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难选低品位铜镍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地难选低品位铜镍硫化矿为选矿研究对象,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含Cu0.18%、Ni 0.42%、MgO 22.80%的原矿,在-200目占80%的磨矿细度条件下,通过中矿再选的铜镍混浮工艺流程获得了含Cu 3.72%、Ni 7.71%、MgO 4.85%,Cu回收率78.82%、Ni回收率70.20%的铜镍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含砷金铜硫化矿选冶工艺的试验流程和结果,对该含砷金铜硫化矿选冶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处理该矿石的选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某低品位难选白钨矿常温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某白钨矿石含钨0.23%,原矿钨品位低、嵌布粒度较细、萤石含量高,是典型的白钨-方解石-萤石(或重晶石)型难选白钨矿.针对该难选白钨矿中有价金属钨无法有效回收的现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组合药剂(GYW+731)做捕收剂,新型药剂WH做活化剂,实现了该低品位难选白钨矿的常温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品位为35.11%,回收率为72.20%的钨精矿.  相似文献   

5.
鉴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新疆某金矿拟采用浮选工艺替代原氰化炭浆工艺。通过对其金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浮选条件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指标。在最佳的浮选条件下,金精矿金品位18.89 g/t、金回收率91.56%,并从工艺矿物学角度分析了金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7.
针对甘肃某混合型铜矿,氧化率高、易泥化、嵌布粒度不均匀的特点,采用硫化-氧化铜矿物混合浮选的工艺方案进行了矿石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下,采用试验确定的闭路试验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3.98%、回收率为85.09%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Houot  R 《有色矿冶》1992,(1):23-28
在硫化矿浮选中矿浆的氧化是一个重要因素。黄铁矿尤其磁黄铁矿比例越高,氧化就越重要。既然如此,我们可以通过流程中试样点和试验时间调节氧饱和率。将实验室批量试验所需的氧化时间与半工业厂连续试验所需的氧化时间进行比较,其结果近似。用工业磨矿分级流程中生产的矿浆,其氧化率相当于实验室浮选槽中氧比15分钟的矿浆氧化率。在闪锌矿的浮选中,要获得良好的回收率,必须使氧饱和率保持最小,其氧化时间相当于实验室的90分钟。假如氧化后添加硫酸铜,而硫酸铜起到活化作用,可以使氧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FQ为捕收剂,采用正浮选流程浮选赤铁矿。考察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闭路试验采用1粗4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最终获得铁品位59.43%铁精矿,铁回收率72.74%。  相似文献   

10.
某铅锌矿石铅锌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较细,矿石比较难磨,锌矿物及脉石矿物比较易浮,采用常规的浮选药剂,铅、锌精矿互含高,精矿品质低。原矿中主要金属矿物Pb品位为0.78%、Zn品位为5.55%;试验研究所确定采用原矿添加石灰磨至-0.074 mm占85%后,铅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四次精选产出铅精矿(铅粗精矿再磨至0.045 mm占95%),选铅尾矿锌浮选,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产出锌精矿和尾矿的工艺流程。添加新药剂T8、D88、酯-18;最终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60.50%、回收率76.26%,锌精矿锌品位50.77%、回收率为87.40%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难选氧化铜矿的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源  艾光华 《有色矿冶》2004,20(3):23-25
针对某难选氧化铜矿石氧化率和结合率高,原矿品位低,脉石矿以钙镁含量高的碳酸盐碱性为主的特点,考查了不同的捕收剂回收氧化铜的效果,表明采用提高磨矿细度。组合捕收剂,深化活度,强化连生体和细粒铜矿物的有效选别,在保证铜精矿品位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提高选矿回收率7.82%,选矿工艺流程简单易行,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含砷难处理金矿浮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易处理单一金矿储量不断减少,含砷难处理金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此类矿石普遍采用浮选法处理,总结含砷难处理矿石浮选技术研究进展有重要意义。浮选药剂的研发是含砷金矿分选技术的重点,近年来高选择性捕收剂和砷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较多进展,浮选工艺研究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而新型捕收剂及砷抑制剂的研究应用和浮选联合工艺开发是未来含砷难处理金矿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消除矿泥对汤丹难选氧化铜矿浮选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绍彬 《云南冶金》1999,28(3):15-18
基于汤丹矿泥的组成和浮选特性针对矿泥对汤丹难选氧化铜矿的影响进行了长时间的试验研究,主要是通过寻找新的浮选药剂及符合新药剂特性的浮选工艺,使浮选指标获得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汤丹铜矿选矿试验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汤丹氧化铜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并成功进行了生产实践。研究表明,对不同性质的氧化铜矿进行分开浮选是确保提高浮选指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藏某大型选矿厂在处理高海拔复杂氧化铜浮选精矿时存在品位不合格、回收率不理想的问题,对矿物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基于此开展磨矿细度及浮选药剂制度优化试验。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原矿铜氧化率为36.80%,其中结合氧化铜占16.59%,铜品位为0.51%,金品位为0.25×10-6,银品位为14.24×10-6,矿石中含铜量较高的次生铜矿物砷黝铜矿多与黄铁矿连生或共生,影响到铜精矿的质量和铜的回收率;矿石中含有一定的白云母、长石、石膏和方解石等,在磨矿过程中极易产生泥化现象,影响铜矿物上浮。为此现场在选矿中通过添加大量石灰,利用高碱度和新型药剂T506来抑制黄铁矿的上浮。试验室闭路试验表明:采用现场一粗三扫三精浮选流程,在粗选作业段采用新型抑制剂T506替代部分石灰,并适当增加Na2S用量,精选作业段在pH=11的基础上适量增加T506用量,可获得精矿铜品位为19.72%,金品位为2.66×10-6,银品位300.36×10-6,铜回收率为65.50%,金回收率为18.36%,银回收率为35.92%的试验指标。精矿品位较现场生产条件提高了9.18%,铜选矿作业回收率提高了4.87%。  相似文献   

