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不同形状的波纹翅片与无接触热阻技术结合研制了波纹型无接触热阻换热器,并利用CFD仿真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尖角波纹翅片和圆角波纹翅片空气侧换热性能及阻力特性,寻找较好的翅片形状。按照仿真结果生产无接触热阻尖角波纹翅片空调换热器实验样件,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翅片表面换热系数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整体误差在10%以内,仿真结果能基本反映翅片表面的实际换热情况。引入强化传热指标,通过仿真结果计算可知,在不同风速下强化传热指标DEC均大于1,说明尖角波纹翅片的传热效果优于圆角波纹翅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光滑波纹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空气侧换热及阻力性能的实验研究,分别以Colburn换热因子和Fanning摩擦因子表征空气侧换热及阻力特性,对比分析了翅片形式对光滑波纹翅片类型的空气侧性能影响,发现当雷诺数大于5 500时,两种换热器换热因子j相差6. 4%以上,摩擦因子f相差7. 8%;同时,验证了3种不同类型的换热实验关联式对光滑波纹翅片类型的预测情况,结果表明现有关联式预测偏差较大;运用多元线形回归方法拟合得到新的换热及阻力实验关联式,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 59%和6. 75%,误差分布均匀,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现有关联式。  相似文献   

3.
攻击角对涡产生器式圆管板式翅片强化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翼形涡产生器攻击角的变化对圆管板式翅片换热和阻力的影响,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叉排圆管式翅片管换热器在不同翼形涡产生器攻击角下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并应用传热因子对换热器板芯结构做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换热器的性能曲线,此外还对换热器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从实验和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实验所得传热因子j较模拟结果有12%范围内的减小,而阻力因子,有4%~16%的增大;翅片间距和管排密集度对翅片管换热器性能影响很大,减小翅片间距和增大管排密集度均能增强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但压力损失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与压降特性的实验研究进展--关联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概述目前国内外空调制冷行业中的普遍采用的几种不同翅片类型(平直翅片、波纹形、条缝形翅片、百叶窗形翅片)的换热及压降实验关联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翅片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介绍。正确地选用实验关联式及性能指标,将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及其制造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应用于热泵型空调器的凸环翅片结构。通过CFD模拟,分析波纹翅片、开缝翅片和凸环翅片的传热性能,对翅片进行优化设计。换热器能力测试显示,凸环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在冷凝工况和蒸发工况下,分别比波纹翅片管式换热器提升3%~5%和2.5%,比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降低0.8%和0.5%。空调整机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凸环翅片管式换热器可实现用单排换热器替代1.5排或2排换热器,降低换热器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方法,研究了三角翼形涡产生器翼高的变化对扁管板式翅片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涡产生器式顺排扁管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在不同涡产生器翼高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为换热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与压降特性的实验研究进展--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概述目前国内外空调制冷行业中普遍采用的几种不同翅片类型(平直翅片、波纹形、条缝形翅片、百叶窗形翅片)的换热特性和压降特性的实验研究进展,通过对这几种翅片类型换热及压降特性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趣片管式换热器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攻击角对纵向涡错排椭圆管板式翅片强化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纵向涡产生器攻击角对椭圆管板式翅片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纵向涡错排椭圆管板式翅片换热器在不同纵向涡产生器的攻击角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为换热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波纹翅片广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板翅式换热器中;为了对板翅式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必须明确翅片通道内的流动沸腾机理。首先对波纹翅片流道中流体的流动和传热传质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稳态工况下汽化相变模型。然后进行了不同质流密度、热流密度和干度工况下波纹翅片流道内流体流动换热过程的模拟,分析了质流密度、热流密度和干度对波纹翅片传热特性的影响,并与平直翅片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随着干度增大,波纹翅片换热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0.5干度左右达到最大值;随着干度增加,质流密度的增大对换热性能的提升越来越明显,热流密度的增大对换热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小;波纹翅片比平直翅片换热系数提高30%~150%,在低干度工况下波纹翅片强化传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空气源热泵的翅片管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红外热像仪对霜层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并用热电偶直接测量装置进行校核.分析了平片、波纹片、条缝片3种翅片类型及翅片节距对霜层厚度、结霜量、换热量的影响,并用霜层-湿空气界面条件等作为传热及传质驱动力分析了霜层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波纹片及条缝片翅片换热器界面...  相似文献   

