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层次分析和全局主成分分析结合的综合统计评价模型(AHP-GPCA模型),以县域和流域为评价单元,以气温、降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冰川密度、湿地密度、湖泊率、人口密度、荒漠化率等数据为评价指标基础,基于GS/GIS对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00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总体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00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迁较为剧烈,重度—中度恶化面积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31.8%,轻度恶化面积占14.5%,好转的地区面积占13.5%,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总体恶化,仅有部分县域生态环境好转;依据全局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三个主成分分别是荒漠化、冰川密度和NDVI,其累计贡献率超过70%,基本能够代表最初获取的8个指标;生态环境退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流域主要在青藏高原腹地、柴达木盆地以及环青海湖地带,恶化最为严重的流域为格尔木地区,生态环境好转程度最大的流域为藏东南地区;青藏高原环境变迁呈现由边缘地区向腹地恶化的多层次结构,并呈现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的特征,其中生态环境转好的县域多分布在冰川较为集中的地区,反映了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00年在冰川变迁影响下部分县域的局地气候、生态环境、水资源变化的复杂性。最后探讨了RS/GIS和AHP-GPCA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的优势,认为该方法兼顾了评估主客观权重,减少了信息重复,使结果具有直观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如何对不同阶段的原始数据、结果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用时态地理信息系统 (TemporalGIS ,TGIS)技术 ,设计了一个实用的时态数据模型及数据存储结构 ,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数据的空间、时间、属性三要素 .最后应用该模型思想初步实现了对研究区域数据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鉴于传统人工调查生态环境时人力、物力投入较大,且不利于宏观大范围的观测.文中利用选取赣江源地区的石城县为研究区,以Landsat卫星的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关键的生态因子,并将植被覆盖度、土壤指数、坡度等信息进行归一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赣江源地区近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赣江源地区的总体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其东北部和东南部及西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好于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整体不断改善.采用遥感方法进行赣江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RS和GIS的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如何利用RS和GIS的集成技术编制黄河中下游生产堤遥感调查专题地图,并对地形图数字化、遥感图像处理、航片的几何精校正、航片的无缝镶嵌和遥感专题信息提取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徐州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1987,1994和2000年三期卫星遥感TM图像,结合Matlab软件技术,编制了相应时期徐州市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建成区、耕地、林地、水体、塌陷地和其他土地等6类;提取了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变化的矩阵信息;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徐州城市扩展迅速,建成区在不断扩大,2000年建成区是1987年的2倍多;城市扩展占用的耕地和林地数量大,特别是耕地,而且建成区一旦形成就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6.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州湾人工鱼礁区域水质、沉积物监测及生物调查等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监测区水质受到磷酸盐和无机氮的轻微污染;重金属总体潜在生态危害轻微,其迁移与转化受到总氮、总磷的影响;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在监测区内侧种类及生物量均低于外侧,浮游植物外侧的相似性较好,但内外两侧的相似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工矿区陆面演变动态监测中的遥感信息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工矿区陆面演变遥感动态监测为研究目标,建立了包括图像运算、图像变换、分类统计、模型分析4个层次的遥感动态监测应用体系,在分析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动态监测方法和基于灰度回归的变化检测算法,最后通过多时相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这些遥感信息可以实时、有效地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遥感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全面阐述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并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方法理论,指出这些方法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基于遥感技术的连云港海岸带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的评价。采用TM,SPOT多光谱扫描仪图像波段,通过各类遥感数据图像处理分析,直接从遥感图像信息中提取水质信息、植物绿色素信息和海岸带污染信息动态变化因子,在试验采样值的对比下,测量海岸带生态环境时空分布动态变化。评价了连云港海岸带环境,提出了水体污染主要来源是灌河河流入海排污、植被总面积增加的时空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其实质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综合调查并对大量的空间数据,社会经济等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和决策的过程,本文阐述了航空遥感影像的几何处理,规划基础经济的获取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等问题。实践表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规划过程定性,定量和定位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