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萌  张弓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16(11):2081-2087
传统的基于结构特征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易受成像稳定性的影响而误差很大。针对图像内在的稀疏性结构信息,提出基于压缩感知(CS)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通过自适应构造超完备字典将图像局部信息投影到高维空间中,实现图像的稀疏表示,并运用随机矩阵得到了数据在高维空间中的低维特征子空间。最后利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进行无监督聚类,实现遥感图像变化区域信息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很好的检测出图像的轮廓变化和图像的区域变化,而且对噪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稀疏表示在遥感图像融合上取得引人注目的良好效果,但由于经典稀疏表示没有考虑图像块与块之间的相似性,导致求解出的稀疏系数不够准确及字典学习的计算复杂度高。为提高稀疏表示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的效果和快速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组稀疏表示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方法 首先,将相似图像块组成结构组,再通过组稀疏表示算法分别计算亮度分量和全色图像的自适应组字典和组稀疏系数;然后,根据绝对值最大规则进行全色图像稀疏系数的部分替换得到新的稀疏系数,利用全色图像的组字典和新的稀疏系数重构出高空间分辨率亮度图像;最后,应用通用分量替换(GCOS)框架计算融合后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结果 针对3组不同类型遥感图像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分别进行了退化和未退化遥感融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退化融合实验中,本文方法的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全局融合误差、通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和光谱角等评价指标比传统的融合算法更优越,其中相对全局融合误差分别是2.326 1、1.888 5和1.816 8均远低于传统融合算法;在未退化融合实验中,除了在绿色植物融合效果上略差于AWLP(additive wavelet luminance proportional)方法外,其他融合结果仍占有优势。与经典稀疏表示方法相比,由于字典学习的优越性,计算复杂度上要远低于经典稀疏表示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结论 本文算法更能保持图像的光谱特性和空间信息,适用于不同类型遥感图像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稀疏表示和词袋模型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高光谱图像稀疏表示分类方法中稀疏字典的表征能力并充分利用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表示和词袋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词袋模型算法结合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集生成各类别专业码本,作为字典中对应的原子构造稀疏表示字典。在计算每个像元的对应稀疏表示字典中的稀疏表示特征时,利用空间连续性约束对像元的稀疏表示系数进行空间维的约束。最后根据最小重构误差实现高光谱图像分类。高光谱遥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分类效果,并且其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都优于其他稀疏表示方法以及单独使用光谱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特征融合问题,针对高光谱数据的维数高、信息量繁杂冗余、非线性而且数据量庞大特点,利用图谱理论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降维方法,提出基于光谱空间结合的非负稀疏保持嵌入的谱聚类进行样本的标记算法,有效地利用空间信息和原有光谱信息,提高分类的精度.该算法在引入非负稀疏表示的同时,利用样本的光谱与空间相关信息构建Laplacian图,嵌入投影到低维的子空间,然后再用经典的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分类.算法能够有效保持样本的几何稀疏结构,而且光谱空间信息的结合使得图像的边界像素点得到了更好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在高光谱遥感图像超像素分割任务中分割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线性迭代聚类结合改进标签传播算法(LPA)的新的无监督高光谱遥感图像超像素分割方法。首先,扩充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的适用范围至多通道对高光谱图像进行超像素初分割;然后,对色彩标准差较大的超像素进行多级迭代细致分割,引入基于局部二进制模式的高光谱遥感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计算高光谱图像纹理特征并融合多段光谱特征计算超像素间相似度以构建带权图网络;最后,改进LPA社区发现方法进行超像素合并,将改进的标签传播算法运用于超像素合并可以得到更加稳定准确的超像素合并效果,提高超像素分割精度。将该方法与多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光谱遥感图像的超像素分割结果更准确,超像素边缘更贴合真实地物边界,能有效改善高光谱遥感图像超像素分割中精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遥感图像的噪声分析、评估和滤波作为遥感图像处理的研究重点而一直受到遥感应用领域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的去噪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聚类的组稀疏字典学习多光谱遥感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能够综合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局部性和光谱的全局性,对遥感图像像素进行聚类后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通过字典学习获得多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光谱字典和系数。经过阈值处理后,对空间相似的块进行平均处理,实现了对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去噪。该算法用于岷江上游植被和土壤类型典型地区——毛儿盖实验区遥感图像的去噪,峰值信噪比相比band-wise K-SVD算法提高了7.6%左右,同时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
遥感图像的噪声分析、评估和滤波作为遥感图像处理的研究重点而一直受到遥感应用领域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的去噪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聚类的组稀疏字典学习多光谱遥感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能够综合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局部性和光谱的全局性,对遥感图像像素进行聚类后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通过字典学习获得多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光谱字典和系数。经过阈值处理后,对空间相似的块进行平均处理,实现了对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去噪。该算法用于岷江上游植被和土壤类型典型地区——毛儿盖实验区遥感图像的去噪,峰值信噪比相比band-wise K-SVD算法提高了7.6%左右,同时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8.
