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明信 《铀矿冶》2020,(4):250-260
通过对矿坑涌水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涌水量计算的影响因素、渗透系数与降深关系的研究,在调研12座铀矿山实际涌水量的基础上,对比了实际涌水量与设计涌水量的差别,提出了铀矿山矿坑涌水量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对铀矿山矿坑涌水量的计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在水文地质中应用甚广。实际计算处理时,人们常常被手工计算精度低、工作量大所困扰。为此,我们以BASIC语言编制了程序,并在PC—1500机上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3.
刘健勤  刘其兴 《煤炭学报》1998,23(1):107-110
为了直接由涌水量样本数据辨识出涌水量与降深的非线性函数关系,提出了一种用于矿井涌水量预测的新的进代计算算法,将进化计算机机制与粗糙集约束相综合,构造了进化策略,并与混沌演化的多基因耦合方式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煤矿采掘过程中突水事故的发生,开展矿井突水预测预报尤其是涌水量的精准计算尤为重要。以目前矿井涌水量计算普遍采用的解析法(也称“大井法”)为例,针对采动顶板水文地质参数演化与矿井涌水量动态精准计算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进一步分析笔者团队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采动顶板破坏过程中涌水形成机制和水文地质参数演化规律,探索性提出了变参条件下矿井涌水量动态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工程应用与可靠性评价。研究表明:采动诱发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呈“稳定增加—波动变化—恢复稳定”的变化特征,水位降深(S)和影响半径(R)呈“快速增加—略微下降—恢复稳定”的变化特征;传统解析法预计涌水量时在边界条件概化、参数选取以及计算过程存在误差,论文提出了矿井涌水量动态计算方法,即考虑采空区面积、水位漏斗动态变化过程的“移动大井”理论模型,以初次(周期)垮落步距为计算单元依次概化“移动大井”,渐次计算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动态涌水量;以徐矿集团下属某矿1306工作面为例,分别开展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引用影响半径(R0)单参数变化和引用影响半径(R0)、水位降深(S)...  相似文献   

5.
计算式符号意义及量纲 H 含水层计算厚度(m) R_o 设施影响半径(m) S_x基坑水位降深(m)久基坑水位降深(m)降深场中各特征点水位降深(m)基坑总涌水量(m3/山单井干扰涌水量帕、'川)含水层渗透系数物、/d)含水层渗透系数(了孙书)管井数,取值条件为nv>旦和(n一1)v(<旦华一争由设施中心至降深场中各个降水井的平均距离(;11)施  相似文献   

6.
在通过抽水试验获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采用井流公式计算井筒涌水量是目前井筒检查勘察阶段最常用的涌水量预报方法。针对传统方法中引用的水位降深测值、求参模型和涌水量计算公式,分析了涌水量预测值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纠正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通过抽水试验获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采用井流公式计算井筒涌水量是目前井筒检查勘察阶段最常用的涌水量预报方法。针对传统方法中引用的水位降深测值、求参模型和涌水量计算公式,分析了涌水量预测值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纠正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利用钻孔单位涌水量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所存在的问题,较详细地总结了利用3次降深抽水试验资料进行单位涌水量换算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要进行单位涌水量换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只有1次或2次降深抽水试验数据的处理,以使单位涌水量换算和含水层富水性评价工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基坑涌水量是基坑降水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据此可以确定降水井的数量。目前,勘察单位在工程实践中关于基坑涌水量的计算主要采用"大井"法,不仅计算过程简单,而且可操作性也强。"大井"法依赖单井稳定流理论,源于矿山巷道涌水量的预测,涉及的计算参数有含水层渗透系数(K)及厚度(H_0)、影响半径(R)、水位降深(s)、井径(r_w)五个参数。该法看似简单,但具体应用起来对渗流模型的引用及一些计算参数的取值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从"大井"法的由来入手,结合深基坑设计特点,分析了深基坑渗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涌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厚度的承压非完整井理论,对某矿收缩开采阶段中封闭不良防尘取水孔的涌水量预测进行了讨论。由于多数衰老矿井充水含水层的基础水文地质参数较难准确获得,因此难以准确预计其涌水量。通过分析该矿封闭不良的防尘取水孔相关资料,选择合理参数拟试算水位降深,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基于不同渗透系数下的不同水位降深条件工作面回采过程钻孔涌水量预测。  相似文献   

