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学界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第1部正式的文艺政策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重大文艺问题上承前启后的一份重要文件。在《讲话》出现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艺政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一段时期的准文艺政策主要体现在重要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其内容最终成为《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文艺大众化既是新文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与中国现代革命有着密切关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艺大众化成为延安及各个解放区最主要的文学潮流。文艺奖励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加速了文艺大众化思潮的普遍化,"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成为了与"五四"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文艺。  相似文献   

3.
周扬从掀起新秧歌运动、组创歌剧《白毛女》、推介赵树理小说,到发掘话剧《红旗歌》,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忠实地践行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与此同时,周扬努力地进行着文艺理论创造,全面总结解放区文艺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对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周扬的践行是成功的,阐释是出色的。周扬能够成为革命文艺的工程师反映了他践行革命的大众文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4.
文艺政策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对于文化艺术领域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 要求的总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政策文本从形式和内容上既保持着在某些方面固有不变的特性,但也随着时 间推移,在某些方面悄然发生着变化。变与不变之间,所显示出来的正是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本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艺政策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对于文化艺术领域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建国以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文艺建设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相应地制定、调整了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建立和巩固提供了有效保障,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则是新中国文艺政策产生的理论背景,传统文化则是其产生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一文,是一九四二年五月在延安发表的。当时召开这个座谈会的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重要讲话,为当时的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成长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也影响了以后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和几代知识分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时与潮文艺》是战时重庆的一份文艺刊物,也是战时中国的一份质量相当高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期刊。它对法国文学的译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国人翻译过来的法国文学作品,以及国人所写的相关研究论文和译介文章等2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创立至1935年<八一宣言>发表前,对美处于完全对抗阶段;<八一宣言>发表至1936年7月期间,是对美政策不断调整阶段;1936年7月至抗战爆发前,对美政策初步成熟,在"民间外交"上取得了很大突破.中国共产党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对美政策的外交策略在当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仿吾在革命工作中非常重视革命文艺的伟大作用,参加和领导了文艺界的许多重大活动,成为党的文艺先锋,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革命文艺思想,主要有: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积极主张和推进革命文艺大众化、扎根于人民的泥土是提高艺术水平的根本途径、坚持文艺的革命功利主义、积极推进旧文艺团体的改造和文艺的改革。成仿吾为革命文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革命文艺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艺教育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对文艺教育的内容,文艺教育的目的以及文艺教育的原则都有着丰富、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总结和借鉴其文艺教育思想中有益的优秀的成分,对认识和把握当代文艺教育的定位、文艺教育的价值以及文艺教育的科学性等问题有着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汉文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日本汉文学主要指日本人用汉字创作的文学作品。作为日本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日本汉文学理应进入东方文学教学,但从国内目前通行的多种东方文学教材来看,汉文学显然不甚被重视。国内外的汉文学研究已日益成显学,如何将这笔数量庞大的文学遗产与研究成果内化为教学内容,将成为检验东方文学教学能否与时代接轨、与学术前沿同行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2.
13.
文学比较介入现代文学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路 ,介入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 ,改变其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在文学比较中注重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的联系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学生毕业论文阶段利用文献管理的必要性,延伸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成果。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推动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谓翻译,翻译的标准、性质等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学者和翻译家,而其中关于文学翻译的争论尤为激烈。笔者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就存在着创新的成分,文学翻译是一种翻新的译写:翻新强调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而译写则重视翻译中创作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取向、语言特点、写作方式与体裁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变化发展情况.非功利的、追求自由的精神,曾经是网络文学的一大亮点,但逐渐被商业社会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所淹没,这使得网络文学作品难以实现水平上的超越.语言方面从"恶搞"到"恶俗"的发展,使其面临被艺术殿堂遗弃的危险.写作方式和体裁方面的变化创新,趋向却是从"时尚"到传统.逐渐改变原有的"浪漫"气质,回归传统文学的怀抱,这应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7.
1917年初,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史称文学革命的大事。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从语言文字、文学样式等方面提出了划时代的思想主张,遭到了各种保守思想派别的质疑和批评。从史证角度出发,依据文学革命内容,将当时文学论争分为三类,通过对文学论争的梳理与反思,解读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内涵和改革要义,感受五四文学革命在对抗中思辨与前进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论文学革命倡导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17年《新青年》杂志初步开展文学革命问题的讨论始起,至1920年,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和一大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知识精英,在外来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和刺激下,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对外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引进、吸收、总结和改造,以及大力的倡导,最终导致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现实主义从此成为我国进步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短信文学兴起之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信文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形式,它既继承了传统文学的一些基本因素,同时也具有当下流行的大众文学的诸多特征。从文学、科技、商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来探究短信文学兴起和流行的原因。短信文学是在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成的文学幼苗,是科技催开的文学之花,是商业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是人们在短信平台上的话语狂欢。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追求的是文学大众化的源泉和动力;在现代性语境中,大众化呈现出鲜明的现代内涵、特征。大众化是现代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性对大众化具有制约的作用。二者既是一种互促的一致的关系,同时二者之间也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