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力反馈交互系统能够实现力觉信息反馈,弥补传统人机交互中反馈信息单一的不足,在虚拟现实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力反馈设备是人机力觉信息交互界面,是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讨论了力反馈交互系统的应用组成及数据信息传递流程,并以Omega.7设备为例,介绍了力反馈设备的机构及电气组成;介绍了虚拟环境的一般构建内容和方法。最后对力反馈虚拟交互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YJ19卷烟机原设计的换纸器结构的介绍 ,指出了原换纸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采用气缸及导向滑板机构 ,结构复杂 ,调整量大 ,可靠性及稳定性低 ,磨损后需要更换新零件 ,并需重新调整导向滑板。且外观笨重 ,给安装、维护及调整带来不便。新型换纸器新设计的换纸器装置采用导向气缸代替原设计的气缸滑板机构 ,简化了机械结构 ,减少了使用中的调整步骤 ,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改善了卷烟外观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刘艳  王涛 《广西轻工业》2014,(11):47-48
借助于AUTOCAD软件,应用图解法和试凑法完成栽植器转动盘机构的设计。运用ADAMS软件建立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模型,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优化栽植器转动盘机构。  相似文献   

4.
纺织厂在清洁车间环境方面要求投资少、运转管理费用省。现在,一种新型的滤尘器设备有效地满足了这些较为严格的要求。由Flakt公司的HVAC型滤尘器发展而成的自动V型滤尘器,滤尘能力高、灵活性强、占地面积少;而且滤尘效率毫无损失。这种新型滤尘器是在通用的手动V型滤尘器增加一套自动剥取机构设计而成。设计这个剥取装置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国内人工硬质水果采摘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降低采摘成本,设计一种新型的力度可控的硬质水果采摘器。该采摘器主要由机械手采摘头、可调节伸缩杆和包装系统等组成。该装置设计过程中首先运用SolidWorks进行机构的结构设计,然后利用通过SolidWorks motion模块进行机械手采摘头的运动学的仿真分析,最后验证整个机构的稳定性与合理性。通过验证,该硬质水果采摘器的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大大改善了水果的采摘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包装机直线送料的性能要求之后,提出了满足其送料特性的新机构——摆动导杆机构与椭圆齿轮机构的组合机构,并对其设计进行了阐述,它对开发新型的包装机构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苹果采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款全闭合切割式苹果采摘器。首先,结合苹果样品形态特征建立采摘对象物理模型。其次,基于模型提出一种可旋转闭合的采摘机构,对机构的功能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并分析其传动性能。然后,运用ADAMS软件对采摘机构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其闭合特性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进行苹果采摘试验。结果表明,采摘器组和手工组采摘效率分别为10个/min和6.7个/min,通过t检验分析得出采摘器组和手工组采摘结果有显著差异,且采摘器组可以完成对不同高度果实的采摘作业。  相似文献   

8.