16.
某微细粒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某金矿石含金3.39g/t,含硫1.19%,金的嵌布粒度极其微细,基本小于10μm,主要充填于毒砂和黄铁矿中。以异丁基黄药和GYM为组合捕收剂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浮选工艺参数为:磨矿细度-0.074mm占98%、捕收剂用量为300g/t、调整剂碳酸钠用量1250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2000g/t、活化剂硫酸铜用量120g/t,经一次粗选、四次精选和两次扫选闭路浮选流程,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56.61g/t、金回收率81.49%的选别指标。尾矿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单体金未充分解离,造成尾矿金品位较高。  相似文献   

17.
试验矿样取自云南铁矿选厂生产的铁精矿,原矿Fe品位44.96%,SiO2品位12.33%.在研究了该矿石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浮选脉石、从而提高铁品位的试验研究,最终得到Fe的品位51.11%、回收率达到89.12%的铁精矿,其中SiO2含量降到3.29%.从本文的结论可以知道,褐铁矿的反浮选工艺相对简单,关键在于反浮选脱硅的捕收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难选氧硫混合型铜矿的特点,利用铜矿物之间可浮性的差异,采用“先硫后氧,先浮选易选氧化铜矿,再浮选难选氧化铜矿”的异步浮选的流程,对含铜3.99%的原矿,在条件优化试验的基础上,开展闭路试验,可以获得浮选硫化铜精矿含铜50.66%,铜回收率25.17%,氧化铜精矿含铜19.68%,回收率54.05%,浮选综合铜精矿回收率达到79.23%。  相似文献   

19.
湖南某难选黑白钨矿中的白钨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湖南某黑白钨矿中以萤石为主的脉石对白钨浮选干扰较大的问题,对该黑白钨矿通过浮选先回收钼、铋硫化矿,浮选尾矿经弱磁除铁,然后弱磁选尾矿经高梯度磁选机磁选得到的非磁产品作为白钨给矿(WO3 0.33%)进行浮选,采用调整剂TT+水玻璃和新型捕收剂TAB-3进行白钨矿粗选、NT+水玻璃进行白钨加温精选、白钨加温精矿经酸浸后取得品位为72.59%WO3,WO3回收率为70.64%的白钨精矿。  相似文献   

20.
钼氧化矿物的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一般认为钼氧化矿石的浮选回收是很困难的,许多含部分氧化的钼矿选厂多以硫化矿计算指标,而有关研究很少见,更未见有生产实例。本文针对我国某未开发的大型钼矿床上部氧化很深的钼氧化矿石进行了捕收剂,调整剂探索试验研究,并发现了QY捕收剂与调整剂配合,初步解决了钼氧化矿物的可浮选问题,并获得较理想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