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鸿 《石化技术》2020,(3):32-33
当前煤矿电机车运输效率低、能耗高。针对该问题决定对现有电机车进行变频调速改造。本文从电机车电路改造、控制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改造后电机车达到了预计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放射源和放射性源库的管理需求日益加大。文章介绍了一种放射源和放射源库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辐射剂量监控技术、RFID射频技术和GPS/GSM定位技术设计,可对放射性源库进行实时剂量监控,对放射性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和定位,实现放射源和放射性源库的实时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3.
在加油站的油品防渗漏改造中,为实现对双层油罐在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运输过程、安装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管控,基于扫描终端(RFID)电子标签,结合卫星定位、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研发了一套双层油罐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详细设计,通过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双层油罐从生产到最终验收的全流程管控,有效保障了双层油罐改造工程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ADNOC TZ浅海过渡带项目中,在小船上无法再使用原来的自动化RFID扫描设备,基于该项目需求,本文采用新大陆RFID便携式扫描枪作为系统硬件终端,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基于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海洋地震勘探节点智能管理app。该软件首先对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件架构,用户登录,任务下载,RFID扫描,数据共享等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以及核心代码。最后,介绍了软件在野外施工现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是近年来特稠油高效开发的新技术之一,复杂的海上环境对该技术的应用提出更大挑战。结合国内外SAGD技术的开发经验和渤海旅大特稠油油藏实际情况,从注汽工艺、采油工艺和地面工程进行分析,确定了SAGD开发过程:预热、降压和SAGD操作;优化了不同阶段的注汽和举升工艺,注汽井采用同心双管均匀注汽,降压阶段采用气举,SAGD操作阶段采用高温电泵生产;地面采用小型化、橇装化的热采设备,并对其地面流程进行优化。总体论证了SAGD技术在该油田的可实施性,为海上油田进行SAGD先导性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胡亮 《石油钻采工艺》2018,40(5):596-600
针对钻井过程中复杂的井下工况,对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井下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对RFID通讯短节及井下天线结构进行了电磁性能优化,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优的天线与短节外壳内壁间距,减小了金属涡流的电磁干扰,保证了系统稳定工作;根据RFID系统数据交换时间和现场钻井液流速,优化设计天线绕线长度为300 mm,保证标签随钻井液高速流过井下天线内部时被准确读取;对RFID读取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优化设计,增加了自适应优化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能够根据井下电磁环境的影响,自动调节系统工作频率,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标签读取成功率100%;通过优化算法、CRC校验等方式,提高了控制信号解析的正确性。在江苏淮安顺89井成功进行了下井试验,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研究为今后基于射频识别控制技术的井下工具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度是影响火驱储集层岩矿和流体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细分火驱各阶段变化特征,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刻画了原油氧化过程,同时运用X射线衍射、背散射电子成像等技术,研究不同温度区间岩矿演化过程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驱过程中存在原油氧化启动、高温燃烧门槛、岩矿热活化、岩矿深度变质等4个温度关键节点,将油岩演化过程分为地层预热、原油低温氧化、原油中温氧化和黏土分解、原油高温氧化和黏土烧结、非黏土矿物深度变质5个阶段。其中原油高温氧化和黏土烧结阶段为整个过程的激烈期,原油燃烧释放热量占总放热量的60%左右,黏土矿物发生烧结作用,使储集层孔隙结构和物性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石油机械》2019,(1):86-92
以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控制手段与井下工具进行结合,能够很好地突破现有技术瓶颈,解决压裂级数受限等诸多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下,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多种因素都会对射频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完成井下RFID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井下RFID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环境,使用Ansoft Maxwell软件建立井下电磁环境有限元仿真模型,探究了各因素对RFID系统的影响程度以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井下工具金属外壳尺寸和压裂液电导率为主要影响因素。对RFID系统进行的信号接收性能试验也验证了系统能够达到所需性能指标。研究结果对于RFID系统的现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分段压裂技术无法解决压裂级数、井筒管径受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分段压裂滑套控制系统。该系统将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与RFID技术有机结合,将RFID标签球投放到压裂管道中,通过识别压裂管道中RFID标签球的数据来驱动直流无刷电机,达到控制滑套工件的目的。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识别RFID标签的数据,实现对无刷直流电路的精确控制,从而完成对滑套开度和启闭的自由调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型结构物海上浮装关键装置,包括桩腿耦合装置、平台支撑装置、纵荡与横荡护舷等。研究了上述关键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功能、力学属性和基于MOSES软件的建模技术,重点解决了驳船、结构物(上部组块)、基础结构(导管架)、桩腿耦合装置、平台支撑装置、纵荡与横荡护舷以及驳船系泊系统的建模技术难题,最终建立了包括上述各部分的大型结构物海上浮装一体化计算机仿真环境,为进行海上浮装过程中各阶段驳船、插尖运动计算和腿耦合装置、平台支撑装置等的受力分析打下了基础。