结合应用和设计计算实例,介绍了孔板式锥形布浆器在一般圆网造纸机网槽成形器上的应用。并对应用原理、设计要求和参数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文斌 《丝绸》1999,(7):20-22
分析了国内现有自动缫丝机理绪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动理绪机构———两棱体移丝器,并对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理绪、移丝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证明该机构能有效提高理绪效率,控制缫折,减少用工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双螺旋副直旋作动器,该机构可以将输入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输出件的旋转运动.采用Pro/E建立该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DAMS中,对该模型的虚拟样机进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直旋作动器运动平稳,满足设计要求.这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涂布加工过程中胶粘剂的迁移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锇酸标记、X-射线电子能谱检测为手段对纸张涂布加工过程中胶粘剂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的研究条件下。胶粘剂在施涂和干燥阶段中都存在向涂层表面迁移的现象,但在干燥阶段中的迁移量要显大于在施涂过程中的迁移量。通过对施涂过程中胶粘剂的受力分析,提出了胶粘剂受旋转升力和剪切升力作用向涂层表面迁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刘亚男  丛杉 《纺织学报》2018,39(10):175-179
针对目前可穿戴技术的实际应用、监测的安全性、服装的舒适性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总结了健康监测设备的应用与发展现状。首先将监测对象分为老人、儿童、孕妇和病人 4 类,对其监测功能进行阐述,并对国内的可穿戴设备进行总结;其次对 3 类传感器、Arduino/STM32 类数据处理平台以及BLE、ZigBee、RFID、NFC 4类无线传输技术以及信息反馈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最后从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柔性舒适的服装平台、监测对象的使用率反馈、设备本身的电源管理和个性化设计以及数据传输与反馈的保密性 5 个方面对可穿戴设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计算量子化学、蒙特卡洛、分子动力学三种分子模拟方法在气固吸附的机理研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量子化学从分子水平,采用不同团簇模型研究吸附机理,阐明分子的构象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采用M etropolis取样方法生成吸附质粒子的随机构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研究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分子动力学方法求解粒子的运动方程,得到各粒子的运动轨迹,再经时间平均得到宏观吸附性质,也可结合其他方法得到一些常规方法无法得到的微观信息。分子模拟在气固吸附机理研究应用中还存在多种问题(如缺乏势能参数等),而将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则有可能突破自身局限,成为分子模拟领域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杀菌技术不断得到研究与应用。运用杀菌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保持食品安全,减少微生物。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杀菌新技术,及新技术的原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施翔  王臻  彭慧胜 《纺织学报》2023,44(1):21-29
显示器件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人机交互平台,其结构朝着轻量化、柔性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为了实现显示功能与织物的集成,同时保持织物的柔软、透气导湿、适应复杂形变等特性,围绕与织物结构有效匹配的发光材料和器件设计,综述了织物显示器件领域的发展,阐述了被应用于织物显示的发光材料及其工作原理,总结了平面、纤维和经纬交织3种织物显示器件的结构,讨论了不同材料和结构对织物显示器件的发光和显示性能、柔性、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织物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纺织和显示领域交叉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工织物与土相互作用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土与土工织物相互作用机理,即土工织物接触界面间的摩擦特征;土与土工织物拉拔试验;加筋土应力与应变关系三轴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土工织物加筋软土地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具有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在冷冻食品品质调控、细菌低温保护、植物霜冻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围绕种类和结构复杂的AFPs在低温冷冻环境下如何通过调控冰-水界面层结构、与冰晶结合或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其抑制冰晶生长、产生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的理论问题,系统综述了吸附-抑制模型、偶极子-偶极子模型、晶格匹配与占有模型、刚体能量模型、包合物锚定模型、亲和相互作用偶联团聚模型等理论模型原理和特点,揭示了AFPs通过调控冰-水界面层结构产生结合或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驱动力作用特点,为解析AFPs抗冻活性机理及其筛选、食品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脂肪替代品在whip topping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地用脂肪替代品替代whip topping中部分油脂.在此基础上,对低脂样与标样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实验可以得出,脂肪替代品(多糖)与蛋白质之间在whip topping的体系中以次级键(即静电力、氢键、范德华力、疏水相互作用及大分子片段之间的热力学不相适性)和主级键(即通过Maillard 反应形成共价键)发生相互作用.次级键受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影响较大,而主级键基本不受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凝胶特性是决定鱼糜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鱼糜凝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鱼糜凝胶形成的物质基础(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凝胶形成作用力(二硫键、疏水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酶交联作用),凝胶形成过程中水分存在状态及混合鱼糜。目前鱼糜制品需求量逐年增加,但其主要原料海水鱼资源却日益匮乏,相反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而淡水鱼糜的凝胶特性较海水鱼糜差,提高凝胶特性成为淡水鱼糜产品开发的研究方向之一。合适的比例混合不同种类的海水鱼糜或是淡水/海水鱼鱼糜,对其凝胶特性的提高均有协同增效作用,有助于改善产品的色泽,并有助于减少淡水鱼糜制品的土腥味,改善其风味。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仿真在机构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机构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根据牛顿力学原理建立和推导了机构的运动方程。使用MATLAB/SIMAULINK对运动方程进行动力学仿真,求解机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机构中的平衡力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