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部海域风能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上风能是海洋能利用的一个新方向,逐渐成为风力发电开发利用的新领域。利用CCMP海面10m高度风场资料,计算了近11年中国东部海域和南海近海区域的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等风能资源特征量,以期为大规模海上风能资源普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显示,近岸水深50m范围内,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拥有最丰富的风能资源,其次为江苏近海;风能资源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秋冬季节风能资源比春夏季节要丰富;东部海域大部分为风能富集区域,近海风能可开发区域较大,风能资源较好。  相似文献   

2.
《治淮》2020,(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发利用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沿海丰富的风力资源为发展风电提供了基本条件。射阳县位于江苏省沿海,境内缺乏煤炭、油气等一次能源,基本无水能资源,能源供给基本依靠区外,但风能资源丰富,是建设风电场的良好场所,现为江苏省陆上风电规划中的一个重点开发区域。一、工程概况及水土流失特征1.工程概况中广核射阳黄沙港风电场工程位于江苏省中部射阳县黄沙港区域,东临黄海,距离海岸线约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水利支撑沿海开发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卫 《治淮》2007,(5):10-11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淮河下游、江苏沿海中部,土地面积16973km^2;东部海岸线582km,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沿海滩涂面积680多万亩,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且每年仍以1000公顷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是江苏最具发展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地。  相似文献   

4.
《四川水力发电》2006,25(4):100-100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6月16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中国风能和太阳能的评价力量.对满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有能源结构的调整将产生重要作用。该中心成立后,将主要致力于:风能资源精细评估;为风电场的选址提供依据;重点地区风能资源及灾害监测;  相似文献   

5.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是决定风电场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复杂山区风电场由于地形复杂,地形对风能资源的分布影响较大,对其进行准确的风能资源评估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测风塔的数量及其代表性是影响复杂山区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得到相关各方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风能资源特征分析是风电基地选址、场址布局和风机优化排布的关键前提.采用全球高精度气候模型和地形数据,分析了乌兰察布风电基地的风能资源形成机理,应用中尺度数值模拟平台分析了风能资源特征,并对多种中尺度模拟数据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合于区域风能资源分析的数据平台,分析了乌兰察布风电基地的区域风能资源特点,可为大型风电基...  相似文献   

7.
盐湖风电场是规划建设的新风电场,为了更好地利用其风能资源,对盐湖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依据测风塔2794号1 a的测风数据,主要分析了年风能参数、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速频率及风能频率、湍流强度以及风切变指数。结果表明:盐湖风电场风功率密度达到4级;主风向与风能密度分布主方向一致;风能频率主要分布在中等风速段;盐湖风电场的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风能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风能资源的储量、分布,风能开发利用,风电发展规划的思路、目标等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风电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关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均已将风能的开发利用列为本国21世纪最重要的任务。我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利用,将对我国能源的持续发展,对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促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河北省风能利用也有很大潜力,文中分析了河北省发展风力发电资源的可行性,强调了开发河北省风力发电资源的对策与措施,以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风能资源评估结果直接影响风电项目能否开工建设,科学有效地开展山地资源评估工作,可为山地风能资源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有效地实现对风能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笔者利用广西桂林地区测风塔资料,对所选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测算评估。评估测算结果表明:所选风电场风能资源条件为一级风电场,主导风向稳定,有效风小时数多;建设可采用IECⅢC类及以上机组;根据现有相关政策,从风能资源的角度来看,所选风电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