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茎腐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烟草茎腐病,采集了漂浮育苗温室大棚中发病烟苗,通过致病性测定及形态学观察,鉴定出烟草茎腐病痛原茵为Botrytis cinerea Pers..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度22~26℃,pH 5~7适宜病原茵的生长发育,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经历20 min.  相似文献   

2.
重庆烟草根黑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烟草根部分离得到烟草根黑腐病原菌菌株3个(CPW-1、CPW-2和CWH-1).并对菌株CPW-1和CWH-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CPW-1和CWH-1生长的培养基分别为PSA和PCA;二者能有效利用乳糖、麦芽糖、淀粉、丙三醇、果糖等碳源,对牛肉膏和酪氨酸等氮源利用效果最好;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CPW-1在pH值为7、CWH-1在pH值为1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相同光照、温度条件下CPW-1分生孢子萌发率均高于CWH-1,在有机营养存在时,情况则相反;黑暗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CPW-1和CWH-1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0℃和15℃,两菌株在淀粉溶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两菌株分生孢子最适萌发pH值均为4.  相似文献   

3.
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Brek and Br)Ferraris]适于在多种自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以藕-葡萄糖和 V_8培养基最佳,培养基中增加 Ca离子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生长温度范围8—35℃,最佳生长温度24—28℃。此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pH范围3.5—9.5,最适pH5.0—6.5。内生分生孢子在20—30℃最适于萌发。碳、氮营养可促进孢子萌发,其中0.2%葡萄糖溶液最佳。黑暗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和产孢好于光照条件。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麦芽糖、果糖、蔗糖、葡萄糖;氮源以谷氨酸、丙氨酸、天门酰胺利用最佳。其中可溶性淀粉、酒石酸铵、硝酸铵、氨基乙酸、谷氨酸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4.
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 (Brek and Br) Ferraris]适于在多种自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以藕-葡萄糖和V8培养基最佳,培养基中增加Ca离子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生长温度范围8-35℃,最佳生长温度24-28℃。此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pH范围3.5-9.5,最适pH5.0-6.5。内生分生孢子在20-30℃最适于萌发。碳、氮营养可促进孢子萌发,其中0.2%葡萄糖溶液最佳。黑暗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和产孢好于光照条件。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麦芽糖、果糖、蔗糖、葡萄糖;氮源以谷氨酸、丙氨酸、天门酰胺利用最佳。其中可溶性淀粉、酒石酸铵、硝酸铵、氨基乙酸、谷氨酸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5.
【背景和目的】烟草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root rot)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为明确云南省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种类。【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并进行单孢纯化;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rDNA-ITS与EF-1α序列鉴定病原;采用灌根接种法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结果】获得的300个菌株在PDA平板上均呈絮状,菌丝白色、紫色或粉红色,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多孢、多为镰刀形;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多无隔,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经序列比对将300菌株鉴定为7个种,其中227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占比75.7%;43株为茄病镰刀菌(F. solani);16株为共享镰刀菌(F. commune);8株为木贼镰刀菌(F. equiseti);3株为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atum);2株芬芳镰刀菌(F. redolens)和1株轮枝镰刀菌(F. verticillioides)。【结论】云南省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共享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芬芳镰刀菌和轮枝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6.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分类地位,2015-2017年从福建省三明市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中分离获得31个镰孢菌属菌株(F1~F31)。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甄别、系统进化分析、种特异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显微形态特征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共享镰刀菌(F. commune)相似;采用贝叶斯法(Bayesian Analysis)对4株分离菌F-04、F-18、F-19和F-28的rDNA基因内间隔区(IGS)基因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菌株同F. commune聚为一类并与F. oxysporum明确区分;特异性引物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为F. commune。通过室内与田间接种试验验证了分离菌株F. commune的致病性,明确其为烟草根腐病的主要病原物,这是我国首次报道共享镰刀菌F. commune引起烟草根腐病。   相似文献   

