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百年前,小乘佛教传人西双版纳,很快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故佛寺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是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殿,所以建筑、雕刻和泥塑主要用于佛教方面。佛教建筑艺术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也可以看出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
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华中建筑》2002,20(4):93-97
该文在回顾了小乘佛教的缘起,传播及发展特点之后,从佛寺的选址,形制布局和佛殿,佛塔的外观造型等方面比较了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和内地汉族地区的佛教建筑以及东南亚地区小乘佛教建筑的渊源关系,并据此认为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乃是傣族群众在结合具体地域条件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后独具风格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周静帆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1,29(9):198-203
傣族是个有着双重信仰的民族,全民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世俗化的宗教信仰影响民族性格、道德伦理、审美意识及行为活动,也间接影响了村寨聚落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村寨空间布局、绿地分布、建筑样式和设施景观的影响。该文以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聚落研究为例,浅谈傣族宗教信仰对村寨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婆娑竹影,青青林木,还有裹在这满目葱绿中的栋栋傣楼,穿行飘逸于绿影竹楼间的傣家“仆少”……这就是傣家人的聚居地,充满了神奇,令人遐想,也令人神往(图1)。 村寨 傣人营村建寨,自有一些规矩,但空间形态上的法度,却几乎没有。一般说来,傣族村寨多建在平坝上,不设寨墙,村寨的规模也没有一定之规。寨址选定之后,最重要的村落营建活动就是“立寨心”、“设寨门”。在版纳,即便是佛教传入以后,傣族的原始宗教依然盛行,与佛教一起成为傣族主要的两种宗教形式。寨心和寨门就是傣族原始崇拜在村寨建设中的投影。 寨心是村寨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云南省傣族经过近千年的繁衍发展出现了许多近汉的傣族村寨称为"傣勒"主要分布于德宏地区,"傣勒"型村寨在外部空间中展现出许多自己的特点,通过对"傣勒"型傣族村寨的研究更有利于我们对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习性的了解。因此本文通过对德宏芒晃村的深入调研来分析"傣勒"型村寨外部空间的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民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44-49
佛寺佛塔不仅是佛教的圣地,也是记载和传承佛教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探访临沧市辖区内主要佛寺佛塔的基础上,从文化学、历史系的角度研究和探寻,从佛寺佛塔的建筑与文化勾画出了佛教传入临沧地区的历史,掘示了佛教文化对临沧历史的影响,展现了临沧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历史,从而掘示了临沧与周边国家源远流长友好往来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谢浩 《建筑》2001,(11):57-58
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寺院则是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建筑。我国的佛寺大都修筑精美,不仅是佛教徒聚会、烧香拜佛的宗教场所,它记载着封建文化发展和佛教盛衰的历史,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珍品。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寺庙建筑非常辉煌的年代,佛寺建筑遍布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之间,其中有些已成为留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观赏价值。 我国佛寺建筑布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能看到的大都是明清建筑,布局普遍采用纵轴式,整齐对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布…  相似文献   

8.
以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研究扬州地区汉传佛教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其载体——佛寺空间的转换和演进。通过对扬州佛寺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建构佛寺空间场域体系。并结合惯习理论,研究扬州佛寺空间形成及发展的机制和动因,阐释佛寺空间发展与佛教仪式活动及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提出扬州佛寺空间环境、城乡、建筑、园林意境的4个梯阶场域,探索及解析佛寺空间与历史文脉关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傣族是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古老民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傣族信仰小乘佛教。佛寺,傣族俗称缅寺,是傣族举行宗教祭祀和僧侣诵经习文的场所。傣族的缅寺结构精美,造型独特,既有东南亚建筑艺术特色,又具有傣族建筑风格是傣族建筑艺术及民间美术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桂林市内四所佛教寺庙的分析,归纳了城市内佛教寺庙的类型、特点,总结了城市内佛寺建筑的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素,提出只有综合分析并充分尊重每个地区独特的人文和环境,因地制宜,精心组织,才能设计出长盛不衰的佛寺建筑。  相似文献   

