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H.264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整数变换和量化过程。H.264采用从DCT变换演化而来的4×4整数变换,使变换算法复杂度减小,同时消除了浮点运算导致的失配现象。将尺度调整融合在量化过程中,减少乘法次数,使H.264标准相对于以前的编码标准更加有效。同时通过采用SSE2指令,实现H.264变换与量化的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2.
H.264采用4×4的整数变换替代通用的8×8DCT变换.并将其融合在量化过程中,有效降低了变换算法的复杂度和运算量.避免了逆变换的失配问题.对H.264变换编码及量化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H.264整数DCT变换算法有助于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编码速度,进一步提高视频或图像的压缩效率。分析H.264整数DCT变换的快速算法及其实现原理,并提出一种用来具体实现一个4×4块的DCT变换的结构;同时给出用VHDL语言实现4×4块DCT变换的内部模块的源代码和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可快速实现一个4×4块的整数DCT变换。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用于H.264整数DCT变换的结构,该结构可完全用硬件电路快速实现;对于用FPGA实现H.264整数DCT变换做了一次实践性的尝试,对深入理解H.264整数DCT变换及其算法的具体实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了 H .2 64视频编码标准中的整数变换和量化过程。 H .2 64采用 4× 4整数变换 ,并将尺度调整融合在量化过程中 ,降低变换算法复杂度和减少乘法次数 ,相对于以前的编码标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一种H.264视频编码码率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浩  张颖  张兆扬 《电视技术》2003,(12):10-12,20
根据视频编码线性率失真函数和对H.264整数变换量化方法分析,提出一种适合于H.264编码算法的码率控制算法。先验证线性率失真函数对H.264编码算法的适用性,再通过将H.264整数变换的量化分解为系数校正和统一量化两个步骤实现了线性率失真函数在H.264码率控制中的应用。实验证明,与JVT—G012码率控制算法相比,码率控制的准确性和信噪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数字视频技术在通信和广播领域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视频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中的处理和传输成为当前我国信息化中的热点技术。运动图像专家组和视频编码专家组给出一种更好的标准,确定为MPEG-4标准的第十部分,即H.264/AVC。简述H.264的研究意义及DCT的原理。为了减少运算量,分析H.264中如何对宏块的整数变换,详述H.264的编码变换的方法,给出整数变换方法与传统的DCT的区别和联系,并给出H.264的整数变换方法的快速算法即蝶形算法,这与传统的DCT变换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运动搜索和变换域编码是视频编码标准H.264中运算量很大的部分,为了减少视频编码的运算量,本文根据H.264运动搜索和整数变换的特征,提出了一种H.264下的全零块检测方法。在帧间编码中,该方法在运动搜索中和变换前,对运动补偿的差值数据进行全零检测,检测的门限根据绝对误差和(SAD)和量化参数而定。在运动搜索非常准确时,就可以找到全零块,就停止搜索,可以省却后面的搜索运算和全零块的整数变换以及相应的量化运算,在基本保持H.264原有编码算法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了运算量,缩短了码流,提高了编码器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8.
