 ,停用电动氨压缩机系统 ,节约电动氨压缩机系统的水、电、气消耗的和维护费用、减少氨罐成品氨放空量的设想。对氨罐的理论蒸发量及所需新管线的管径进行了计算。对新管线投用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性做了说明 ,对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魏华  孙秋菊  高建明 《煤化工》2011,39(6):56-59
介绍了以氨为碱源的PDS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强调了碱源在焦炉煤气PDS法脱硫过程中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着重分析了补氨的加入方式(氨汽或氨水)和位置(反应槽、预冷塔及预冷后煤气管道);同时提出了氨水、氨汽同补的新补氨方式,即氨汽补氨从预冷塔后煤气管道中加入,并讨论了新补氨方式的优点、缺点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