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和孚漾湿地是浙江湖州市内现存最大的湿地,对于和孚镇、南浔区乃至整个湖州市的水环境净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和孚漾湿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水利防洪工程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河流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为例,对该段的湿地开发历史、现存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资源及其存在的影响,最后提出保护湿地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利防洪工程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对河流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渭河中游干流防洪工程为例,对该段的湿地开发历史、现存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资源及其存在的影响,最后提出保护湿地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属于典型的高纬度寒区,是我国地下水溢流积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东小河位于加格达奇市区东部,是区域溢流积冰现象的代表性区域。采用实地踏勘和水文地质物探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溢流积冰现象形成三个阶段及其特征,特别是气象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冻土层因素的影响,指出加格达奇区流域下垫面因素中的浅薄含水层和冻土层因素是该地区独特的溢流积冰现象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上游的主要支流额尔古纳河,从大兴安岭西侧吉鲁契那山孕育而出,在呼伦贝尔高原缓缓流过,吸纳了上百条支流,经大兴安岭的西麓转北划了个半圆的C型,在漠河以西的恩和哈达附近同石勒喀河汇合为黑龙江。我们穿越大兴安岭稠密的白桦树和落叶松林,进入牧场与林区相间的大地。一路来我们有缘遇到额尔古纳河大大小小的支流。这些支流清澈洁净,保证了额尔古纳河美好的质地。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地貌和气候要素,将我国沼泽湿地划分为东北、东部、华南、蒙新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6大沼泽区,针对目前我国沼泽湿地面临的面积萎缩、生态服务功能降低、水污染加剧、气候变化等问题,提出了相应保护修复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沼泽湿地保护修复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生态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垦区三江平源湿地在三江生态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大量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三江平原带来了隐患。近年来通过对湿地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现存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维持,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8.
<正>湿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地域最广、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北湿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可行性对策,从而更好地保护湿地环境良性发展。1.河北湿地概况河北省湿地面积1.1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湿地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河北省湿地资源相对较少,但湿地类型多样,可分为滨海  相似文献   

9.
湿地保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有生产力的环境之一,是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文中叙述了世界及我国湿地保护概况,并重点评价了我省东洞庭潮湿地的特点,提出在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时,必须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使湿地的保护和开发达到良性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一、中小河流概况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点林区,地处北纬50°,全区面积8.47万平方公里,人口56万,设有3县4区10个林业局。全区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0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5条,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8条,较大的河流有呼玛河、塔哈河、额木尔河、盘古河、嫩江和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上游等十余条主要河流。我区的三县四区及各林场多邻近江、河,建在古河道及洪水泛滥的低洼地上。大部分中小河流两岸土地肥沃,村屯比较多,农业发达,而大兴安岭林区的大部分中小河流堤防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连续几年的暴雨…  相似文献   

11.
黄河口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本文针对黄河口湿地水环境的监测现状、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的要求,分析了影响湿地变化规律的相关因素,对湿地水环境监测和监测项目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黄河口湿地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海峰湿地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喀斯特湿地景观,具有较高的科研、科考价值。近年由于连年干旱,湿地水位逐年下降,为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发生,需要分析确定海峰湿地适宜的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依据海峰湿地水域、水位实测成果,结合湿地保护区降水、蒸发及鱼类调查资料,采取鱼类生境法和湿地形态法分析了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所需的适宜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分析结果为,海峰湿地适宜生态水位为1 955.2 m,生态需水年均为0.539 m~3/s,各月生态需水量为0.467~0.597 m~3/s。分析结果可供海峰湿地保护区和类似地区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庆北二十里泡湿地资源目前亟需加强保护。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已取得了一些保护措施,但因受社会占地、开荒垦殖、围堤养鱼、废水污染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使现存湿地资源仍在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14.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环境之一,是具有巨大经济、文化、科学及娱乐价值的资源。本文叙述了世界及我国湿地保护概况,重点评价了我省东洞庭湖湿地的特点,指出在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时,必须保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使湿地的保护和开发达到良性平衡。  相似文献   

15.
鄂伦春旗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80.10万kw,年发电量20.41亿kw·h,规划水电站27座,特点是库容大,调蓄能力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可解决林区发展经济和人民生活用电短缺问题,又可改善林区单一火电的生产结构和不合理的网架现状,还可为周边呼盟岭西网、黑龙江西部网、正在兴起的海拉尔盆地能源基地提供宝贵的调峰容量,保护大兴安岭的生态平衡,促进鄂伦春旗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16.
呼伦湖湿地生态干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的影响,呼伦湖湿地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湿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本文根据呼伦湖湿地水文特征与流域水循环关系,利用湿地水量平衡关系,选取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作为干旱指标,建立湿地干旱评价指数对呼伦湖湿地进行干旱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干旱指数能够反映湿地历史最干旱情况,呼伦湖湿地最湿润值出现在1971年8月,表现为极端湿润,最干旱值出现在1982年11月,表现为中等干旱。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是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南部为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西部为松嫩平原,东部为三江平原。全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全省总面积为45.5万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1.7亿亩。这里的土壤为暗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  相似文献   

18.
湖北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  陈蕾 《人民长江》2018,49(23):43-46
通过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十堰市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区、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武汉南湖等具有代表性的湿地进行实地调研,以湖北省第一次、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中对湿地保护的要求,分析了湖北省湿地的变化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湖连通廊道、湿地恢复重塑、湿地旅游资源利用及湿地保护的创新机制试点等湿地保护的重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湿地的存在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受到当代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分析山东省海河流域湿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地的演变过程,针对湿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东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黄河》2015,(8):78-82
以1990年、2000年、2010年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相关方法分析了山东半岛东部(烟台市、威海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并选择部分能代表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因子,分析当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自然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海域湿地与河流湿地降幅最大,但人工湿地面积增长迅速;景观格局指数显示,研究区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斑块类型更加多样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日益提高;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波动、人口增长、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政策制定对湿地的景观格局影响深刻,人文驱动力中人口因子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