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现当代建筑展览的发展历程,分析展览对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指出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建筑在海外的展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蕾  杨帆 《时代建筑》2010,(1):41-47
今天,"中国力量"已越来越为世界瞩目,但这种力量目前仍更多地是指经济力量的提升。伴随着经济成长,中国将展示怎样的文化软实力,不但是我们要面对的日益紧迫的命题,同时也越来越吸引外界好奇的目光。继电影、当代艺术之后,中国建筑也开始参与海外各种各样的有关"中国当代建筑"的展览,成为一种特殊的实践。在中国建筑师还未走向世界之时,这无疑成为一扇至为重要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刘松茯  李鸽 《华中建筑》2011,29(6):12-14
该文简要地梳理出"先锋"与"建筑"组合到一起的整个经历,清晰地勾勒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前身--先锋派建筑,从最初的理念形成,到发展成熟,并最终失去了"先锋"身份的全过程.并且通过对"先锋"本质的深入解析,描绘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建筑理论之概念溯源、历史回顾及其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勾勒出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体系建构的新议题、新方法与新特征。基于对1960年代以来全球建筑理论发展的回顾,指出建筑理论在当下需要应对建成环境、社会文化、新兴技术和气候变化4方面的挑战。基于对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状况的梳理,指出其在连续性、原创性、体系性方面的欠缺。在上述基础上,讨论未来建筑理论体系建构的新议程。  相似文献   

5.
秦蕾  杨帆 《城市建筑》2013,(21):29-30
本文介绍了"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有关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专题研究展"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的概况,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状况、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展览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2013,(21):6-15
本次沙龙关注当代建筑展览,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建筑展览发展现状及其具有哪些特征,与国际的建筑展览领域有着怎样的差异和差距,建筑展览的体制和机构设置的状态如何,建筑展览和理论、批评、建筑实践的关系如何,它是否能够为建筑实践总结经验和指明方向,策展人的机制和目前建筑策展人的学术水准如何,未来中国建筑展览的前景如何,如何建立建筑文化的机构如博物馆、文化中心、基金会,从而推动中国建立自己的建筑文化历史,理论、批评、出版体系。沙龙邀请了上海的一组学者,策展人和执业建筑师围绕以上的话题展开讨论,他们将结合自身策展或参与国内外重要建筑展览的经验,为我们呈现建筑师和策展人眼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实"和"未来"。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作为中国建筑媒体的新秀,借2012伦敦书展之契机,带领中国的知名建筑师在伦敦——这座建筑历史悠久、设计思潮先进的国际大都市,举办了"从北京到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这是中国主流建筑师在英国的首次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8.
25年前的8月22日是中国当代建筑沙龙成立的日子。关于中国当代建筑沙龙,中国美术馆编《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有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题为"蜃景——当代中国博物馆建筑的十二种呈现"的当代建筑艺术展于近期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是该博物馆首次以当代建筑为主题的专业展览。策展人章明、卜冰、张佳晶介绍说:"201 0年中国博物馆总数为3020座;201 1年总数为3415座,平均每天新增一座博物馆;2012年,中国博物馆的总数达到  相似文献   

10.
当代建筑人文的贫困(节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建筑人文的贫困(节录)王明蘅从这个题目的性质看来,今晚我要做的是一件批评性的工作,也因此是个敏感的事情。基于基本的善意,这里的批评在性质上是“自我反省”。当然“自我”并不只是指我个人,而是指“建筑人”。因为我相信对一门专业及其相关的学术发展来说,...  相似文献   

11.
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城市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的象征经济、博物馆文化作为组织城市空间的手段、博物馆与城市大众文化消费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博物馆建筑在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发展特点,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相关设计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爽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11,(6):124-127
文章针对纽约MoMA的建筑展览,按照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历任建筑部主任任职的顺序和时间段落,纵向梳理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展览的发展历史,勾画了策展人和展览理念的演进和变迁,从这个侧面展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展览理念。  相似文献   

13.
南方 《中州建设》2014,(5):54-56
这是建筑界一次罕见的批判大会,中国当代建筑的种种积弊,千城一面、山寨横行、崇洋之风、求高求怪……第一次被如此集中炮轰。建筑界黄金三十年,却是毁誉参半。当公众在戏谑各种怪建筑时,业界有良知的学者已开始擎起反思的大旗,试图回答一个宏大命题:中国当代建筑该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加入WTO给中国建筑业带来的冲击作了简要探讨,并对中国建筑业与世界的差距以及如何弥补这一差距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二十年来的超常规发展让世界瞩目。近年来西方对于中国格外关注,以中国当代建筑为主题的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荷兰建筑协会(NAI)等最重要的展览机构登台亮相,也使中国诞生了一批活跃于国际建筑舞台的"明星"建筑师。但是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于中国建筑的关注,似乎仍然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上,对于中国大批量建造的建筑产品,更多听到的则是一种负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钟梅 《建筑创作》2010,(10):100-107
<正>当今我国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状况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的文化也逐渐被重视并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越来越被政府或者行业、团体所重视,几乎没有人怀疑,近十年来,是我国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博物馆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04年全国已有各类型博物馆2 126座,其中文物系统的博物馆约1 507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至少要建立一个博物馆。国家文物局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在现有各类博物馆基础上,再建1 000座,基本实现每个中等以上城市建有一座  相似文献   

17.
周少徵 《四川建筑》2009,(Z1):122-123
简单阐述了类型学的概念,由类型学的思想和方法论的讨论引出了对中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例举实例分析类型学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同时,也带来了先锋的设计理念和时髦样式,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  相似文献   

19.
建筑,人之筑建,与各个时期折射时代伦理精神,其核心是开显人居住的本质。原始社会体现在遮风避雨,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呈现则是天人合一。而在当下呢,似乎大规模的雷同化的城市建筑又重回了原始时期生理功能的满足,其间个性化的后现代建筑的泛滥、又在很大程度上会将人引向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变革中西文化碰撞之后,传统价值体系遭到质疑,新的伦理精神尚未真正建立。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寻求异质同构,普爱也许是实现伦理精神重塑的一个重要方式。建筑,作为多数人终生之处所,人类视觉系统的庞大景观,也许应介入社会引领其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普爱作为建筑批评的内核之一,亦可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且具有当下性和国际性的视域。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中国的当代建筑?怎样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表现中国的或更地方性的风格特点.是很多中国建筑师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建筑设计越来越国际化的当今,这个问题就更突出.更需要中国建筑师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