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CDR(呼叫详细记录)合成属于网络测试仪的基础功能部分。本文对TD-SCDMA系统的Iub接口信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以MOC的信令流程为例,提出了在Iub接口上实现消息归类,多协议关联的CDR合成方法。应用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网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的TD-SCDMA网络测试仪中,效果良好。该CDR合成方案同样适用于WCDMA系统。  相似文献   

2.
接口的信令信息可以全面反映全网的通信状况,包括无线部分和有线部分的网络情况,在Abis接口对网络进行监测有其独特优势。分析了GSM-R网络中Abis接口信令的帧结构,包括2层的LAPD层结构和3层的BTSM层结构,并结合信令各层结构对信令解码的流程进行了说明,概要介绍了Abis接口信令解码在GSMR网络监测上的应用。工程实践证明解码所得数据正确,是无线网络监测的有效手段,可以对GSM-R网络的优化提供有效参考,具有相当的实际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LTE网络测试仪这个平台完成了对LTE系统S6a接口中的Diameter协议信令的监测,阐述了LTE网络测试仪的整体设计方案,介绍了S6a接口Diameter协议的解码原理,重点设计完成了Diameter的呼叫数据记录(CDR)合成,并提出一种hash算法,解决了Diameter的CDR合成问题。最后,通过LTE网络测试系统仿真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向规范化演进后的信令监测系统体系架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信令共享平台和采集层间开放接口的全量信令数据接收方案。该方案以SDTP为传输协议,设计了排序和分流功能,解决了原始信令数据的共享问题。通过测试验证,该方案可行有效,已用于GSM网络A+Abis信令监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在对Abis接口的信令进行解析分析时,绝大部分信令消息本身解码结果不携带位置区、小区等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后续应用分析所必须的维度。因此需要对不含位置小区信息的解码结果补全位置区、小区信息。这也是Abis接口信令监测系统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Abis接口特殊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的关联,可以得到信令消息当前小区的位置区、小区。通过关联呼叫接续过程中在小区间的切换过程,基于概率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习,可以学习邻区的位置区和小区号以及邻区的BCCH频点。  相似文献   

6.
Gb接口是SGSN和BSS/PCU间的接口,通过该接口完成SGSN同BSS系统、MS之间的通信,以完成分组数据传送、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本文分析了Gb接口在GPRS网络中的协议栈结构及各模块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Gb接口的信令监测方案,重点研究了其信令的解码方法和利用哈希算法实现呼叫详细记录(CDR)的合成方案等。该方法已经通过现网测试,结果准确,对GPRS网络优化及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3GPP2 Abis接口模型、3G空中接口协议以及空中信令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Abis接口参考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基于IP的系统结构特点重点研究了Abis接口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P的新一代cdma2000基站系统Abis接口网络参考模型和传输协议栈,并制订出Abis接口通信协议包括消息定义、数据格式定义以及信令流程等.该协议的软件实现,已在实际产品和运行环境中得到了初步验证,证明了本文中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综合接入网关北向接口中的Parlay X 2.0接口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对增值业务监测系统平台中的Parlay接口流程信令和消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其中的彩信业务流程为例,结合散列索引算法提出了在Parlay接口上进行业务分类和流程分析的CDR合成方案,并通过现网采集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陈伟 《数字通信》2013,(5):77-79
以移动无线网络环境为研究背景,采集A+Abis接口信令数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评估手段,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分析和精细化的网络数据挖掘,直观、准确地呈现网络状态。经运营商实际网络测试表明,利用A+Abis接口信令监测进行多接口信令关联分析可以快速发现和定位网络性能问题,提升无线网络评估能力,实现对全网运行状况的监控与评估,实现端对端的用户感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语音质量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核心网Nb接口的监测方案。根据协议信令流程,创新性地采用了Hash算法高效合成CDR并完成媒体流的协议分析。最后,通过RTP流和Iu-CS/A接口信息的关联,完成端到端的语音质量分析,从而了解到语音质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可能潜在的网络故障隐患。本方案通过现网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