11.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3)
孟连傣族的自然崇拜是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其内容包括选举召芒、祭祀地方神祗、农耕祭祀、生殖传播和祭祀寨心等,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统一,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村寨为依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刘旸 《建筑与文化》2016,(8):230-231
文章基于聚落层级和住宅层级两个居住空间层级,对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傣族村寨形态进行研究。分析傣族的宗教信仰、风水观和伦理道德观对傣族村寨的结构布局、中心、边界、结点以及住宅的空间布局等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从文化的角度阐释傣族村寨中一些独特空间形态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佛教在汉地的发展是从城市出发的,城市佛寺以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文化意义影响着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佛寺园林有着影响城市绿地规划、促进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研究西安汉传佛教城市佛寺园林植物设计,发现不同建筑布局及空间布局下的佛寺园林植物设计特征及规律,为城市环境中汉传佛教佛寺园林植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期佛寺制度由于受印度犍陀罗影响,一般将塔置于整个佛寺的中间位置,后期由于官方及民间佛教的发展,"前塔后殿"式布局成主流。随着佛教中国化的成熟,唐代,佛教寺庙布局路线合二为一,向着佛殿为中心的形式不断发展,本文着重北方古建筑考察中所遇到的佛寺论述佛教寺院的布局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在六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佛都,而都城的佛寺建筑是佛教兴盛的重要表现。本文根据史料,以六朝都城的佛寺为考察对象,从宗教、政治和经济诸角度去探析成就佛寺兴盛的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园林》2019,(8)
人文景观涵盖了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在某一地区所产生的所有痕迹,通过对一个族群的人文景观剖析,可以较为详实地研究出该族群的历史、文化、性格等特征。村寨作为西南山区常见的少数民族聚居形式,其自身的人文景观特点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哈尼族传统村寨的人文景观特点,亦是研究哈尼族文化的一个切入点。本文是试从历史、精神和聚落三个方面,阐述哈尼族传统村寨的人文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宗教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作用。道教和佛教在 中国是主要宗教派别,二者的起源和核心思想有较大差异, 目前对道教和佛教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及其对树种的选择 偏好的研究有限。实地调查了我国最大的山地城市——重庆 主城区所有的道观(11个)和佛寺(39个)及其周围植被的树 种组成,对比了二者树种的组成特征与地理来源间的差异, 并分析了区域环境对寺观树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1)重庆主城区寺观及其周围植被保存有树种82科193属329 种,包含32种珍稀濒危树种和214种乡土树种;2)道观及 其周围植被的宗教树种比例(16.0%±0.96)显著低于佛寺 (42.0%±0.17);3)道观宗教树种的地理来源热点区域为四 川、湖北和浙江,佛寺则为四川、贵州、云南和广东;4)道 观内部的树种相似性低于佛寺,但道观内外部的树种相似性显 著高于佛寺;5)道观树种多样性与城市化率为负相关关系, 佛寺树种多样性与佛寺面积和建成时间为正相关关系。以上结 果表明:1)重庆主城区寺观园林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价值;2)道教倾向于选择与周边植被相融合的树种,佛寺则 倾向于固定的(符合佛教教义的)佛教树种;3)道观树种多样 性主要与城市化率相关,佛寺则主要与其本身的面积和建成时 长相关。  相似文献   

19.
我曾对湖南地区一些寺庙——长沙开福寺,南岳祝圣寺、福严寺、南台寺、沅陵龙兴寺,大庸普光寺,作了调查。并参与长沙麓山寺,湘乡云门寺的修复工作,现就其基本规制作一简要介绍,以供研究参考。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印度传入我国,依照较可靠的文献记载,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年。我国出现的第一座正式佛寺为洛阳白马寺。自后相沿发展形成了中国佛寺的特点。但由于地方条件的不同,各地寺院无论在式样上,结构上都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佛教在两晋之际传入山西,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中心.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山西省内佛寺分布极广,遍布全境,不难看出当年的兴盛.五台山更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文章以山西古建筑考察为依据,试图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在探讨佛寺形制在中国的建立及演变的基础上,对这一地区佛教建筑群的布局和处理手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