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采用内循环UASB对酒精废水直接进行厌氧处理,比较了连续进水与脉冲进水两种方式的处理效果,进一步验证了内循环UASB具有对COD、SS等适应范围广、污泥流失量少、对污染物去除率高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连续进水时冬季较其他季节处理效果差;脉冲进水时,COD、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24.02%、51.24%;由于反应器内发生了氨化反应,处理后NH3-N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需进一步好氧处理.  相似文献   

2.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目前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厌氧处理,部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于设计的缺陷运行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优化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结构设计。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容积,上、下反应室的高度,上升流速以及内循环系统中集气器和提升管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的探讨,提出比较合理的IC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41(2):68-6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相组合膜生物反应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进水的负荷情况,灵活调整的污水处理装置。生物反应器的首端有厌氧单元,末端有膜分离单元,中部有沉淀单元,在厌氧单元与沉淀单元、沉淀单元与膜分离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有缺氧单元和,或好氧单元,所述膜分离单元内设置有膜组件。在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膜分离单元中分别有充氧装鼍,在沉淀单元、膜分离单元底部的污泥排放口,通过回流污泥控制阀泥回流泵与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和好氧单元底部的污泥回流口连接。  相似文献   

4.
外循环对IC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已形成颗粒污泥的IC反应器运行性能,增设外循环装置,并在回流比分别为0、1.0、2.0、3.0、4.0的情况下,进行了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与无外循环的情况相比,在设定的回流比范围内,附加外循环不会破坏反应器内部厌氧条件,反应器运行稳定;在进水COD为6000 mg·L-1左右,系统HRT约为10 h,容积负荷为14 kg·m-3·d-1的情况下,系统污泥MLSS有所增加,COD去除率随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加,最高可达97.3%,出水COD低至160 mg·L-1;随回流比的增大,产气总量逐渐增加且最终可达171.2 L·d-1,甲烷产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回流比为2.0时可达到91.7 L·d-1;增加外循环运行一段时间后,厌氧颗粒污泥生物相更为丰富,产甲烷优势菌由甲烷杆菌转变为甲烷八叠球菌。结合能耗和去除效率等考虑,回流比为2.0时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相组合膜生物反应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进水的负荷情况,灵活调整的污水处理装置。生物反应器的首端有厌氧单元,末端有膜分离单元,中部有沉淀单元,在厌氧单元与沉淀单元、沉淀单元与膜分离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有缺氧单元和,或好氧单元,所述膜分离单元内设置有膜组件。在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膜分离单元中分别有充氧装鼍,在沉淀单元、膜分离单元底部的污泥排放口,通过回流污泥控制阀泥回流泵与厌氧单元、缺氧单元和好氧单元底部的污泥回流口连接。  相似文献   

6.
宛中华  毛杰  黎忠  章万喜  乐杰友 《广东化工》2012,39(5):282-283,285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文章介绍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水力模型、颗粒污泥性能、反应器启动及产甲烷菌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做了阐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UASB反应器的设计问题及改良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ASB反应器高效、稳定的运行要依赖于反应器内形成颗粒污泥,因而,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化是整个反应器成功启动和运行的关键。高效率的厌氧处理系统应满足2个条件:系统内能够保留大量的活性厌氧污泥:反应器进水应与污泥保持良好的接触。本文对UASB反应器从设计角度进行改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外循环对IC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燚  刘敏  陈滢  辜清  汤伟 《化工学报》2014,65(6):2329-2334
为改善已形成颗粒污泥的IC反应器运行性能,增设外循环装置,并在回流比分别为0、1.0、2.0、3.0、4.0的情况下,进行了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与无外循环的情况相比,在设定的回流比范围内,附加外循环不会破坏反应器内部厌氧条件,反应器运行稳定;在进水COD为6000 mg·L-1左右,系统HRT约为10 h,容积负荷为14 kg·m-3·d-1的情况下,系统污泥MLSS有所增加,COD去除率随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加,最高可达97.3%,出水COD低至160 mg·L-1;随回流比的增大,产气总量逐渐增加且最终可达171.2 L·d-1,甲烷产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回流比为2.0时可达到91.7 L·d-1;增加外循环运行一段时间后,厌氧颗粒污泥生物相更为丰富,产甲烷优势菌由甲烷杆菌转变为甲烷八叠球菌。结合能耗和去除效率等考虑,回流比为2.0时最佳。  相似文献   