7.
烟草灰霉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烟草灰霉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该病原菌菌丝在5℃-3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0℃-25℃,菌核形成温度范围为15℃-22.5℃,最适温度均为20℃;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7.5℃-30℃,最适温度为20℃-25℃.在pH2-9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最适pH为6.分生孢子需在高湿条件下才能萌发,相对湿度低于100%时不能萌发.完全光照对该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完全黑暗更利于产孢、孢子萌发及菌核的形成.单糖及双糖、有机氮及硝态氮足病原菌较好的C、N源.分生孢子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是42℃和46℃.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引起河南省烟草根黑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选用具有典型根黑腐病的烟草病株及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胡萝卜圆片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根据菌株形态及rDNA-ITS序列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采用灌根接种法测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用胡萝卜圆片法分离获得YYTB、LNTB、JXTB与JYTB 4株病原菌分离物,其中LNTB、JXTB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纯化获得JXTB'和LNTB'两株白色变异菌株。菌株YYTB、JYTB、JXTB和LNTB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菌落呈灰色至橄榄绿色,内生分生孢子梗无色至褐色,单生或簇生,内生分生孢子单孢,无色,杆状,两端钝圆,厚垣孢子黑褐色,簇生或单生。白色变异菌株JXTB'和LNTB'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菌落白色,厚垣孢子无色,分生孢子梗与内生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及大小与YYTB、JYTB、JXTB和LNTB菌株无明显差异。6个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登录号为AF275482、U97334[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的rDNA-ITS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且对豫烟6号烟苗均具有致病性,白色变异菌株JXTB'和LNTB'的致病性相对正常菌株YYTB、JYTB、JXTB和LNTB较弱。因此,将河南省烟草根黑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发生的真菌性叶斑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活体伤口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利用PCR扩增病原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和几丁质合成酶(CHS)进行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与平头炭疽(Collettrichum truncatum)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平头炭疽(C.truncatum),这是平头炭疽寄生烟草引起烟草炭疽病的首次报道。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最适培养基为营养琼脂(NA),最适温度30℃,最适光照条件为全黑暗,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pH为7时病原菌生长最快,病原菌致死温度为53℃、10 min。研究结果为病害的及时准确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广东韶关烟草镰刀菌根腐病菌种类及致病力,在珠玑、始兴、南雄和乌茎采集根腐病样本,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盆栽接种带菌麦粒测定其致病性,观察菌株形态,基于EF-1α和β-Tub基因序列构建发育树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获得45株镰刀菌,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技术鉴定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共享镰刀菌F. commune、藤仓镰刀菌F. fujikuro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分别占比42.22%,26.67%、20.00%和11.11%,对烟草均有致病性,强弱排列为F.commune≈F. fujikuroi>F. oxysporum>F. solani。本研究可为广东韶关地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河南烟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组成结构及其侵染过程,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从河南烟区分离的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采用组织染色显微和荧光显微观察了病原菌对烟草根系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豫南和豫西烟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平均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3.04%和48.18%;其次是茄病镰刀菌(F. solani)和层出镰刀菌(F. proliferatum),平均检出率分别为33.62%、37.24%和6.67%、9.91%。豫中烟区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平均检出率相近,分别为46.19%和45.48%,各烟区均检出共享镰刀菌(F. commune)、三线镰刀菌(F. tricinctum)和藤仓镰刀菌(F. fujikuroi)等新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可通过根系表皮细胞间隙、根毛、根系破损细胞处、侧根生长处等位点侵染植物组织;附着在植株根系表面的病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通过植物表皮细胞间隙及根毛顶端侵入烟草组织,之后芽管生长分化形成菌丝,菌丝沿皮层薄壁细胞间隙逐渐扩展延伸,进入维管束并大量繁殖,进而堵塞导管管腔,阻止水分及营养运输,造成植物病变。...  相似文献   

