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述了热泵空调与海水淡化系统联合运行的方式。夏季,热泵从空调用户中提取热量为海水淡化供应热量;冬季,热泵从海水中提取热量为海水淡化和空调用户供热,可实现减少热量与电能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为工业或生活用户提供淡水。  相似文献   

2.
根据深圳大鹏湾海域实测水文气象参数,对海水源热泵、水冷式冷水机组能效比进行计算.在不同海水输配管道长度条件下,分析海水源热泵相对水冷式冷水机组的节能率.随着海水输配管道长度的延长,节能率呈下降趋势,海水源热泵的节能优势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3.
海水源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能耗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水源热泵这一新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介绍了海水源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风冷热泵制冷、制热工况下系统各组成部分能耗计算模型.在海水源热泵优化运行条件下结合工程实例对2种空调系统能耗进行理论对比,对2种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热泵机组效能和系统效能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体现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4.
成岭  郭炳庆  李克成 《建筑科学》2021,37(10):42-48
随着社会对于建筑节能和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以及低碳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热泵系统作为1种清洁供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海水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供暖方面优势巨大.海水换热器是闭式海水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到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双螺旋管式和叉排管束式海水换热器在冬季工况的运行性能,重点分析了结冰工况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换热面积下,叉排管束式换热器比双螺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低10%~20%,管外冰层厚度主要受到换热流体和海水之间温差的影响,且当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双螺旋管换热器比叉排管束式换热器的结冰厚度更大.通过热阻分析得知,管壁结冰会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有很大影响,冰层热阻最大可占到总传热热阻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1种现有的新型浅埋式毛细管换热器,通过搭建海水源热泵系统测试平台进行长期的供冷工况下的现场试验,重点研究海水涨落潮对浅埋式毛细管前端换热器换热的影响,并对毛细管换热器的进出口温差、单位片面积换热量,热泵系统制冷系数、热泵机组制冷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涨落潮过程中,换热器进出口温差不断变化,当海水流入毛细管埋设区后,进出口温差趋于稳定;海水覆盖埋设毛细管换热器区域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热泵高效运行;海水温度对于毛细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以及机组和系统制冷系数有一定影响;在夏季最不利(高温)工况下,热泵机组的EER由4.61降至3.6,均值为3.9;热泵系统的EERS由3.63降至2.76,均值为3.14.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苏盐城某沿海建筑为例,对海水源热泵与当地常用的几种传统空调方案的全年能耗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了海水源热泵的节能潜力;而后通过对各方案几种主要污染物CO2、SO2、NOx和悬浮颗粒物年排放量的计算,分析了海水源热泵的环保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源热泵在江苏地区的应用可以获得较大的节能率,与传统方案1~4相比,全年节能率分别达39.3%、38.5%、26.3%和39.4%,同时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也优于传统方案,并且随着我国发电能源结构的调整,其环保特性将得到更为明显的体现.目前海水源热泵在中国的应用仅限于辽宁、山东、天津等寒冷气候区的沿海城市,本文的研究对扩大海水源热泵的应用地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可为江苏沿海地区建筑空调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山东海阳富尔达热工程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海水热泵 ,日前通过了山东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这种热泵冬天从海水中汲取热量 ;夏天 ,则用海水作为冷却水。由于蒸发器、冷凝器采用了钛合金板 ,并采取了抑制海藻生长的措施 ,因此 ,这种热泵可在沿海地区应用。海水热泵在山东研制成功@李永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3)
以新鲜海水和育苗废水作热源,研究了海水热泵的制热性能和对育苗水体的升温效果。结果表明:增加海水热源温度和流量,有利于提高海水热泵的蒸发温度和制热量,当海水热源温度和流量保持在16℃和300 L/h以上时,海水热泵具有良好的制热性能,热泵的制热系数COP值超过3.5;提高海水热源温度,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随之增加,但是随着海水热源流量增大,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明显下降,当海水热源温度高于16℃、流量小于300 L/h时,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保持在5.8℃以上;利用净化后的育苗废水(温度为21~23℃,流量为300 L/h)作热源时,海水热泵具有良好的运转性能,热泵的COP值达到4.2,冷凝器出水升温幅度达7.6℃,海水热泵的水体升温费用与燃煤锅炉相当,仅为燃气锅炉、电加热和燃油锅炉加热费用的14.5%、23.7%和28.5%。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化海参养殖工艺中,温度调控是一项关键技术。目前养殖业普遍采用锅炉对海水进行温度调控,该方式经济性差且不利于节能环保。将热泵用于海参育苗用水的温度调控,能充分发挥其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的优势,有效解决工业化养殖温控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北方地区某海参育苗厂房为例,分析了热泵系统在海水加热、运行费用及有害物排放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海水源热泵空调工程应用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目前国内建成的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示范工程的实施,介绍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工程设计、运行参数、节能效益分析,为实施大型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提供理论和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11.
俞强 《福建建筑》2013,(2):92-94,114
开发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水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需要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勘察重点要取得冷热源井的出水量、回灌量、地下水温度、水位、流速、流向和水质资料,选择理想的供水含水层,评估地下水可开采量,初步确定抽灌井比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源热泵水文地质勘察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初步的探讨,说明水文地质勘察在开发地源热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自治区某综合办公楼土壤源热泵系统示范项目为依据,着重实测了在冬夏两季运行时地埋管侧和用户侧的进出水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对各种实测数据的处理,从而证实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呼和浩特地区应用的可行性,为呼和浩特地区以及全国广泛推广土壤源热泵系统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采用水源热泵的低温地热水两级利用采暖方案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根据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特点,提出了单位热成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使用BIN法对水源热泵采暖方案的全年运行能耗进行了计算并与燃气锅炉方案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源热泵的低温地热水两级利用采暖系统运行经济节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吴仁敬  陈磊磊 《山西建筑》2010,36(27):204-20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海水源热泵系统作了简单介绍,重点对海水源热泵安装与调试过程的监理工作进行了阐述,通过管理控制,保证了系统质量,进而体现了海水源热泵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5.
刘刚  李海峰  邓邵杰 《建筑节能》2012,(11):36-37,41
介绍电加热式岩土热响应测试仪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测试仪在武汉某办公楼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和测试结果。理论推导与试验数据相结合,指出地埋管中水流量、进水温度(或温差)等因素对地源井延米换热量的影响,为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温度是衡量水源热泵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探究地下水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对水源热泵今后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沈阳90个观测井地下水温度数据的分析,以及从气象因素、水文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进而探索出其对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减小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能源的紧缺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太阳能、浅层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无论是太阳能系统,还是水源热泵系统,单独运行时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联合运行的应用很少。通过实际工程分析,太阳能系统与水源热泵系统可以联合工作,并可达到预期的室内空调温度;对太阳能系统与水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运行费用做了技术分析,证实这种联合模式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建筑集中热水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圳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工程实例,对建筑集中热水系统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热源选择和热水恒温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大力推广电热锅炉、太阳能及热泵机组等新设备和自调控恒温伴热电缆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从工程造价和运行能耗两个方面,对使用水源热泵机组的某供暖改造工程的3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以地热水为热源且供热面积较大、热用户较分散的供暖工程中,小型户式水源热泵机组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石东森 《建筑节能》2007,35(8):10-12
地下浅层地能资源(地下水)的非开采利用,可以通过热泵装置实现供热和制冷的双重作用.地源热泵充分利用了地温逆变性(冬暖夏凉)和常年温变小以及蓄能的特点,实现了能量的再利用和良好的环保效能,使在北方冬季应用热泵供暖系统成为现实,并可实现供热制冷系统一体化.通过实际工程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