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环氧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水性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将丙烯酸单体与环氧磷酸酯接技共聚,引入强亲水性基团-COOH使树脂水性化。讨论了制备环氧磷酸酯时磷酸量、丙烯酸量、环氧树脂分子量及其他反应条件,如引发剂等对环氧酯一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异常粘度一浓度曲线。  相似文献   

2.
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是制备水性环氧树脂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环氧树脂磷酸酯化的条件,讨论了反应温度、溶剂、引发剂等因素对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反应的影响。也测定了环氧磷酸酯和环氧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3.
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是制备水性环氧树脂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环氧树脂磷酸酯化的条件,讨论了反应温度、溶剂、引发剂等因素对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反应的影响。也测定了环氧磷酸酯和环氧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凝胶汉透色谱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4.
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44为主要原料,对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环氧磷酸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反应,探讨了丙烯酸及其酯,苯乙烯和引发剂的用量,接枝反应温度,接枝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E- 44( 简称为环氧树脂) 为主要原料, 对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环氧磷酸酯 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反应, 探讨了丙烯酸及其酯, 苯乙烯和引发剂的用量,接枝反应温度, 接枝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并对该接枝共聚物进行了有关的产品性能和应用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6.
醋酸乙烯-单丙烯酸环氧酯乳液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型醋酸乙烯-单丙烯酸环氧酯共聚物的研制。该化合物由于含有单丙烯酸环氧酯链节,因此能有效地改进聚醋酸乙烯的耐水性和有高的粘结强度。此外还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测定了单丙烯酸环氧酯和共聚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共聚物涂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制的丙烯酸环氧酯树脂与α,β0-不和乙烯单体共聚,获得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并以此为基料,制得性能优良贮存稳定的色漆,扩大了丙烯酸环氧酯树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水解/接枝处理对F一12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氧化钾稀溶液对F-12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将-COOK离子对引入到F-12纤维表面,引而引发不同接枝单体的接枝,并分析了不同接枝单体和接枝时间等对F-12纤维拉伸强度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将-COOK离子对引入F-12纤维表面,引发环氧氯丙烷接枝,可以提高F-12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DSC研究了乙丙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EP-g-GMA)的热学性质。与空白乙丙共聚物相比,接枝共聚物中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升高了8~12℃,熔融热焓增加了4~6J/g。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却稍有下降,其相应熔点及熔融热熔都有相应下降。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接枝样品中丙烯序列的结晶速率高于相应的未接枝样品,EP-g-GMA的Avrami指数及Ziabicki指数均高于空白EP,接枝到乙丙共聚物乙烯序列上的甲基丙烯酸环氧雨酯(GMA)可能成为丙烯序列结晶的成核剂,加速了丙烯的成核速度和晶体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酸(CPE-g-AA)、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酰胺(CPE-g-AM)和氯化聚乙烯接枝混合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CPE-g-(AA-AM)],并通过热压法制得接枝共聚物片材。考察了颗粒状接枝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片材的吸水膨胀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与接枝单体的种类及其接枝率有关,相同接枝率的CPE-g-AA的吸水量比CPE-g-AM的大。当混和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2/2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抗盐性能最好。接枝共聚物片材可反复吸水膨胀,接枝率为62%的CPE-g-AA片材的二次吸水达到平衡时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分别为120%和41%。通过测定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表明,CPE-g-AA对水的润湿作用比CPE-g-AM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过氧化预辐射法将生产高分子特效膜残留下的废苯乙烯(St)与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PBA-AA)接枝,制得PBA-AA/St接枝共聚物。比较了辐射法和化学法所制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考察了St含量、丙烯酸丁酯(BA)/AA共聚物特性粘度、AA用量、BA和St预辐射剂量对接枝共聚物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辐射法所制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优于化学法所制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废St比纯St效果好;当St含量为33%、BA/AA共聚物特性粘度适中、AA用量为5.5份(BA用量固定为100份)、BA预辐射剂量为16.0kGy、St预辐射剂量为32.0kGy时,制得的接枝共聚物的粘接性能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物网络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燕  顾雪蓉 《塑料工业》1997,25(5):69-71,79
介绍聚氨酯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网络的合成与性能表征。利用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同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反应得到了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物网络。用利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网络的化学组成,用应力-应变实验测试了本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用动态粘弹谱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随着PU与PA链段比例的改变,该交联体系相结合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EP—g—GMA热学行为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民  吴京 《中国塑料》1996,10(4):26-30
本文用DSC研究了乙丙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热学性质。与空白乙丙共聚物相比,接枝共聚物中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升高了8-12℃,熔融热焓增加了4-6J/g。乙烯序列的结晶温度却稍有下降,其相应熔点及熔融热焓都有相应下降。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接枝样品中丙烯序列的结晶速率高于相应的未接枝样品,EP-g-GMA的Avrami指数及Ziabicki指数均高于空白EP,接枝到乙丙共聚物乙烯序列上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环氧树脂为母体,丙烯酸类单体接枝共聚物组成的自交联阴极电泳涂料的配方和民工艺条件,确定了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丙烯酸单体配比、接枝共聚反应温度与时间及有机胺等因素,同时探讨了它们对树脂及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后功能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羟乙醋共聚物(VAGF)与马来酸酐酯化接枝,制得带羟基的氯醋三元共聚物。探索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得到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VAGF质量的0.8%,VAGF质量分数为15%,温度100℃,时间9h。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的马来酸酐酯化活性高于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  相似文献   

16.
磷酸酯PAM-200接枝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氧树脂为母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磷酸酯PAM-200为功能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磷酸酯单体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酯PAM-200引入水性环氧-丙烯酸体系后,提高了乳液涂膜在金属基材上的附着力,并且可以改善涂膜的成膜性能。  相似文献   

17.
SBS改性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雪红  许国强 《弹性体》2001,11(6):16-19
在交联单体丙烯酸(AA)存在下,研究了SBS/MMA-BA四元接枝共聚合及其产物的性能。讨论了AA用量、混合单体用量、SBS起始浓度、混合单体配比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获得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大量测试表明,用SBS改性的接枝共聚物配制的胶粘剂,具有粘结力大、剥离强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接枝交联明胶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以KPS-NaHSO3为引发体系,N,N’-甲叉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甲左丙烯酸为接枝单体,研究了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制得了接枝交联明胶。  相似文献   

19.
防垢剂AM—AA—MA三元共聚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家友  魏锡文 《化学世界》1996,37(10):541-545
根据水处理高分子防垢剂的特点,通过筛选,以水为溶剂、K2S2O8-NaHSO3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元共聚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丙烯酸胺及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辛基溴化铵与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接枝共聚制备疏水化水溶性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与元素分析对CGAO的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CAGO的组成,浓度及无机盐对其水溶液粘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