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法工作在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区的地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老湾金矿区的地质情况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电法工作在该矿区寻找隐伏矿体方面所起的显著的地质作用,并由此带来的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3.
根据新城金矿的地质与开采条件,对三种可供选择的采矿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后选定了机械化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试验表明,这种采矿方法能达到高效、经济、安全的工取得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同类矿体中开采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较难开采的倾斜、薄矿体,结合留矿法和全面法两种开采矿方法的优点,提出了留矿全面法的开采,对采场布置和构成要素、采准切割、回采等采矿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6.
7.
论述了二期深部矿体开采的提升方案,根据地质储量、采矿能力、资金和建设进度等因素,确定延深40m开采。用盲斜井高强度胶带机与现箕斗竖井接力提升矿石,延深2^#副井作辅助提升。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松软及不均硬矿体采矿中存在的生产能力低、矿石损失大等问题,推广使用了空场一崩落组合采矿方法;改进了低分段崩落法的落矿及运搬方式,从而提高了生产工效和采矿强度。  相似文献   

11.
朱永兵 《金属矿山》2001,1(10):47-48
在高阶段开采的厚大矿体中,传统的切制辅助地质剖面方法已不能更好地圈定矿体,笔者通过寻找矿体形态变化点及此点在相邻剖面上的对应点并用内插法定出该对应点的辅助剖面的位置,判断矿体形态在与剖面方位垂直方向上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石人沟铁矿露天矿边帮现状的分析,制定并实施了可行的边帮残留矿体的开采方法,确保了边帮的稳定和深部矿体的进一步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4.
陕西银矿为倾斜中厚矿体,顶底板均不稳固,且受古采区的影响,矿岩破坏严重,属难采矿体,试验采用超前切顶爆力运矿和侧向崩矿分段崩落联合采矿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优选与凿岩,爆破,顶板管理等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新华  何晖  李轲 《煤炭技术》2012,31(8):68-69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体的结构和走向变得非常复杂,岩石力学问题也逐渐突出,其最致命的影响就是煤矿的安全,所以煤矿企业要加强对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文章以缓倾斜矿体为例,分析研究了岩石力学在此类矿体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煤矿开采后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甲玛矿床为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东部一重要的斑岩一角岩一矽卡岩复合型铜多金属矿床,为始新世末一中新世造山后伸展走滑体制下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矿体主要是以矽卡岩型铜钼铅锌(金、银)矿体、角岩型铜钼矿体和斑岩型铜钼(金、银)矿体形式存在。主矿体分布于晚侏罗世多底沟组与早白垩世林布宗组的层间扩容空间中,为一典型的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17.
18.
急倾斜极薄矿体削壁留矿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矿山实例探索矿岩中等稳固以上,不适宜削壁充填法的急倾斜极薄矿体的开采方法,认为削壁留矿法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王信儒 《中国矿业》1993,2(6):71-73
一、地质概况 朝阳县金矿开采对象是矿区内Ⅰ号脉。矿体走向北东45°,倾向东南,倾角65°~70°,厚度0.3~0.4m,地质品位12g/t,体重30.2t/m~3。矿石以含金铜石英脉为主,并含少量蚀变岩。围岩为太石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矿石坚固性系数f=10~12,围岩坚固性系数f=8~10,体重2.7t/m~3。矿石性质无氧化、无结块、无自燃,遇水不膨胀。围岩属中等稳固,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限明显,容易分离。矿体和围岩裂隙中有  相似文献   

20.
以中信大锰矿业责任公司下属大新锰矿区北中部矿段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脉内运输平巷和脉外运输平巷两种运输方式的房柱采矿方法标准图分析,指出了采用这两种采矿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