遥感图像的噪声分析、评估和滤波作为遥感图像处理的研究重点而一直受到遥感应用领域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的去噪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聚类的组稀疏字典学习多光谱遥感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能够综合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局部性和光谱的全局性,对遥感图像像素进行聚类后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通过字典学习获得多光谱遥感图像的空间、光谱字典和系数。经过阈值处理后,对空间相似的块进行平均处理,实现了对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去噪。该算法用于岷江上游植被和土壤类型典型地区——毛儿盖实验区遥感图像的去噪,峰值信噪比相比band-wise K-SVD算法提高了7.6%左右,同时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
遥感图像分类是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和多样性变异的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在遥感图像分类过程中,采用无监督分类,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到聚类中心的高斯距离作为分类标准,使用QPSO算法进行聚类中心的优化,在聚类过程中使用多样性变异机制防止QPSO算法早熟收敛,使分类结果达到最优化。在遥感图像上所做的实验表明:此分类算法具有较好的搜索速度和收敛精度,能有效寻找和优化最佳聚类中心,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遥感图像中高光谱数据的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堆叠稀疏自动编码器(SSAE)深度学习特征表示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将光谱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然后,将其输入到SSAE中进行特征表示学习,并通过网格搜索来获得最优网络参数,以此获得有效的特征表示。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输入图像特征进行分类,最终实现遥感图像中像素的分类。在两个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准确的高光谱地物分类。  相似文献   

11.
甘玲  赵福超  杨梦 《计算机科学》2018,45(8):272-276
针对组稀疏表示图像修复方法采用固定大小的图像块,致使修复结果中存在纹理和结构清晰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组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方法。由于自然图像中纹理和结构信息不同,为了与原方法固定图像块大小的组结构作区分,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选取样本图像块大小的方法来构造自适应的组结构;然后以组为单位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得该图像块组的自适应学习字典,并利用分裂伯格曼迭代(Split Bregman Iteration)算法求解目标代价函数;最后通过调整组中的图像块数量和迭代次数对每个组的自适应字典和稀疏编码系数进行更新,以获取较好的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峰值信噪比和特征相似性度量上有所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号稀疏表示原理的深入研究,稀疏分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针对过完备字典构造和稀疏分解运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分解和聚类相结合的自适应图像去噪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训练样本,构造过完备字典;其次,通过训练过程中每一次迭代,自适应地更新字典的原子,使字典更适应样本的稀疏表示;然后利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实现图像的稀疏表示,从而达到图像去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字典训练方法相比,新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并取得更好的图像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卢佳  保文星 《计算机工程》2019,45(1):246-252
针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存在的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融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独立空谱残差融合的联合稀疏表示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使用类独立的光谱角初分类图像,获得像元初始标记后按特定条件进行筛选再构造像元邻域空间。提取图像的全局空间信息,并将其引入到空谱联合稀疏表示模型中,使用单独的光谱信息字典与空间信息字典分别进行图像光谱与空间的联合稀疏表示残差计算。在此基础上,使用残差融合算法确定图像类别。实验结果表明,相对SVM、KNN等算法,该算法能够提升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且分类结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像修复结果中存在的结构连续性和纹理清晰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相似组的图像修复算法。区别于传统的以单一图像块或固定数目图像块作为修复单元的方法,该算法根据自然图像中纹理区和结构区的不同特点,自适应地选取不同数目的相似图像块,构造自适应相似组;然后以相似组作为基本单元,学习自适应字典,并构造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模型;最后,采用Split Bregman Iteration算法高效地求解目标代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图像块的图像修复算法和图像块组稀疏表示(GSR)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上平均提高了0.94~4.34 dB,在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上平均提高了0.0069~0.0345,同时,修复速度分别是对比算法的2.51倍和3.32倍。  相似文献   

15.
