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看的微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选题猎奇”,比如近期我看到的几部微电影:《三人夜》、《活着》、《矿工》、《狗唱》等等。于是学界就有人提出“猎奇性选题应止步”,原因是“靠选题吸引眼球不会是正能量的,会把观众引入“歧途”等等。笔者认为,微电影既然是“大众的”、“草根的”,它的属性就不会完全是“宣教的”,所以我们应该对“猎奇选题”有个公开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2010年,微电影元年,互联网拉开跨界影视圈的帷幕,三年的大跃进发展,微电影被互联网提高到战略层次;传统电视台也借这股东风,欲挖掘新的金点,纷纷开办微电影频道:微电影协会、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也不时见诸于报端。  相似文献   

3.
20年前,我们用家用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短片,统称为DV影像,于是各行备业普遍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DV大赛和评比,2010年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搞DV大赛评奖的有300多家电视台、高校、企业。今天,很多人又把这种表达个人的DV视频叫做微电影,于是各种DV大赛又在一夜之间统统改为“微电影大赛”。那么微电影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微电影,或者说“剧情类微电影”一定要“讲好一个故事”,这一点已经成为从业者认可的“普世价值”。但是如何发挥动态影像和声音的特长,也就是机动灵活地使用“视听语言”讲故事,却并非是每一位从业者都擅长的。人们学习微电影拍摄,大多源于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冲动。从DV普及之初,笔者就接触过了很多朋友,他们都希望把自己的故事拍摄为剧情短片(那时还没有“微电影”的说法),也观看了许许多多的剧情短片。每每遇到剧情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更是要在几天内集中观看上千部参赛作品。  相似文献   

5.
2013年是中国微电影火爆的一年,先不说网络剧进入大片时代,单就微电影大赛评比笔者就参加了17次,不仅高校、电视台频频进行微电影征文,就连企业和社区都在举办微电影大赛……总得说,2013年的微电影可谓是帜号猎猎,牛气哄哄,亮点多多。学界争论不休对于什么是微电影?2013在学界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北方高校的一些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西方电影节里面有一个“微电影”单元,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几个国外微电影在亚洲的评奖活动,也有幸观摩到了部分西方人创作的微电影。使我感觉惊叹的是,西方的微电影不分剧情和纪实,故事片里面有记者采访,短纪实片里有表演……特别使我感到意外和不解的是,这种兼具剧情和纪实两种诉求与叙事特征的作品,竟然都算在“纪实类”里评奖,于是我对比了中国和西方在“微纪实”创作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我的“也谈微电影”,从二十多年前亲历的精美微电影说起,而如今的“微电影”活跃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创意、设备、人群等热闹的场面,将现今所谓的“微电影”带入一个不能说“不好”,又不能说“好”的困惑之中。  相似文献   

8.
从2010年起,商业微电影开始崭露头角,微电影开始有了它存在的商业意义。纵观商业微电影市场不难发现,主打“节日”和“情感故事”题材的微电影颇受商家青睐,除了点击率较高外,更能获得受众的回应和互动。  相似文献   

9.
上期”观点”文章的题目是《微电影≠翻拍舞台剧》,笔者和大家讨论了微电影初学者讲故事多采用“对白”单一表现形式、令微电影看上去就像翻拍舞台剧一样,ABC晰角色轮流上场把话说完,片子即大功告成。笔者思索良久,发现微电影“舞台剧化”的病根在于制作者对国产电视剧简单地模仿。  相似文献   

10.
综艺节目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只有真正传递正能量的节目才有生命力。芒果TV制作的热播综艺《大侦探》已经播到第七季热度依然不减的原因在于,该节目将正能量融入节目中进行传播,主动承担起了综艺节目应有的社会责任。本文以《大侦探》为例,分析议程设置理论在综艺节目传播正能量中的体现,包括紧贴社会热点,坚持主流导向;设置故事框架,潜移默化影响;采取创新形式,强化“议程设置”效果。提出在综艺节目中传播正能量的策略,包括议题设置要符合正确的“三观”、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整传播正能量的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们现在见到的微电影,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有着天壤之别,虽然都叫“电影”,但从编剧、导演、演员、场景、灯光、时长、“服道化”等都大不相同。特别是传统意义的电影,是需要买票在电影院里观看的,人们一旦进了电影院就将无法选择地从始至终看完;而微电影则是(大部分)针对网络和所有新媒体的,没有人规范它什么时间能看,什么时间不能看。而且微电影的观看方式多种多样,所以它的趣味性、猎奇性和节奏感要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索尼杯婚庆视频大赛的评选现场,一部十来分钟的微电影,伴着结尾处陈奕迅《稳稳的幸福》的歌声,流淌到大家的心里。有别于业内工业化流程下干篇一律的构图、布景、内容空洞,这部内容制胜的微电影被评委们给予了“画面品质高,后期制作精良,叙事清晰动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TI DSP和模拟产品全球大学挑战赛”已于今年8月落下帷幕,中国清华大学代表队获得了世界第四名的好成绩。关于此次大赛的评选办法及中国学生与世界的差距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TI亚太区大学计划部经理沈洁女士。问:评选标准由哪些?答:大赛评选主要有六个衡量标准:整体的创造性,指在设计时有没有一些新的思想;实用性,其设想是否可实现;难度;整体的完整性;专业性;可操作性。问:与上届比有何进步?答:中国区的特点是:①参赛队伍多,中国有28支队伍参赛,占亚太地区的50%左右;②参赛人员越来越年轻,过去博士、硕…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青春·南京2014”微电影大赛,表达中国青年一代“青春主题、青春人物、青春能量、青春梦想”的主题,向观众展现了青奥会的魅力以及运动的乐趣与价值.作品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表现手法上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微电影呈爆炸式增长,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在创作微电影,于是业界和学界就开始举办各种研讨会,试图规范微电影的创作样态。比如有电视台规定20分钟的剧情片是“微电影”,  相似文献   

16.
“第二届开放源码硬件和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取得了巨大成功。”赛灵思全球大学计划高级总监Patrick Lysaght说道,“此次大赛有三个明显趋势值得称道。首先今年台湾团队首次参赛使得此次大赛的竞争更加激动人心;其次此次提交的参赛项目从设计复杂性和设计质量上整体有了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商情》2003,(5):28-28
中国联通:“宽带视讯”业务;中国联通表示将在七个省市试水CDMA预付费业务;中国联通公司双向寻呼技术通过鉴定;广东联通推出“彩e”;广州联通彻底单向收费 10元接听所有电话;联通推出CDMA预付费业务;山东联通推出“个性电话卡制作机”;重庆联通话费查询一点通;广西联通开展服务技能大赛。  相似文献   

18.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要突破目前的格局必须进行创新,将职业技能大赛嫁接与网络之上,扩大受众群体,形成金字塔式人才选拔结构,构建完整的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将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服务于职业教育,挖掘职业技能大赛更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通信个人化时代的到来曲水火谈通信,离不开电话,而电话,是个平凡而神奇的小精灵:平凡,是飞人寻常百姓家;神奇,则是“远在天边”变成“近在眼前”。电话的声音如此的逼真,以致于我们无需问一声那一端是谁,就能分辨得出谁接了电话。电话传递的声音如此的遥远,19...  相似文献   

20.
岁末年初,媒体多喜欢用一个关键字、关键词为刚刚逝去的365天盖棺定论。对于2011年,“微”字是呼声最高的关键字之一;而“微电影”也应该是2011年度动态影像领域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