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斜拉桥桥塔多采用A型或倒Y型的结构形式,其索塔锚固区域处于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受力要求。结合某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混凝土拉应力超限的现象,进行合理预应力配束。建立三维ANSYS有限元实体模型,对施加预应力后的索塔锚固区进行局部应力分析。分析表明:合理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改善索塔锚固区的受力性能,克服了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拉应力超限的问题,且预应力钢束布置并不引起桥塔的附加位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布设预应力锚束 436 7束 ,安装预应力锚束测力计 10 1台 ,计 91束。本文介绍预应力锚束测力计的安装和监测成果 ,分析预应力锚束荷载锁定时的损失和运行的变化规律 ,对已施工锚束的锚固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C-Ⅱ标段主体结构为环向预应力混凝土圆管,根据施工技术要求,环向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校核为辅的"双控"原则进行操作.钢绞线张拉按顺序分级进行,作业前,必须首先计算配套千斤顶与油表在各级张拉应力下的相应油表读数及理论伸长值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在此对其计算及量测方法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陡边坡卸荷岩体采用压力分散型无黏结预应力锚索作为主要支护方式,由于锚索吨位大、间距小,卸荷岩体在锚固力作用下出现较大压缩变形,相邻锚索相互影响导致锚固预应力损失,群锚效应显著。为研究卸荷岩体中的群锚效应,根据相似理论制作了卸荷岩体相似材料模型,进行了群锚加固物理模型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和Mindlin解分析了岩体的位移、变形、锚固力叠加效应及锚索预应力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卸荷岩体中的群锚效应主要包括:①锚索引起的应力叠加对卸荷岩体具有显著的压缩效应;②锚索张拉造成邻近锚索的预应力损失。最后通过试验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出了群锚作用下岩体的位移及锚索预应力损失率的计算方法。研究认为,合理设置锚索间距和适当增加锚索长度能有效地减小群锚效应造成的锚索预应力损失,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U形与直线预应力束混合布置索塔锚固结构的受力特性,以国内某姊妹塔斜拉桥的菱形桥塔为例,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索塔锚固结构的节段有限元模型,分析索塔锚固结构在预应力荷载与斜拉索水平力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索塔锚固结构中采用U形与直线预应力束混合布置能较好的满足设计要求,使锚固区整体处于较为合理的压力状态之下,除局部的应力集中外,基本消除了斜拉索作用下顺桥向塔柱的拉应力;在齿块与塔柱内壁的结合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沙河渡槽为预应力渡槽。为了掌握预应力渡槽施加预应力后应力损失情况,于渡槽正式架设前,在施工现场建造了预应力锚索张拉试验台,对渡槽纵横向预应力锚固情况进行了测验与分析。介绍了张拉台的设计方案、测验过程及改进测试精度的措施。通过试验,获得了锚索孔道摩阻系数、锚固回缩损失、锚圈口锚力损失等重要参数,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埋式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结构设计与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结合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浅埋式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结构的设计,提出了管道新型断面形式的管体上部外槽口环锚与管体下部对锚两种预应力钢绞线束锚固支承方式,分析研究了地基刚度、覆土厚度和管底混凝土中心厚度等因素对管道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管道受力性能、材料用量和施工等方面对两种预应力钢绞线束锚固支承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确定本工程浅埋式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的预应力钢绞线束锚固支承方式为管体下部对锚。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计算任意形状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束由摩擦引起的内力沿程损失数值模型,并用于某渡槽环向钢绞线束的优化设置.通过作者编制的程序计算表明,随着钢绞线束分割单元数的增加,其内力计算结果趋于理论解,并有足够的精度;进而以槽壁若干截面的弯曲应力之和作为目标函数,以钢绞线在各截面内的位置为设计变量,应力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预应力环向钢绞线束合理位置的优化模型,并利用复形法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本文的优化模型可以显著减小槽壁内的弯曲应力,使槽壁轴向趋于均匀受压.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梁场预应力工序施工阐述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的计算原理,分析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筋实际伸长量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以及影响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关键因素和预控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锚索承载力,检查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对锚索进行了张拉试验。通过对锚索分级加载并在其间反复循环加载20次,得出锚墩的沉降值、锚索的伸长值及回缩值。最后,分析整理试验结果,讨论锚索的弹性伸长值是否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内锚固段长度之和的锚索理论弹性伸长值;锚索徐变20min是否不大于2mm,从而得出对锚索施工质量的评价。对试验结果做进一步研究,还得出了锚索在荷载作用下,锚墩的沉降特性及锚索预应力损失特性。  相似文献   

11.
