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许多行业都陷入了低谷。对于皮革行业来说,如何在这场危机中转危为安,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罗时金 《北京皮革》2004,(11):44-46
温州轻工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原先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谱写了温州人创业与发展的壮丽诗篇,温州人在短短的20年内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经济优势,特别是形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即温州模式。在诸多行业的共同推动下,温州经济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和壮大。温州制革行业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经过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不断壮大起来的,经过行业的不断发展,温州制革业成绩喜人,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合成革行业,其规模、档次、技术水平等方面部处于先进水平,传统制革业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后,其发展势头和发展步伐已经明显放慢,对温州现阶段制革行业进行简单地概述那就是:传统制革业表现平平,人造革行业风光正当年。  相似文献   

3.
王曼霞 《北京皮革》2004,(12):12-13
今年秋冬两季,温州几百家制革厂因为温州皮鞋销售疲软,生产形势一片惨淡,温州制革业太依赖本地鞋业求生存的弊病再度暴露无遗。对于大多数温州制革厂来说,温州的皮鞋卖得怎么样和他们的生意如何是息息相关的,经济链的影响力一直能延续到原皮市场上。今年进入冬鞋生产季节后,许多业内人士担心的情况果然出现,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暖冬,北方的棉鞋销售高峰比正常情况推迟了一个多月才算到来,鞋厂的棉鞋大量积压,代理商资金无法回笼,到11月末时虽然棉鞋开始销售,但厂家的生产期也已结束。冬鞋的滞销直接影响了制革厂和原皮经营户的生意,据了解,原皮市场从10月份开始行情即开始趋淡,最近的原皮价格已经降到了全年最低,平均每张原皮的价格下跌了15元~20元左右,许多制革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运行显得十分艰难,在温州最大的河通桥皮料市场上,经营真皮鞋面革的摊位大都出货量锐减,本地的牛皮制革厂生产状况十分不乐观。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国家对皮革行业政策做出大调整起,到如今深陷全球经济危机,高速发展了近三十年的中国制革业,现在正面临严峻地挑战。整个行业企业大面积停产、减产,还有一部分企业支撑不住被迫倒闭,能够过得去的制革企业比例仅占10%。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打压,令整个行业处于一片迷惘之中。形势到底如何发展,国家对制革业的最终态度会如何,我们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北京皮革》2007,(11):24-25
今年以来的猪肉价格暴涨引起了社会的一片惊呼,谁曾想到,猪肉涨价也给四川皮革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最近半年来,关于温州制革业一直盛传这样的新闻:由于多方原因,温州制革业外迁转移、省外投资成为焦点。这个信息和温州鞋这几年来浩浩荡荡的西部投资举动联系在一起,让人联想到的是温州鞋革工业链开始出现重大变化,东鞋西移已是共识,现在与鞋业唇齿相依的制革业也要外寻出路,温州的皮革工业还能继续兴旺吗?记者最近就此话题走访行业内人士,得出的结论是,温州制革形成规模性外迁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日前在香港针对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表示,2009年可能是中国皮革行业最困难的一年,预计2010年也很困难但会平稳渡过,2011年会迎来行业的全面好转,她同时表示,长远来看,本世纪前20年~30年仍是中国皮革行业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这个观点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以辛集、无极、留吏为主的河北制革业也不例外,尤其是无极、留史等制革基地,经过2008年和2009年的大治理和大调整.行业已经见底,2010年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仍然非常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2006年里,中山制革业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现在大家仍然记忆忧新。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中国制革业陷入困境,二十多年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岁月一去不复返。特别是从2006年皮革新政开始,中国制革业所遭受的打击一波接着一波,屋漏偏逢连夜雨,各制革企业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革产业创造了世界皮革生产大国的业绩,近几年制革产业进入了调整提升期。2008年,制革产业究竟将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多方因素作用下,2007年的温州皮革业整体行情惨淡,身为产业链重要一环的制革行业自然也受到严重波及。加上本来就压迫着制革业神经的原皮问题、硬件设施、成本涨高等惯性阻力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今年温州业内的皮革厂数量恐怕又会有程度不小的缩减。照此趋势,温州制革行业的裂变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十几年前那种数量争胜至上的竞争局面一去不复返。面临当前的困难,温州皮革不管是被动而为还是主动出击,部到了必须破除过去旧有格局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2.
王旻露 《北京皮革》2003,(12):10-11
作为温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温州制革业拥有一连串闪光耀眼的骄人数字:上千家制革厂、过百亿的年产值。尽管近几年皮革市场的行情已不再像十几年前那般火爆,但在温州,制革业仍然像个巨大的聚宝盆,吸引众多怀着致富梦的掘金者趋之若骛。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初,一场由政府禁令引发的环保风暴席卷了整个温州制革业,致使繁荣了数十年的鹿城水场加工基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人去楼空,留下一片萧条景象。受鹿城水场风波的影响,负责涂饰加工的瞿溪制革基地也日渐冷清,曾因日销售牛皮上万张而闻名全国的浙江皮革市场如今变得人烟稀少,昔日车水马龙的场景只能在记忆中才能重现了。  相似文献   