12.
为从分子水平揭示烟草根黑腐病菌的群体遗传学特性,应用简单重复性序列间区(ISSR)分子技术对我国重庆、甘肃、贵州、河南及云南5个不同烟草根黑腐病菌地理种群54株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研究。结果表明:用筛选的5个多态性引物扩增ISSR条带平均为9.6条(8~12条),其中多态性条带平均3.6条(2~5条)。总样本Nei's指数h为0.350 7,香农指数I为0.521 5;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38 9,基因流Nm为0.975 6。5个种群的遗传距离在0.113 4~0.275 2之间,河南种群和其他4个地理种群的遗传相似度均较高,遗传距离较近;贵州种群除与河南种群遗传相似度较高外(0.804 8),与其余种群的相似度均较低。NTsys 2.10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82~1.00,当相似系数为0.84时,菌株聚为5支。说明我国烟草根黑腐病菌基因多样性较高,不同种群存在遗传分化现象,种群间基因流动大。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到2023年,在湖南省郴州市的烟草上发现了类似弯孢菌叶斑病和炭疽病的两种叶部病害,为了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种类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合形态学及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进化分析,确定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为车轴草弯孢菌Curvularia trifolii;利用ITS及肌蛋白(ACT)、微管蛋白(TUB)、几丁质合成酶(CHS-1)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H)多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确定烟草炭疽病病原为喀斯特炭疽菌Colletotrichumkarstii。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车轴草弯孢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以水溶性淀粉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时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喀斯特炭疽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以葡萄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时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这是湖南省首次在烟草上发现这两种病害,且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喀斯特炭疽菌引起烤烟病害的报道,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有效防治该类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易龙  马冠华 《烟草科技》2015,48(12):9-13
烟草内生细菌T295 和烟草土壤根际细菌R27 均能有效抑制烟草根黑腐病,为探索烟草体内外拮抗细菌协同作用于烟株的防病效果及控病机理,测定了菌株T295 和R27 协同作用对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效和对菌丝、孢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烟草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细菌T295 和土壤根际细菌R27 协同作用于烟草能明显提高对烟草根黑腐病的控制效果,其无菌发酵液混合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但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不明显。经内生细菌T295 处理后的烟草,其体内5 种酶活性高于R27 处理,但混合菌液与T295处理的烟草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内生细菌T295 和土壤根际细菌R27 两者诱导抗性未表现出累加效应,表明混合菌液处理的烟株诱导抗性主要与内生细菌T295 能提高烟草中相关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和目的  RBRR1是通过远缘杂交与回交导入栽培烟草的一个单显性广谱型根黑腐病抗病位点,为了开发基于该位点的简单高效稳定且成本低的紧密连锁分子标记。  方法  在已有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s, CAPS)标记相关序列基础上,利用云晒1号基因组与抗、感根黑腐病材料重测序信息,基于其序列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nDel)多态性设计抗病相关分子标记,并开展遗传效应和遗传变异分析。  结果  筛选到4对具有良好多态性的引物,在目标单株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具备便捷、高效且呈共显性的特点。遗传效应分析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导入RBRR1位点能够极显著提高栽培烟草根黑腐病抗性。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在烟草核心种质资源中仅有白肋烟TN90和SoTa2携带有RBRR1抗病基因,并发现4对引物在普通烟草自然群体中呈现2种基因型。  结论  RBRR1抗病位点在我国尚未进行广泛利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而开发的4个InDel标记可用于该抗性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后续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相似文献   

16.
棘孢木霉T-6对烟草促生及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抗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防菌防治土传病害是植物病害防治中的重要措施,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棘孢木霉T-6对烟草促生和抗病效果。结果表明,棘孢木霉T-6对烟草黑胫病菌、烟草根黑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49.62%、59.23%;温室盆栽条件下,棘孢木霉T-6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4.45%和75.14%。棘孢木霉T-6处理后提高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棘孢木霉T-6处理的烟株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棘孢木霉T-6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和提高烟草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抗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保山香料烟田间病害调查发现,黑胫病在苗期的发生较为普遍,病株根、茎部近地面处发生黑色斑,易引起猝倒。通过分离、纯化及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物进行鉴定,并通过抑菌圈试验对7种常用杀菌剂的抑菌药效进行选择。结果表明:香料烟黑胫病的病原为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80%大生、25%甲霜灵、45%薯瘟消和60%防除剂对病原物无明显抑制作用,53%雷多米尔、银法利和25%烯酰吗啉对病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且25%烯酰吗啉与银法利的室内毒力强于53%雷多米尔。  相似文献   

18.
针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两种烟草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的现状,利用生防真菌棘孢木霉MX菌株和产紫青霉Q2菌株分别与植物诱抗剂氨基寡糖素进行组合,在盆栽条件下测定了其分别在两种病害胁迫下的抗病效果。结果表明,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对烟草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发酵滤液能有效抑制两种病原菌的生长,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后能够更好地促进烟草幼苗的生长,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65%以上,能显著提高发病烟草中防御酶PAL、SOD、P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烟草低头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烟草低头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3~38℃,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是28℃;病原菌生长pH值范围为1.8~13,最适pH值为6.7;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最适宜的培养基是麦芽糖培养基。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5~28℃,致死温度在50~55℃之间10分钟,在相对湿度35%~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在相对湿度100%和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以麦芽糖最佳,淀粉、葡萄糖次之;氮源利用以硝酸钾最好,丙氨酸、尿素次之,硫酸铵最差。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方法,以4种具有不同抗性特性的烟草品种为材料,研究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黑胫病病菌毒素及不同胁迫时间对烟草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病菌毒素胁迫对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和根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不同品种对毒素胁迫的耐受力不同,利用体积浓度为50%的毒素胁迫15 d时,抗病品种G28、中抗品种YN116、中感品种净叶黄、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的根系长进培养基中的株数比率分别为79.38%、70.74%、33.55%和13.36%。初步确定鉴别烟草种子抗性特性的最佳粗毒素胁迫浓度为50%(即含蛋白质13.53μg/mL,含糖19.64 mg/mL)、最佳鉴定时间为胁迫15 d,利用该方法可在短期内高效准确地鉴定出不同品种(种质)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感水平,加快烟草抗黑胫病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