11.
倾斜含水层附近矿井涌水量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凤英 《矿业快报》2005,24(12):10-12
探讨了在矿井开采过程中使用“大井法”计算倾斜含水层矿井涌水量存在的问题,指出当矿井水位降深较大时,含水层底板可能等效为一个直线隔水边界,其到“大井”中心的水平距离为α'n,且“大井”的半径“在计算公式推导时不可忽略。据此,根据映射原理,推导了新的矿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经连云港市某磷矿实际计算检验,此新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抽水试验情况及试验结果,并通过计算对比分析,给出了主要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等主要试验参数.根据基坑设定降深情况下的基坑涌水量,进行锚碇降水分析,结合基坑特点提出了北锚碇基础施工时的降水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排采制度对高煤阶煤层气井产出效果的影响,以沁水盆地南部某地质与钻完井条件相似的51口煤层气井排采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建立了动液面降低速率、单位降深产液量、动液面波动幅度以及停井时间等4个排采动态控制表征参数。表征参数与平均日产气量之间关系显示:解吸前液面降低速率越快、单位降深涌水量越大、停井时间越长、动液面变化越频繁,煤层气产出效果越差。要实现研究区高效排采,建议在初始排水阶段将液面降深速率控制在6 m/d以内,在投产后将单位降深涌水量控制在0.05 m~3/(d·m)以内,在稳产阶段和产量衰减阶段控制好排采强度、保持液面稳定和排采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谢尔塔拉露天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采矿工程设计达产年采掘工程位置,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及计算参数后,采用大"大井法"、"廊道法"及比拟法分别计算矿坑涌水量,同时计算静储量。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结合露天煤矿实际疏干水量变化特征,采用大井法的计算结果进行疏干排水设计。在谢尔塔拉露天煤矿过渡期增设16个疏干降水孔,控制地下水位快速降深、疏放了静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钟九铁矿主副井井筒开拓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组)数量、埋藏条件,静水位及水头压力,含水性(涌水量、单宽流量、渗透系数),采用主副井单孔多含水层分层反向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主井单孔抽水进行了2组6次降深试验,副井单孔抽水进行了2组4次降深试验。利用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公式和承压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直线图解法,分别计算了渗透系数K、井筒掘进涌水量Q预测、给水度μd等关键水文地质参数,为钟九铁矿主副井选址掘进防治水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地下水勘查井位快速定位问题,采取水文地质调查、土壤氡气测量、天然电场选频法测量、钻探等勘探手段,成功在嘉鱼县官桥镇实施2口探采结合井。大牛山村勘查区SHK01水井孔深223 m,实际抽水降深14.21 m,涌水量为169.46 m3/d;观音寺村勘查区SHK02水井孔深165 m,实际抽水降深7.42 m,涌水量为98.70 m3/d。此次应用研究表明,在地表有大面积第四系覆盖情况下,可利用土壤氡气测量和天然电场选频法测量精确圈定裂隙含水带,该方法组合有效且快速,可为本区地下水勘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大量钻井抽水试验资料所反映的含水层导水系数(T)与小降深(S<1米)时的单位涌水量(q)之间具有明显线性关系(T=1.30q)出发,结合井群抽水的理论井水位降迭加公式,把半经验半理论的简易水力削减方法,表达成既具有实用精度,又便于确定合理井距、水位下降和水量削减值的简易井群计算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为有助于华北岩溶充水煤矿的疏放水工作,采用均衡原理分析了矿井疏放水时涌水量的构成,总结出矿井疏放水常见的3种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即弱富水但补给充沛含水层的快速下降和快速稳定型曲线、富水性差和缺乏补给含水层的近直线状下降曲线、强富水性和强补给含水层的平缓分段下降曲线。结合河南省4个大型岩溶充水煤矿防治水实例,以大型放水试验取得的降深和涌水量之比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矿井疏水降压的适宜性,可为矿井疏放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煤炭技术》2016,(8):211-213
针对目前生产过程中使用原始钻孔单位涌水量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具有3次及以上降深抽水试验的钻孔单位涌水量换算的方法,并以某矿区实际抽水资料为例,将换算结果与原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换算结果更符合该矿区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磨心坡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矿区的主要含水层为碳酸盐岩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和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组。矿井地下水全依赖降水补给,而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来自顶底板石灰岩裂隙及岩溶、采空区、地表水及塌陷洼地等,多以淋水、滴水或渗水的方式进入巷道、石门及采区。矿井涌水量主要受采煤面积和水位降深的影响,并随其增大而增加;此外,各水平涌水量还随掘采程度变化而变化,当下部水平掘采工程逐渐加剧时,上部水平涌水量则逐渐减小,下部水平涌水量则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