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去应力退火工艺能够改善构件的组织和性能,消除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提高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的稳定性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和材料加工制造行业。温度、保温时间、加热和冷却速度是影响去应力退火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构件的特点和要求的力学性能设计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本文根据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研究了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文针对某批40Cr钢棒料制成的工件经正火或调质处理后存在局部难以加工的问题,通过硬度、化学成分、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方法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发现该批40Cr钢棒料的组织不均匀,存在网状铁素体及魏氏组织,局部存在屈氏体组织和金属或非金属夹杂.采用重结晶退火可以改善原有的组织缺陷,满足工件的加工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纯度为99.99%的高纯Yb进行总变形量为35.6%的多道次室温轧制变形加工,并对其分别在240、270、300、330、360 ℃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变形高纯Yb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退火工艺为270 ℃×0.5 h,经270 ℃×0.5 h退火后,变形高纯Yb完全再结晶,晶粒细小、均匀,平均晶粒度为22.5 μm左右,硬度值下降至18.96 HV0.5。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呈上升趋势,显微硬度呈降低趋势并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硬度测量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锻压加工后高纯金属钪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退火时间下,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金属钪的平均晶粒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硬度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当退火温度低于725 ℃时,回复再结晶过程相对缓慢,平均晶粒度增长有限,而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持续降低,在725 ℃时达到最低点;高于725 ℃时,退火温度越高平均晶粒度越大,硬度已经趋于稳定不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化。故高纯金属钪最佳退火工艺为725 ℃×30 min。经725 ℃×30 min退火后,锻压加工后的高纯金属钪达到完全退火态,晶粒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135 μm,硬度值由退火前的169.5 HV2下降至退火后的129.6 HV2。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HYRH12各种退火工艺及退火组织,分析了辊坯球化退火不正常组织,并与NADCA#207标准退火组织评级图进行了对比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冷作模具钢X45NiCrMo4锻制扁钢退火工艺的研究和改进,获得了符合标准退火硬度值的金相组织,并运用于大生产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LY12硬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与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LY12硬铝合金进行了热处理工艺试验,获得了该合金热处理工艺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此外,该合金的过烧温度为502~503℃,为此,在生产中其淬火温度应控制在498℃±3℃。 相似文献
15.
16.
17.
基于Trainrp算法建立锆基合金HANA-4(Zr-1.5Nb-0.4Sn-0.2Fe-0.1Cr)和HANA-6(Zr-1.1Nb-0.05Cu)退火参数与硬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输入单元为合金成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输出单元为硬度。神经网络为3-7-1结构,动量因子和学习速率均为0.6。以实验结果验证网络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相对误差为7%,相对拟合率R值为0.98534。该模型可为锆基合金退火参数的制定提供参考。网络敏感性分析表明: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网络的精度影响很大,而合金成分则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热轧和冷轧后Zr705合金在200~850℃温度范围内的退火行为.与冷轧后Zr705相比,热轧Zr705试样在较高的温度获得峰值硬度,且峰值硬度值较低.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发现,热轧后Zr705试样中的β相向ω相的转变速率低于冷轧Zr705试样.经500℃退火后冷轧和热轧试样中均可观察到部分再结晶晶粒,但在热轧Zr705试样中的再结晶晶粒更多.热轧和冷轧Zr705试样在700℃保温1h后均再结晶完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