H.264是ITU与ISO联合共同开发的具有高编码效率、高压缩质量的视频新标准.H.264采用了4×4 块的无乘法整数变换编码算法,有效地降低了编解码的运算量,且避免了反变换的误匹配问题.文章通过详细分析H.264的整数DCT变换及Hardmard变换的算法,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变换编码的硬件IP设计,通过Modlesim仿真和DC综合能较好地达到预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分析了H.264整数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变换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实现4×4前向整数变换的新算法。该算法较多地运用了矩阵运算,与传统的将一个二维DCT变换转变为两个一维DCT变换相比,省略了转置模块,降低了时钟延时,减少了资源占用,更利于达到基于H.264的视频信号处理的性能要求。根据新的算法编写了verilog程序并在QuartusⅡ8.0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并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ITU-T提出的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对JM算法及TI Blackfin 533 DSP自身特点进行了分析,将标准中编码采用的整数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解码采用的反DCT变换、反量化的JM算法成功移植到DSP上面,同时根据DSP的特点进行软硬件优化,达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H.264是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具有优秀的压缩性能。其获得优越性能的代价是运算复杂度的大幅增加,因此在实际应用上存在困难。使用专门的硬件设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H.264标准中的整数变换运算适合使用硬件实现。首先对H,264标准中的整数变换运算进行介绍,针对H.264中的变换运算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快速并行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结构,表明是符合H.264标准的一种快速算法。并对变换算法的硬件寡现进行了分析,表明这种硬件算法结构适合在实时编解码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视频标准H.264中的图象的变换和量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向坡  刘新 《通信技术》2003,(10):10-12
H.264是ITU—T和ISO共同制定的下一代视频标准。简单介绍了下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并对H.264标准中变换和量化过程加以具体解释,最后通过例子来演示变换和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视频标准H.264中的4×4整数变换原理及一种一维整数变换的快速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Kronecker乘积推导出一种适合于TMS320C64系列的二维整数变换的并行算法,结合TMS320C64系列的VILW和SIMD特点进行了相应的优化,提高了算法的并行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TMS320C64x DSP的H.264整数变换快速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4×4块的整数变换是H.264的技术亮点之一,介绍了4×4整数变换原理及一种整数变换的快速实现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C64x DSP的整数变换快速实现方法,并着重论述了如何对其进行并行汇编优化,以提高指令的并行度,达到提高程序执行效率的目的,从而提高硬件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FPGA高性能H.264变换量化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264作为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具有很高的压缩性能,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H.264的变换量化算法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高性能变换量化处理结构,该结构采用流水线探作和分时复用技术,结果显示,该设计既节省了资源,又保证了效率;能够同时处理整个4×4块的全部16个残差输入数据,并在236个时钟内完成对1个宏块的残差数据从输入到反变换输出重建值的完整变换量化过程.它的处理速度和性能大大提高,可用于硬件加速.  相似文献   

16.
H.264编码器中插值运算和整数变换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H.264编码器中运算密集的插值和整数变换过程;然后对其进行算法改进和优化,给出整数变换的全零预先判决方法;最后以整数变换为例,使用Intel的MMX技术优化运算密集模块。优化后,测试表明插值运算和整数变换模块运行速度有数倍提高。  相似文献   

17.
H.264采用整数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多种量化方法选择和更精确的帧内预测等先进技术,提高了解码图像质量,但增加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利用MMX/SSE/SSE2指令集对H.264解码器的关键算法进行优化,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实验证明可以显著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视频压缩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运动图像专家组和视频编码专家组给出一种更好的视频压缩标准,确定为MPEG-4标准的第十部分,即H.264/AVC.H.264/AVC作为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具有超高压缩率.详细分析了H.264中量化算法,并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量化功能,利用Modelsim进行仿真,得到正确的结果.分析了量化模块所消耗的硬件资源,提出用FPGA实现H.264量化的算法,使H.264能够用硬件的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开来  罗玉平 《通信技术》2008,41(6):158-160
文章针对PNX1700多媒体处理芯片的硬件结构和特点,将H.264编码算法移植到PNX1700平台并对运动估计,整数变换进行了改进及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中给出的算法,可以在PNX1700上快速实现H.264编码器,满足了视频实时编解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H.264/AVC的变换量化原理,在FPGA上设计并实现了整数变换及量化部分。首先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思想,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降低了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对DCT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对量化模块采用了流水线操作,最后设计全部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并用Modelsim进行功能仿真,同时实验结果通过在Xilinx公司Vertex2P系列的XC2VP30 FPGA上验证。仿真及综合结果表明,与优化之前相比,系统所需时钟周期减少了29个,最大时钟频率可达到135.498MHz,为H.264标准的硬件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