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了汽车空调出风口处气流均匀性对冷却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考虑了太阳辐射和人体散热对流场的影响,模拟了2种流量相同而均匀性不同的冷却气流对车室的降温过程。通过对比2种冷却气流的冷却时间、流场组织和温度分布情况,发现均匀性好的冷却气流对车室的冷却性能更好,而且更有利于改善人体热舒适性。结合淹没紊动射流理论,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产生这种不同冷却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铮  刘耀恒 《钢管》2020,(2):9-13
传统的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缺乏类似板材TMCP工艺的组织调控手段,不但同级别产品合金添加量明显高于板材,而且高强度产品只能通过后续热处理实现,成本及能耗明显较高。基于近年来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热轧无缝钢管在线控制冷却技术,研究了冷却工艺对产品轧态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轧后控制冷却工艺路径,可以有效地调控轧态组织,与常规轧态空冷管材相比,可大幅提高其强韧性,具备生产高强度无缝钢管产品的潜力。采用合理的成分设计,成功生产出Q 620级别高强度无缝钢管产品,其各项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钢管》2008,37(4):75-75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钢管的在线冷却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斜锥形辊道,辊道轴向与无缝钢管前进方向成5°-85°,使得无缝钢管以螺旋方式前进,开通冷却区域的冷却水喷向钢管,对无缝钢管进行冷却。由于采用斜锥形辊道,使钢管螺旋式前进,既保证了钢管向前运行,又使其沿周向转动,周向的转动有利于周向的均匀冷却,并且换热快,  相似文献   

4.
在线控制冷却技术是热轧无缝钢管领域长期以来的重点攻关方向之一。采用有限元方法和中试试验验证,开发出合理的热轧钢管控制冷却喷环结构。结合产线特点,研制出控制冷却工艺布置和工业化装备。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钢管长度方向头端、尾端和内外壁的冷却均匀化控制策略,以及提高换规格时钢管控冷命中率的动态自适应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热轧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过程的控温精度和温度均匀性。工业生产应用表明,上述技术及装备满足了结构管、管线管、套管的在线控温冷却和直接淬火需要,实现了高质化、短流程工业生产,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喷淋板微通道结构对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工艺成膜均匀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缺少对不同微通道差异性的研究。通过采用滑移边界修正的连续流计算方法,获得克努森数为0.009~0.01的微通道流动特性结果,计算结果与其他微通道试验与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等径型与收缩型微通道几何尺寸对均匀性影响较小,出口射流所形成的涡流会降低均匀性,扩张型微通道提高出口扩散性,其射流均匀性明显优于前两者。通过提出均匀性量化方法,研究等径型、收缩型和扩张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微通道结构,进一步完善了喷淋板及稀薄环境微通道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采用倾斜板冷却体法对亚共晶高铬铸铁进行半固态成形,研究倾斜板角度对亚共晶高铬铸铁半固态组织的影响规律,并借助Imagetool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定量分析了其初生奥氏体的形状系数和等效直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改变倾斜板角度可明显改善亚共晶高铬铸铁初生奥氏体的形貌,为球状晶的获得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倾斜板角度对亚共晶高铬铸铁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采用倾斜板冷却体法对亚共晶高铬铸铁进行半固态成形,研究了倾斜板角度对亚共晶高铬铸铁半固态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倾斜板角度过大或过小都将使得组织中的初生奥氏体较粗大、圆整度较小。当倾斜板角度较小时,金属液的流速相对较慢,枝晶与枝晶和枝晶与金属液间的冲刷、碰撞、剪切作用较小,晶粒易于长大,导致枝晶状初生奥氏体比较多。当倾斜板角度较大时,金属液流速相对较快,金属液在倾斜板上流动的时间相对较短,枝晶间以及枝晶与金属液间的冲刷、碰撞、剪切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导致枝晶状初生奥氏体也比较多。当倾斜板角度为45°时,制备的亚共晶高铬铸铁初生奥氏体的尺寸最小,圆整度最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元耦合场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无缝钢管控制冷却过程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轴向水流喷射速度对无缝钢管内表面轴向和周向冷却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轴向水流喷射速度的增加,无缝钢管轴向温度逐渐降低,轴向各点温度更趋于均匀且变化规律相同,但周向各点温度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9.
冉旭  陈绍林 《钢管》2020,(2):19-23
介绍SA106C锅炉用碳素无缝钢管端部冷却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正火后冷却速度对碳素钢管带状组织的影响,以及带状组织的产生机理;通过对CCT曲线中的硬度与冷却速度的回归分析,发现冷却速度与带状组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SA106C锅炉用碳素无缝钢管冷却速度达到1.40-3.89℃/s时,可以得到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同时带状组织级别为0~3级,可以满足标准及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0%热轧后的冷却方式对低合金白口铸铁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变形低合金白口铸铁硬度及冲击韧性与其组织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当热轧后风冷时,该材料的硬度及冲击韧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董有宝 《轧钢》2021,38(5):59-65
针对我国角钢生产主要采用常规工艺,为保证产品性能主要采用添加合金元素的方法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攻关,在现有工序不变的前提下,自主设计了角钢超快冷装置。介绍了超快冷装置的结构设计、供水系统及控制系统设计。针对生产中角钢弯曲及性能不均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超快冷工艺,Q355(Q345)级钢取消了V元素的添加,Si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了0.04%~0.2%,Mn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了0.2%~0.25%;Q420级钢V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了0.04%,Si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了0.03%~0.15%;所有C级钢全部取消了Al元素的添加。截止2020年8月,采用超快冷技术已成功轧制179万t角钢,产品质量完全满足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控制轧制十分段冷却技术一步生产法,可使新型热轧耐磨钢NM400R在线获得最终多相组织,无需轧后热处理,工艺流程短、工序能耗低、节能环保.由于在轧后采用分段冷却技术,为保证产品力学性能,需精确控制组织中各相比例,对冷却工艺和层冷设备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经研究,一段中冷温度、空冷时间,二段冷却速率和卷取温度是影响成品带钢...  相似文献   