9.
强化UASB处理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UASB技术在国内应用不够理论的现状,结合国内外应用的成功经验,通过采取控制技术水质、进行预期化水解、优化进行布水器和三相分离器、利用高效厌氧发酵菌颗粒污泥、设置反应器内循环流、以及与好氧工艺结合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A/O工艺的硝化液回流方式和污泥培养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新型一体化内循环式A/O反应器,并以组合填料和火山岩为微生物载体,预处理后的模拟印染废水为原水,研究该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进水COD、氨氮分别为205、22.9 mg/L时,A/O系统出水COD、氨氮分别为66.2、2.1 mg/L,降解率分别达到67.6%、90.9%。硝化液内回流比降至80%时,该一体化A/O反应器对模拟印染废水的有机物和氨氮仍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型内循环厌氧(IC)—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LR)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结果表明,负荷提升期,由于负荷提升过快而导致IC反应器发生酸化,采取降低负荷,增加碱度的方法重启反应器,12 d后IC反应器即可恢复正常运行。稳定期,当进水COD为10.8 g/L时,COD去除率达到86%,出水中8.3~9.0 mmol/L的VFA不会对IC反应器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厌氧消化阶段理论与厌氧消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史;并对几种典型的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折板反应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和内循环式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构造、技术特点、运行机制及其应用情况等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对厌氧反应器今后的研究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icro-Pressure Inner-Loop Bioreactor,MPR)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处理低C/N城市污水方面具有潜在优势。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曝气量和进水方式下序批式MPR反应器对模拟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分析了污染物去除过程和污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次进方式下,在进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79.52、4.1mg/L,进水C/N约为3.9的进水条件下,曝气量为7.5 L/h时,反应器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0.26%和97.76%;采用二次进水方式后出水TN降至13.95 mg/L,TN的去除率提高至81.71%;两种进水方式下,反应器对COD和TP平均去除率保持在88.67%和95.03%。典型周期内污染物历时表明,和一次进水方式相比,分次进水优化了碳源分配,使更多碳源用于反硝化,系统内酸碱环境较一次进水更稳定,活性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SOUR高于一次进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和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林可霉素废水,当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容枳负荷为60 kgCOD·m-3·d-1时,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74.9%.91.1%、95.5%;当周期循环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浓度为5 000 mgMLSS·L-1,污泥负荷为0.5 kgCOD·kgMLSS-1·d-1时,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0.3%、87.6%、95.4%,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生物制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其出水再经MBR深度处理,则SS,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6.9%、90.6%、78.3%,并达到了工业废水处理后中水回用水质一级A标准,为工业规模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科学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启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对其启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接种污泥由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厌氧水解池内的厌氧絮状污泥和莱造纸废水处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按质量比4:5混合接种,采用实际印染废水与葡萄糖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水作为启动进水,控制cOD的平均容积负荷为0.97kg·m-3·d-1,逐步减少葡萄糖并直至完全不加.反应器经过约60 d的连续运行,稳定运行期COD平均去除率39.5%,色度平均去除率63.4‰印染废水BOD5/COD由0.20提高到O.39,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玉欣  诸美红  陈辉  倪伟敏  金仁村 《化工进展》2013,32(8):1914-1920,1928
剖析了常见的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构型特点,归纳了颗粒污泥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膨胀颗粒污泥床和气提式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和复合式反应器的优缺点。系统总结了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调控要点,包括操作条件(负荷、回流等)调控、环境条件(pH值、温度、溶解氧等)调控、营养物质(基质比、钙离子浓度、无机碳源等)调控、抑制剂调控和微生物(接种源、优势种、聚集体、生物量和活性等)调控。最后指出,实现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全面应用的关键是突破复杂水质障碍和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JLAFB),以该反应器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FB)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在培养出耐酸性硫酸盐还原厌氧颗粒污泥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产甲烷菌(MPB)的相分离,消除了SRB对MPB的基质竞争性抑制。在进水SO2-4负荷达12.0 kg·m-3·d-1条件下,JLAFB和AGSFB反应器内硫化物浓度分别为78.3 mg·L-1和92.4 mg·L-1,远小于200 mg·L-1的抑制浓度,消除了硫化物在反应器内的积累和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在稳态运行条件下,当进水COD和SO2-4负荷分别为26.0和8.5 kg·m-3·d-1时,工艺总的COD和SO2-4去除率分别达到86.9%和97.6%。试验确定工艺的最优运行条件为:进水COD/SO2-4>3.0;碱度为400~500 mg·L-1;JLAFB反应器吹脱气体流量为0.04 L·min-1,水力回流比为5∶1。  相似文献   

18.
曾志勇 《广东化工》2013,(15):241-242
可乐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原浆和糖。原浆和糖的COD值可达到数万或十万,均和之后的废水COD浓度在2000 mg/L左右,可乐废水有机物含量高,水质水量极不均匀,尤其是废水量随季节的波动大,pH值不稳定。文章中可乐废水主体工艺采用改进后的厌氧—好氧工艺。厌氧系统采用技术改进后的UASB反应器,UASB反应器主要是独特的布水系统和独特的三相分离器以及内循环系统等,由于该UASB反应器设计的负荷参数合理,污泥床层污泥量大,有机物去除效率较高,处理效果稳定。在冬天时不用蒸气加热仍能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运用该UASB反应器进行处理,不消耗氧气和热能,动力消耗少,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9.
UASB处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启动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纤维乙醇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UASB的启动和稳定运行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COD有效容积负荷为0.33~1.11 kgCOD/(m3·d)的条件下,UASB反应器成功启动,COD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启动初期,出水pH会明显高于进水,污泥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增加进水SO42-浓度到7 250 mg/L,COD/SO42-比值2.7∶1时,会导致纤维素乙醇废水UASB处理系统的崩溃。UASB反应器运行稳定后,污泥浓度增至30~40 g/L,MLVSS/MLSS比值也达到90%左右,在HRT为14~41 h,回流比3∶1~13∶1,有效容积负荷3.45~14.67 kg COD/(m3·d)的条件下,对纤维乙醇生产废水均能保持90%以上的COD去除率,出水COD小于1 000 mg/L。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浓度焦化废水对EGSB反应器分别在厌氧以及微氧条件下进行启动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量氧的加入,能够快速驯化EGSB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缩短EGSB反应器启动的时间。在焦化废水质量浓度为548mg/L~818mg/L,进水量为1.0L/h、有机负荷为1.1kgCOD/(m3·d)~1.6kgCOD/(m3·d)、回流比为22.25∶1.00,上升流速为3.0m/h的条件下,微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相对厌氧反应器的去除率提高了41%。污泥性质测定结果显示,2种条件下污泥浓度、颗粒化程度、颗粒污泥内部菌群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