在复杂的非人脸成分干扰以及训练样本过大、训练样本之间相似度较高的条件下,原始稀疏表示分类(SRC)算法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CS-AAM)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表观模型快速、准确地对人脸特征点进行定位,获取主要人脸信息;然后,对训练样本进行K-means聚类,将相似程度高的图像分为一类,计算聚类中心,将该中心作为原子构造过完备字典并进行稀疏分解;最后,计算稀疏系数和重构残差对人脸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将该算法与最近邻(NN)、支持向量机(SVM)、稀疏表示分类(SRC)、协同表示分类(CRC)人脸识别算法在ORL和Extended Yale B人脸数据库上对不同样本数及不同维数的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率测试,在相同样本数或相同维数情况下CS-AAM算法识别率均高于其他算法。在ORL人脸库中选取样本数为210时,相同维数条件下CS-AAM算法识别率为95.2%;在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选取样本数为600时,CS-AAM算法识别率为96.8%。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人脸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潘宗序  禹晶  肖创柏  孙卫东 《自动化学报》2014,40(12):2797-2807
光谱相似性是指高光谱图像中的大量像元具有相似光谱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相似性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超分辨率算法,利用遥感图像中广泛存在的结构自相似性提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利用高光谱图像的低维子空间性通过主成分分析降低光谱维数提高运算效率,利用具有相似光谱的像元构建光谱约束项保证重建图像光谱的准确性.该算法在将单波段图像超分辨率方法推广到处理具有数百、乃至上千波段的高光谱图像过程中,既保证了重建图像光谱的准确性,又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实验表明,与双三次插值和基于稀疏表示与光谱正则化约束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提升能力和更好的光谱保真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高光谱遥感影像的聚类精度,将三维空谱特征和子空间聚类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稀疏子空间聚类模型,在关注高光谱影像光谱信息的同时也关注了空间上下文信息。首先提取高光谱影像像素点的三种三维空谱特征,然后通过特征对子空间聚类模型的系数矩阵进行加权,使得像素点可被与它最为相似的像素点稀疏表示,从而获得更好的系数矩阵,最后由系数矩阵通过谱聚类获得更好的聚类结果。算法对四个经典高光谱数据集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六种聚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3DF-SSC算法在四个数据集上获得的聚类精度都比其他算法要高,对于同样是利用三维空谱特征的M3DF3△、3DF-SSC算法最高能提高8.62%的精度,而与同样是利用空间上下文信息对子空间聚类算法进行改进的L2-SSC和SS-LRSC算法相比,最高能提高25.18%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光谱图像存在“维数灾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判别与局部稀疏保持的高光谱图像半监督特征提取算法(GLSSFE)。该算法通过LDA算法的散度矩阵保存有类标样本的全局类内判别信息和全局类间判别信息,结合利用半监督PCA算法对有类标和无类标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保存样本的全局结构;利用稀疏表示优化模型自适应揭示样本数据间的非线性结构,将局部类间判别权值和局部类内判别权值嵌入半监督LPP算法保留样本数据的局部结构,从而最大化同类样本的相似性和异类样本的差异性。通过1-NN和SVM两个分类器分别对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两个公共高光谱图像数据集进行分类,验证所提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GLSSFE算法最高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9.10%和92.09%,优于现有的特征提取算法,能有效地挖掘高光谱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极大地提升高光谱图像的地物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局部自相似性的遥感图像稀疏去噪方法研究,在为后续的图像分析、识别以及较高层次的处理提供保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遥感图像中存在非局部自相似性和稀疏性,在分析传统稀疏去噪模型的基础上,将具有相似结构的非局部块构建成组,用组作为稀疏表示单元,利用基于组正则化稀疏模型进行图像去噪。此外,针对采用整幅图像进行字典学习具有高计算复杂度,分析组特点,为每个组自适应学习一个字典。最后,为获得有效的去噪结果,利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解决L0最小化问题。以"资源三号"遥感图像为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去除遥感图像的噪声,提高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保持图像结构信息。基于非局部自相似性的遥感图像稀疏去噪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图像块信息有效的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光谱图像分类是遥感信息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核稀疏表示分类框架下,联合光谱信息和像元空间信息,空谱联合核稀疏表示高光谱图像分类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但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及高光谱图像较大的数据量限制了其在实时性要求较高情况下的应用。基于GPU/CUDA架构,提出了一种空谱联合核稀疏表示高光谱分类的并行优化方法,设计访存优化策略对主机和设备端数据交互进行优化;充分利用GPU并行计算能力,加速分类过程中核矩阵的计算;采用依据GPU并行特性实现的矩阵运算,优化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分类模型求解过程。利用实际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