该项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型结构物海上浮装的计算分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多种能源矿产赋存与盆地成藏(矿)系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沉积盆地是诸多沉积矿产成生、赋存的基本单元和成藏(矿)的大系统,具有既相对独立又统一的成藏(矿)环境和动力学背景,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规律,可命名为盆地成藏(矿)系统(单元)以与造山带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目前国内外的矿产勘查、开采利用和研究揭示,油、气、煤和铀主要赋存在沉积盆地中。这4种重要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含矿层位联系密切、空间分布复杂有序、赋存环境和成藏(矿)作用有机相关、成藏(矿)-定位时期相同或相近,表明其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盆地演化和后期改造过程中,油、气、煤、铀等沉积矿产同盆成生共存、相互作用、各自成藏(矿)和改造定位。它们成生-成藏(矿)和定位的主要期次,与盆地演化-改造的阶段及主要地质事件有明显的响应联系和密切的耦合关系。文中讨论了其中部分相关前沿科学问题,初步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阶段及其主要地质事件与油、气、煤、铀成藏(矿)作用期次的时序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海洋平台浮装就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海洋平台海上浮装就位的特点、必要性:分析了浮装就住所需的主要关键技术:牵引技术、驳船调载压载技术、驳船精确定位技术等。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研究。实例证明了该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10项分析技术30个有机地化指标,对英15井生油岩有机质丰度、生油岩母质类型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认为,该井有机质的大部分数据接近和超过了松辽盆地相应层段的有机质丰度指标,生油母质具有腐泥型、腐殖腐泥型、腐泥腐殖型及腐殖型四种类型,并把该井演化阶段划分为未成熟、成熟、高成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宗艳波  张军  史晓锋  孙峰 《石油学报》2011,32(2):335-339
传统随钻测量无法满足水平对接连通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油中的成对平行井钻井等复杂结构井高精度导向定位技术需求。为直接测量钻头与目标靶点的距离及方位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磁偶极子模型的高精度导向定位方法。通过对动态旋转磁偶极子的磁信号空间传播规律的研究发现,旋转磁偶极子可以等效为正交磁偶极子的叠加,并且存在能够对旋转磁偶极子进行导向定位的特征磁场信号,该特征信号可以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对三轴可测磁信号进行相位解调和幅度解调获得。仿真结果表明,钻头越接近目标靶点,定位误差越小,定位精度越高。基于旋转磁偶极子的钻井轨迹高精度导向定位方法对SAGD成对平行井、煤层气开发水平对接连通井及可溶性盐卤矿井高精度钻井轨迹导向定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葡北油田稀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采出水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葡北油田稀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采出水性质的变化特征,了解稀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采出水性质所呈现的规律,为评价稀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注蒸汽初期,Cl-、Mg2 、Ca2 浓度急剧下降,该阶段是蒸汽驱的储备阶段,整个过程油井产量并不变化;随着注汽进程的推进,3种离子浓度大幅度上升,其中,Cl-浓度超过其初始值,Mg2 、Ca2 浓度接近初始值;该阶段是蒸汽驱的见效阶段,主要表现为产油量上升、油层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石油机械》2017,(4):1-6
为了提高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的安全性,研制了LXZ-Ⅰ型连续循环钻井装置,重点分析了钻杆接头定位技术、自动上卸扣技术、钻井液上顶力平衡技术、循环分流切换技术和系统控制技术。对该装置在钻井科学试验井上进行了3个阶段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实现20 MPa下连续循环接单根作业;在每次接单根过程中,存在2次短暂的压力波动,通过排除管道内气体和提高预填充压力,可减小压力波动峰值。研究结果可为连续循环钻井技术装备及以此为基础的连续钻井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操作复杂、无法达到全通径和压裂级数受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FID智能滑套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分析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RFID智能滑套压裂管柱的结构和技术难点,开展了RFID智能滑套结构的方案优选、模拟分析、单元试验和室内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FID智能滑套在温度120 ℃、压差10~70 MPa工况下均能顺利开启至设定开度,RFID标签球能够控制RFID智能滑套窗口达到预设开度,且RFID通讯成功率良好。研究表明,RFID智能滑套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能够降低水平井压裂施工成本,提高油气开发效率,为油气开发向智能化、低成本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橇装膜制氮注氮装置在普光高含硫气田的成功应用进行了分析,该技术可有效解决高含硫气田生产过程中井筒积液返排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章从RFID技术的特点、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类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以东方公司为例设想了RFID技术在物探领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选择规范PAS2050作为石化产品碳足迹研究的基础方法依据,以某企业生产的沥青产品为评价对象,对该企业的沥青产品碳足迹进行研究,温室气体核算时间范围为2014年1—12月。分别对原料获取阶段、运输阶段、生产阶段、配送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研究,得到原料获取阶段、运输阶段、生产阶段、配送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0.208,3.901×10~(-3),0.057 85,0.117,2.570 8t/t,最终得出该企业生产的沥青产品碳足迹为2.957 5t/t。在沥青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沥青使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占全部排放量的86.92%。降低沥青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是将沥青循环利用,减少使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