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运动后疲劳消除手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结合实验论证,给出了日常锻炼和竞技运动后消除疲劳的最佳手段,对全民健身、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八段锦进行女大学生篮球教学后疲劳恢复,并与传统恢复手段拉伸运动进行比较实验,探索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运用八段锦进行篮球教学后的疲劳恢复,其心率恢复明显的优于传统拉伸运动;学生的主观感觉疲劳恢复程度也明显的优于传统拉伸运动.结果表明,八段锦能够有效促进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某型机外场飞行后检查发现右发动机舱末级滑轮槽内油门钢索有断丝现象。通过断口宏观观察、理化分析,并结合钢索运动分析和疲劳试验对发动机操纵系统钢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操纵钢索发生断丝的原因。钢索的断丝是以单向弯曲大应力为主要控制因素的疲劳断裂。通过改进发动机末级滑轮处钢索固定点的位置,避免了弯曲大应力的产生,可提高了发动机操纵系统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4.
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是工程界早已发现的问题,金属结构的疲劳破损问题正日益突出,为了较好地预测金属结构和构件的剩余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必须建立疲劳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来完整描绘其应力场、应变场以及损伤场的变化全过程.针对金属材料的特点,从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切实可行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实现损伤理论与有限元软件的结合,建立适用于金属结构的疲劳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最后通过疲劳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对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陶瓷材料的循环疲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最近几个来陶瓷材料循环疲劳的研究进展状况,内容包括陶瓷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和循环疲劳破坏机理,现有的研究说明了循环载荷引起了疲劳破坏要比静载荷大的多,因而在陶瓷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循环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普通高校短跑训练中学生疲劳产生的原因、判定方法及如何正确对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高校短跑教学质量及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解决两级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常在损伤值不为一时破坏的问题,在原有常用疲劳累积理论的基础上,避开等效损伤,并考虑加载顺序、领域潜在损伤和损伤的非线性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并利用两种材料疲劳实验数据,通过该模型预测了它们疲劳寿命,所得结果符合实际,证明了该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材料进行寿命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超声加速疲劳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通过20kHz压电超声加速疲劳试验机对多种金属材料进行测试,实验地证明了超高周疲劳裂纹往往从试件内部萌生的机制,试件在超过10^7周应力循环后继续发生破坏,研究还发现,材料超高周疲劳的S-N曲线可以表现出另两种有别于传统规范的10^7 极限型,即持续下降型和阶梯下降型。还总结了近年来超声疲劳的研究进展,结合作者多年国外的研究工作,着重从加速超声试验设备的发展,多种材料及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结果及其重要结论作了概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根据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在实际工作中已用时间不同的两组叶片的恒幅振动疲劳试验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其疲劳破坏前应力循环次数的分布。根据Miner疲劳损伤累积理论,找出叶片在实验中与实际工作中所受疲劳损伤的当量关系,从而确定新叶片在实际工作中疲劳寿命的分布,并计算出新叶片在一定可靠度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名篮球专项学生为被试,测试了他们在常态和运动疲劳2种状态下的注意分配成绩,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2种成绩进行处理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在运动疲劳之后,注意分配能力下降显著.通过对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疲劳对其注意分配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镁合金在疲劳加载条件下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以及疲劳断裂的微观特征,分析了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冶金和表面状态等材料内在因素以及环境、温度等外部因素对镁合金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了机械抛光、喷丸处理、表面滚压等表面机械加工方法以及适当的热处理均可有效地提高镁合金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此外,也对镁合金疲劳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海洋平台结构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海洋工程结构的疲劳损伤及其寿命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随机疲劳理论的海洋平台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此作为结构疲劳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此方法中,结合海洋工程结构的特点,提出了疲劳应力范围分布模型的修正,将疲劳寿命划分为疲劳裂纹形成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两个阶段。采用体系可靠度理论,分析了结构疲劳全寿命及其可靠性,在后将此方法运用到中国南海某一平台结构,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简便性。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旋弯疲劳试验机上,对金属材料进行了旋弯一热疲劳的复合试验,测试了球铁轧辊材料的热疲劳性能,分析了其失交行为和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联合仿真的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运动机构部件多轴疲劳载荷历程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仿真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结合有限元方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部件的工作载荷历程,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和疲劳分析联合求解,预测部件的疲劳寿命.在动力学仿真部分,采用模态综合法获取部件的应力及载荷历程信息.寿命预测采用多轴裂纹萌生疲劳分析,其中部件的多轴特性通过二轴分析获得.以发动机曲轴部件为例,叙述了设计流程的应用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疲劳事故的原因进行诊断,并且可以作为采用工艺强化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弹簧疲劳机工作阻力和阻力矩,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分析与计算,给出了试验机机构的优化配置方案,实验证明,通过合理地配置4个压盘的工作顺序,可显著了减小往复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减轻试验机的强烈振动和噪音,提高机构的运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同时本文给出了工作阻力和阻力矩的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为合理配置电动机功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火45钢切口件带存活率的寿命曲线表达式及寿命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验测定了正火45钢切口件的疲劳寿命曲线,给出了具有理论疲劳极限的能覆盖全部寿命范围的疲劳寿命表达式,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同一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遵从对数正态分布。疲劳抗力系数和理论疲劳极限亦遵从对数正态分布。依据疲劳抗力系数和理论疲劳极限的概率分布,求得了P─△σeqv─N曲线表达式,且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根据45钢的拉伸性能和疲劳极限,对45钢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镁合金在疲劳加载条件下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以及疲劳断裂的微观特征,分析了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冶金和表面状态等材料内在因素以及环境、温度等外部因素对镁合金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了机械抛光、喷丸处理、表面滚压等表面机械加工方法以及适当的热处理均可有效地提高镁合金的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此外,也对镁合金疲劳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速公路横向路拱引起的车辆左右轮下的路面疲劳差异破坏,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高速公路横向路拱引起的路面差异破坏进行计算研究.计算了标准轴载下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年限,提出了疲劳寿命差异系数的概念,分别研究了左右轮下面层剪切疲劳破坏差异和底基层拉伸疲劳破坏的差异,解释了在道路上总是车轮右侧路面龟裂或裂缝严重,而左侧损坏相对较小的现象.研究认为:车轮左右两侧路面疲劳破坏寿命是不同的,并且两侧路面的疲劳寿命差异系数随着横拱坡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大;随车辆重心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多次错误操作或水锤现象等可能引起结构部件承受高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载荷作用。在前人的研究工作中,含表面裂纹板疲劳试验的远场应力水平绝大多数不超过0.6σy,。本文通过应力水平为0.85~0.95σy,的16MnR钢合表面裂纹板的疲劳实验研究,来回答在Paris、Chell(考虑最大应力的影响)和Foreman(考虑平均应力的影响)等公式中,在这样高的应力水平下究竟哪一个模型更适合描述表面裂纹疲劳扩展速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对于高韧性材料而言,即使在接近屈服的高应力水平下,Paris公式仍不失为诸多应力疲劳扩展速率描述公式中最有效的。此外,还仔细观察了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客观几何形貌和微观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0.
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拟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疲劳试验得到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采用对数正态分布、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分别对疲劳寿命进行概率分布拟合,经比较得出两参数威布尔分布能更好地拟合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并采用两种分布拟合出的疲劳寿命分别回归出了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