13.
以一种低Si含Cr热轧双相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轧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轧后冷却工艺对获得的双相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轧后采用易于控制的连续层流冷却工艺时,钢板的抗拉强度可达600 MPa以上,屈强比约为0.56,伸长率高于26%,相变硬化指数n值大于0.22;而当轧后采用三段式冷却工艺时,与前者相比,得到的钢板的强度略低,抗拉强度大于550 MPa,但其它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4.
搅拌头倾角对FSW成形和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铿  曹亮  陈华斌 《焊接学报》2005,26(12):35-38
研究了搅拌头倾角对FSW接头焊核区材料的塑性流动和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速度一定,倾角θ小于1.5°时,在搅拌头轴肩下0.5mm处出现隧道型缺陷,搅拌针下部的焊核金属发生沉积;随着倾角θ增大,焊核区的金属发生强烈地塑性变形和流动,缺陷逐渐消失,焊核区变宽。对焊接接头拉伸断口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当θ为2°时,在焊核区上表面位置出现"弱连接"现象。断口和力学性能综合分析表明,当θ为3.5°~4°时,焊核区宽度最大,LF5铝合金接头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最大值:305MPa和16%。  相似文献   

15.
冷却工艺对热轧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低碳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该试验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对试验钢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研究不同冷却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后的CCT曲线分为铁素体转变区和贝氏体转变区。试验钢热轧后经不同冷却方式都能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三段式冷却方式比两段式冷却得到的铁素体体积分数减少,晶粒尺寸更小。840 ℃终轧后水冷到690 ℃,空冷8 s左右,试验钢抗拉强度达到765 MPa,伸长率为20%,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Formastor-FII型全自动相变仪研究了含铌热轧带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含Nb和不含Nb试验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研究了冷却速度和合金元素Nb对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不含Nb钢相比,含Nb钢可以在更大的冷却速度区间得到单一的贝氏体组织;在冷却速度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转变开始温度显著降低。其中,不含Nb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转变开始温度分别降低10 ℃左右,含Nb钢中分别降低10、20 ℃左右;合金元素Nb不仅能够抑制高温转变,还能够细化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少铁素体体积分数,而且使针状铁素体的临界冷却速度降低,扩大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冷却速度范围,有利于针状铁素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X80管线钢在不同终冷温度下的微观组织与主要热轧织构组分的演变规律。借助光学显微镜(O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热轧板的显微组织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测定了热轧板从表面到心部不同距离的宏观织构组成,探讨了平行于板厚方向的织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轧后终冷温度较高时,易于形成多边形铁素体,同时存在极少量珠光体;随着终冷温度降低,多边形铁素体数量减少,粒状贝氏体明显增多;终冷温度为550 ℃时,显微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M/A岛,为典型的针状铁素体复相组织。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沿板厚方向α取向线上的密度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尤以{001}<110>与{112}<110>织构组分降低幅度明显,而{110}<110>取向密度的变化趋势则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开发TRIP钢的热轧在线控制冷却工艺,以700 MPa级TR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其轧后冷却相变特征,根据计算获取的CCT曲线优化设计TRIP钢的三段式冷却工艺,并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进行模拟试验,测定试验钢在指定冷却工艺下的显微组织特征、各相含量百分比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