14.
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2007年对于整个温州鞋革行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皮革业本身的行情剧变,成本暴涨带来的巨大冲击,皮革市场消费热情不足,政策法规的不断调整等等,使本来就一直在低谷徘徊的温州制革工业雪上加霜。这种情况,对于正处在转型变化期的温州制革业来说,有着加速格局裂变,产业分布重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君 《北京皮革》2008,(4):63-63
中国皮革协会根据中国皮革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远景蓝图目标,特地牵头编制了《中国皮革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笔者加以整理,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低谷中徘徊了近3年的温州牛皮制革业,进入新世纪后,整体状况已有了明显的改观,虽然牛皮制革企业总数已由原来的1000多家减少至400家左右,但从产品和市场占有率上仍不失“皮革城”之美誉。  相似文献   

17.
罗时金 《北京皮革》2004,(12):18-20
温州制革业虽然谈不上历史悠久,但至少也是发展基础良好、行业优势明显的古老传统产业。制革业经过自身发展的磕磕绊绊之后,已经具备了再发展的良好基础,作为存在时间久远的特殊的传统行业,在新的发展时代,有着强烈的创新需求,用科学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以期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制革业必须借助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行业自身也在不断要求进步,相关的配套产业更是对皮革行业寄予厚望,在温州鞋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制革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把温州制鞋的地域产业优势转变为制革业的自我优势和生产效益,已经成为温州制革业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其实,即使没有2008年初的这场停产风波,温州制革业也已经到了非常困难的处境。近几年里,温州皮革加工行业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原皮持续紧缺而且价格暴涨,优质牛原皮匮乏,让整个市场上的鞋面革行情一直紧绷着,去年的一次全国范围的猪肉涨价几乎让整个平阳水头喘不过气来,石油价格的不断上调又在皮化产品上继续着涨价大潮;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生活成本提高,工人工资也随之上涨了30%以上:国内经济环境普遍不景气,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的1929年12月4日,那是一个皮革行业值得纪念的日子,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六个国家的原料皮协会发起成立了国际原皮销售商协会(国际皮业贸易协会的前身),随后又与国际制革委员会联系起草了通行至今的第六号、第七号国际合同。大家知道,协会成立之初,正值上个世纪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之际,我们的前辈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共渡难关,共同建立了国际皮业贸易准则(第六号、第七号合同),为我们现代人做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北京皮革》2004,(9):14-15
如今的市场经济,企业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数量、质量、档次的竞争,可实质上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对温州制革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就是高素质的制革人才,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人脉就如同血液融汇贯穿于皮机、皮化、皮革技术三者之间,有了它才能撑起制革企业的一片蓝天。在温州,企业老板不惜重金到处请人、挖人,可除了极少数人在此扎根刨业外,大多数人还是来了又走了。“××家刚花20万请了一个南海师傅”、“××家又挖到一个韩国师傅”、“××家的师傅又跳槽了”这样的新闻不绝于耳。但这一切除了折射出温州制革业对人才的求贤若渴外,更多反映的是人才使用上的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