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几种常用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该类材料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压均质法对多壁碳纳米管粉体进行预分散处理,打开碳纳米管间缠绕,并通过分散剂作用防止碳纳米管再次团聚.研究了经过预分散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工艺性能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分散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分散状态良好,储存稳定性高.当预分散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含量为1.00%时,室温下树脂黏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1.引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金属间化合物,它们能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大量地吸收氢气。当改变温度、压力时又可以把吸收的氢释放出来。其主要特点为:①对金属间化合物充氢后的化合物(简称氢化物)进行中子衍射试验,证明氢是以原子态存在的,氢原子密布在金属晶格上;②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氢化物可吸收或  相似文献   

4.
Fe-Al/ZrO2复合粉体的均匀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FeAl/ZrO2复合粉体在有机液体介质中的分散效果。通过采用2种液体介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DBP)或正丁醇,3种分散剂甲基丙烯酸(methylacrylicacid,MAA)、丙烯酸(acrylicacid,AA)或油酸(oleicacid,OA)相互组合的实验方案,发现OA对DBP中的ZrO2单一粉体的分散效果好于AA或MAA的,但MAA对正丁醇中的ZrO2单一粉体或FeAl/ZrO2复合粉体具有很好的分散效果:固相质量分数(下同)为50%的ZrO2单一粉体悬浮液的粘度可从很高降低到0mPa·s,54.5%的FeAl/ZrO2复合粉体悬浮液的粘度为150mPa·s,56.5%的FeAl/ZrO2复合粉体悬浮液的粘度为800mPa·s。其分散机制符合相似相容原理。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强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介绍了钛锡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纤维增强剂及其与基体间相容性,同时绍了其制造方法,以SiC/Ti-24Al-11Nb为例分析了其力学性能特征.并指出,今后在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中,必须进一步优化Ti-Al基体,发展高质量、低成本的增强纤维,开发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制造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温下铝碳耐火材料中多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高温下以多壁碳纳米管为碳源、单质硅粉为添加剂的铝碳耐火材料中多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800℃时氧化导致部分碳纳米管管径减小;1 000℃处理后碳纳米管表面缺陷处形成碳化硅层,部分碳纳米管蚀变为碳化硅晶须;1 200及1 400℃处理后碳纳米管蚀变加剧,促进大量碳化硅晶须的生成。高温下铝碳材料中碳纳米管蚀变后主要以弯曲状Si C晶须存在,同时还观察到大量直杆状Si C晶须,其主要通过Si O与CO气相反应生长。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球磨法、超声分散法、原位合成法、分子水平分散法、电泳沉积法等主要的碳纳米管(CNTs)的分散方法,比较了各种分散方法所制备出的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总结了目前CNTs分散程度的评估方法,展望了未来碳纳米管分散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国内热门已产业化的几种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稀土材料的应用和我国发展的现状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碳纳米管在氟碳树脂中的分散及其对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球磨分散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乙酸丁酯分散液,研究了分散剂的用量及分散时间对碳纳米管分散效果的影响.向上述分散液巾加入氟碳树脂制备成涂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碳纳米管在氟碳树脂中的分散状态,考察了分散状态对涂层热性能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材料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结构材料近几年倍受众多研究者重视,但作为第二相物质与结构陶瓷形成复合材料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是一篇关于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的综述文章,对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MoSi2等的性能特点,用其增韧Al2O3,Si3N4等陶瓷材料的效果、机理作了重点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1.
炭/炭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几种炭/炭复合材料的基体前驱体的性质及制备方法。指出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工艺性好的基体前驱体材料是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的炭/炭复合材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利用碳纳米管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综述。概述了聚氨酯和碳纳米管的性质以及碳纳米管的改性处理方法;介绍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讨论了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在上述性能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后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与分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浓硝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纯化,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纯化后的MWCNTs进行表面改性,采用XRD、TEM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MW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采用浓硝酸浸泡可以有效地纯化MWCNTs;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WCNTs表面负载了纳米TiO2;纯化、负载纳米TiO2和超声波震荡提高了MWCNTs在乙醇中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弹性回复率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酸处理的碳纳米管参与了聚合反应,并在基体中获得了较好的分散,同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导电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而弹性回复率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准一维结构的多壁碳纳米管和零维结构的导电乙炔炭黑均匀分散制备复合导电剂,并将其加入商品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考察复合导电剂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可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和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16.
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强碱球磨方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了改性处理,并对其化学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了分析.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氨酯(PUR)/MWCNTs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MWCNTs对PUR/MWCNT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频电场诱导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定向有序填充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电场频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富树脂区碳纳米管沿着电场方向存在明显的有序排列现象;高频电场诱导后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最大提高28.9%,压缩强度提高28.83%,弯曲强度提升15.01%,断口粗糙度增加,树脂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8.
炭黑是既廉价又高效的紫外线屏蔽剂,在塑料中它还具有导电作用、着色作用、填充作用和补强作用.然而,炭黑在塑料中的分散十分困难,分散差的炭黑会影响制品的断裂强度、伸长率、耐环境应力开裂、导甩性和对紫外线的屏蔽能力。本文叙述国内外的炭黑在塑料中分散的理论、影响分散的炭黑自身因素、分散设备、工艺路线和对分散效果的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力循环方法将人工驯化培养后的微生物固定于活性炭上,以达到生物强化的目的.结果表明,经生物强化后的生物活性炭对TOC及AOC的去除效果均优于普通活性炭,其中TOC的平均去除率提高9%,对AOC的去除率可提高10%~30%.采用超声波振荡技术对活性炭上附着菌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水力循环法固定于活性炭上的附着菌,牢固程度与稳定运行期间活性炭上自然生长的附着菌相差不大,对氨氮去除的持久性明显高于自然生长的附着菌.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沉淀-水热法成功的合成了一种新颖的Ni0.75Zn0.25Fe2O4纳米晶包覆多壁碳纳米管(Ni0.75Zn0.25Fe2O4-CNTs)磁性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结果表明Ni0.75Zn0.25Fe2O4纳米晶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纳米晶的大小为8~15 nm.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200℃是制备纳米Ni0.75Zn0.25Fe2O4包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较好的反应条件,比合成单相Ni0.75Zn0.25Fe2O4纳米晶的温度要低.磁性复合材料中Ni0.75Zn0.25Fe2O4晶体的大小约为16.0nm.红外结果表明NiZn的特征峰在590cm-1和414cm-1处.磁滞回线结果表明室温下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Hc=27 244.3 k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