多侧墙矩形渡槽预应力损失规律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漕河渡槽槽身为三槽一联加肋带拉杆的三向预应力结构形式。基于复杂施工条件下的预应力长期原位测试结果,对预应力的损失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预应力筋孔道摩阻系数 k ,μ值,不同孔道类型的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预应力钢筋松驰损失值,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孔道间影响效应,以及分步施工期间和加载过程中预应力历时损失。试验结果表明:瞬时损失的百分数与张拉应力的大小关系不密切;实测预应力损失值与按现行规范中确定预应力损失的方法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异;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在总损失中所占比重较大。此外,后续荷载作用和温度影响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较小可予以忽略。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穿黄隧洞内衬预应力混凝土强度,根据穿黄隧洞双层复合衬砌结构的特点与作用模式,在考虑钢绞线与孔道摩擦、锚具变形及钢筋内缩等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前提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内衬预应力混凝土强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通过计算得出有效预应力在钢绞线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分别在张拉工况与设计水头工况下内衬混凝土的内外表面环向应力和平均环向应力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较为严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张拉应力以及其他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以保证张拉后有效预应力满足强度要求;穿黄隧洞内衬混凝土在两种工况下均实现全截面受压,应力分布满足设计要求,可保证穿黄隧洞的长期有效运行;模拟计算结果的应力参数值与1∶1仿真模型试验值吻合良好,变化规律与关键参数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加精确地对地震作用下软弱岩土体中压力型锚索抗震性能进行理论研究,基于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绞线的材料松弛现象,推导了锚索预应力与岩土体蠕变的耦合效应下锚索预应力表达式和预应力损失量表达式;结合地震作用效应的拟静力等效法、Mindlin问题解和积分简化方法,推导了砂浆体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的等效压应力表达式和等效剪应力表达式。通过案例分析可知:锚索预应力初期损失较大,中期损失稳定,至后期基本保持不变,预应力损失速率是递减的;压力型锚索锚固段砂浆体的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承压板0.5 m的范围内,等效应力最大值不在承压板与砂浆体的接触面上,而在承压板0.1 m的范围内。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压力型锚索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可为深化压力型锚索抗震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为合理考虑压力型锚索加固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叶红  陈燕平 《人民长江》2020,51(5):178-183
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基于锚索预应力与岩土体蠕变的耦合效应推导了锚索预应力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Mindlin问题解,推导了耦合效应作用下锚索砂浆体的压应力和剪应力近似解,并考虑锚索预应力与岩土体蠕变之间的耦合效应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索预应力和砂浆体受到的应力峰值均按反幂函数随时间逐渐衰减并稳定;承压板的长宽比与压应力峰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剪应力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岩土体的泊松比与应力峰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该成果丰富了压力型锚索锚固机理的理论研究,可为边坡锚固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边坡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水电站高边坡锚索预应力的系统监测和综合分析,讨论坡积层边坡中锚索预应力张拉、锁定中的损失及其变化规律的时间效应,探求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①锚索锁定损失与张拉力有关,张拉荷载的规格越高,损失率越小;②锚索预应力损失分迅速下降、缓慢下降、相对稳定 3 个阶段;③坡积层中锚索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土)体的蠕变,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时效性;④本工程区监测数据验证了临时断面监测仪器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合理预应力张拉顺序,提出利用特征参量指导预应力张拉的新途径。分别对矩形带肋和无肋渡槽及 U 形渡槽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 U 形渡槽,竖向预应力和环向预应力明显降低结构整体刚度,但预应力效应并不改变振型出现的先后顺序;通过对矩形无肋渡槽6种预应力张拉顺序进行分析,得到合理的预应力张拉顺序为:先张拉40%纵向预应力,再张拉竖向预应力,然后张拉剩余的60%纵向预应力,最后张拉横向预应力。矩形无肋渡槽的这种张拉顺序不仅避免了竖向预应力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过大影响,而且能抵消结构早期由于自重产生的不利挠度。研究的渡槽预应力张拉顺序对构件力学性能改变的影响可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首次将环形预应力体系应用于现浇混凝土有压埋管的设计及施工中。环形预应力的计算应考虑多种工况的组合 ,以满足最不利工况下的正常使用要求。相对于有粘结预应力 ,无粘结预应力极大地减少了环形摩阻应力损失 ,改善了圆管周围预应力的分布。环形预应力的良好性能有效地解决了埋管在运行中的抗裂、防渗要求。圆形埋管的施工采用针梁模板台车 ,施工简便、快捷 ,提高了经济效益。实践证明 ,该项技术的应用是合理的、成功的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漕河渡槽,首次将三向预应力次生弯矩影响考虑到结构设计当中.本文结合漕河渡槽槽身设计实例,对次生弯矩的计算及影响分析进行了论述,并总结了经验,为大型渡槽多向预应力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