12.
单元式风冷冷风空调机组普遍采用波纹翅片管冷凝器。对冷凝器进行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制冷工质在铜管内的冷凝换热系数及空气在翅片侧的表面换热系数,同时也需要考虑空气流过冷凝器的压降,以便选择风机。采用数学模型及换热关联式计算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对R134a单元式风冷冷风空调机组的冷凝器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了室外换热器采用平直、波纹、波纹/开缝翅片对热泵空调器动态结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霜工况下,平直、波纹、波纹/开缝三种翅片类型的系统制热量、COP和压缩机功率的峰值、平均值依次增大,其中,波纹/开缝翅片的各项平均值比平直翅片分别减小了14.57%、8.26%和7.11%。波纹/开缝翅片的性能参数最早开始衰减且衰减幅度也最大,其次是波纹翅片,平直翅片最晚开始衰减且幅度最小。结霜时,水蒸气变为霜的相变过程对传热具有强化作用,同时霜层减小了翅片间隙使风阻增大、室外风机流量减小,这对传热具有恶化作用。结霜时性能参数的曲线存在上升段和衰减段,与霜层微观成长特性一致:结霜初期,冰晶由粒状变为柱状,尚未显著阻塞翅片间隙,对传热的强化作用较显著,曲线处于上升段;结霜中后期,冰晶先沿半径成长,后又在柱状晶间隙堆垛,对传热的恶化作用较显著,曲线处于衰减段。  相似文献   

14.
空气冷却器空气侧百叶窗翅片强化传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跨临界CO2空调系统中空气冷却器空气侧的百叶窗翅片建立流固耦合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传热和阻力特性与实验关联式吻合较好;开发新型弧形百叶窗翅片,并对不同窗翅角度和弧度的弧形百叶窗翅片进行数值分析,发现新型弧形百叶窗翅片的换热特性与压降特性较一般的百叶窗翅片都有增加,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增加幅度高达9.47%,平均压降增加最大幅度为3.2%,可见新型弧形百叶窗翅片传热元件具有良好的综合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应用于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蛇形翅片扁平单排管,对其空气侧的流动及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该管件基本结构的雷诺数和欧拉数随迎面风速的变化关联式;结果显示,同一迎面风速下,随着翅片间距、高度的增大,换热变差,流动变好。但当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风速与间距对换热流动性能的影响都变得很小。风速越大,换热性能对翅片间距、高度越敏感,而流动则相反,需根据实际工况来选择合适的翅片间距及高度。  相似文献   

16.
The airside heat transfer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14 enhanced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s with hydrophilic coating under wet conditions are experimented. The effects of number of tube rows, fin pitch and inlet relative humidity on airside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s of the fin pitch and the number of tube rows on the friction characteristic under wet conditions are similar to that under dry surface owing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hydrophilic coating. The Colburn j factors decrease as the fin pitch and the number of tube rows increase. For wavy fin, the Colburn j factor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let relative humidity, but for interrupted fin, the Colburn j factors are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the inlet relative humidity. The friction characteristic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let relative humidity.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heat transfer and friction correlations, in terms of the Colburn j factor and Fanning f factor, are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airside performance of the enhanced fin geometry with hydrophilic coating under wet conditions. For wavy fi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Colburn j factor gives a mean deviation of 7.6%, while the correlation of Fanning f factor shows a mean deviation of 9.1%. For interrupted fi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Colburn j factor gives a mean deviation of 9.7%, while the correlation of Fanning f factor shows a mean deviation of 7.3%.  相似文献   

17.
郝亮  阚杰  李涛  李强  袁秀玲 《制冷学报》2006,27(3):30-35
对一台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层叠式蒸发器在结构上做一定的改进,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应用于冷藏车冷藏蒸发器时的传热和流动性能与传统的管翅式蒸发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冷藏工况范围内,层叠式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优于管翅式,结构也更为紧凑,应用于冷藏车制冷系统会大大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的蓄冷和释冷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是一种新型的冰蓄冷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在一台变频空调器基础上,通过新增蓄冰槽、换热盘管、控制阀等设备改制构成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实验系统。研究了该空调系统的蓄冰和融冰两个过程中的冰槽内盘管传热特性和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得到了蓄冷和释冷过程的性能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使得空调电力负荷转移率达到23%左右。通过实验研究可以为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实验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Part Ⅰ中对铜翅片效率、铜换热单元传热系数以及整个铜换热器换热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空调换热器采用铜翅片后,换热器单体性能以及空调系统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铜片铜管换热器后(不论是蒸发器,还是冷凝器),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较之铝翅片换热器均有提高。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变化比冷凝器换热性能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要大。当同时采用铜片蒸发器和铜片冷凝器时,传热强化系数按照通常所能达到的1.1计算时,COP随着工况变化而变化的范围可以达到3.0%-10.0%;如果单独设计换热器使换热强化系数达到1.3时,则COP的提高可达4.0%~25.0%。以上对铜翅片换热器开发应用的分析,为空调换热器的高性能化、小型化提供一条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