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文章就《建筑初步与小型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认知训练展开论述,阐述了认知与设计结合的意义,如何进行认知的训练及我们在教学中有关认知训练的实践与探索,这是一个很好的回顾和总结,相信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建筑设计教学是以认知为基础,传授空间的创造和建造的知识。虚拟现实技术为建筑空间认知的训练开辟了新途径。在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中,基于MARS虚拟仿真软件,利用VR头盔沉浸式的体验建筑大师作品,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大师作品的设计内涵;采用曼恒搭载DVS3D的CAVE系统,师生多人协同式的推敲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推敲方案与掌握空间设计方法。因此,虚拟现实等实验教学环节与专业课程体系高度匹配,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未来社会与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建筑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院校以建设教学特色为目标开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对原有传统基础教学体系进行调整和创新。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在保证专业教育稳定性的前提下,整合原有课程体系,开展了以空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重表现技能训练向培养学生空间认知、设计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从认知到建构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经典建筑模型制作"是传统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建筑感知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搭建建筑形态构成与建筑设计入门初步的桥梁。基于多年来对"经典建筑模型制作"教学的回顾与反思,从建筑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出发,提出了具体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构成理念及教学观念的再认识,以及对建筑构成教学实践中的训练形式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后,对面向未来的建筑及相关专业构成教学发展取向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对走向新世纪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5,(1)
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练习"的起源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围绕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二年级设计课程中一系列具有明确针对性和主题的训练,结合具体的建筑设计实例,提出了针对建筑设计教学中"剖面-空间"关系的训练方法;探讨了培养学生通过模型操作理解和认知建筑设计中的剖面与空间、材料与建造等问题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建筑设计教学规律分析研究,提出基于建筑构成理论的由外向内,形式与功能互动的建筑设计训练程序,并在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设计热情和想象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通过借鉴认知学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设立以空间为核心的空间认知与设计训练系列教学单元,进行相关教学实践。教学单元系列由人体尺度认知、城市认知与分析、经典建筑作品学习与分析、立方体空间设计、空间组合和空间建造六个单元组成,形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序列,同时在教学中贯穿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建筑认知"为《建筑设计基础》的基本模块,是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专业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它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的构建直接影响学生整个建筑观、职业观的形成。本文试图通过专业分析及学情分析以专业目的为出发点构建出一种比较合理的单元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刘红红 《华中建筑》2014,(7):160-163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探讨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系《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形成了四个基本的教学模块:建筑认识、建筑表达、建筑构成、设计入门。该文通过这四个模块的教学探索,指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进行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力求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到设计启蒙教学与二年级以上的建筑设计能良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从"门"外顺利过渡,走向建筑。  相似文献   

11.
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分为两条主线,一为建筑学设计基础,二为建筑学造型基础。建筑空间认知归于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零基础学生进入陌生的空间不知如何去观察认知,传统认知教学以体验感性为主,对于建筑空间内外形态体块关系理解很模糊,缺少严谨科学的方法。科技发展与软件更新,建筑学造型基础中的手绘快速表现正处"转型期",既定于程序化导致训练枯燥学生热情不高。认知空间建立科学严谨体系,手绘快速表现贯穿于建筑室内空间认知的全过程。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结合共同构建其建筑学专业基础学习。理解认知概念,清晰认知路径,掌握准确有效的认知方法,体验设计思维过程,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快速进入专业学习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教研室通过四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建立起完善的工业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该体系以材料认知、理论讲述、表达训练、实地考察和设计实践为主线,将8门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贯穿其中,形成了包含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历史研究与保护、改造与更新等内容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注重多学科方向交叉互补,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工业建筑设计与改造能力的职业建筑师,为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工业建筑设计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冬 《室内设计》2013,28(1):48-51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既是学生学习设计的开始,又可以为其今后更好地学习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社区活动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及模式的研讨,试图阐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根本定位在于使学生正确地认知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并初步建立基本的设计能力;二是对地方社区生活的观察理解与对"基本建筑"的认知在设计过程中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5)
该文作者通过调研与比对分析,梳理建筑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在当下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模式与表达形式不断更新的背景下紧扣建筑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要求和系统化课程设置,确保建筑美术课程具备基础性、专业性、针对性、个性化的特色,更有效地服务于建筑设计训练。通过论证,在基础课与设计课之间探索有机的交叉式教学模式和沟通机制,能够确保建筑美术与设计教育潮流同步,确保该课程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建筑类型与教学维度——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宇振 《新建筑》2009,(4):108-114
按年级设计面积递增的“建筑类型”教育是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典型模式,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有限课程时间与复杂任务间的矛盾。认为当前以“类型”为空间载体,“维度”作为价值取向,类型设计教学可以有所革新。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释了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基于场地使用研究的建筑一城市关系,试图挖掘设计者的空间想象力及对城市的洞察力,训练其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能力。另外,也论及了设计教学组织及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部分课程教案、过程样本及学生的总结文字,以供观察和批评。  相似文献   

16.
<正>同济大学出版社TONGJI UNIVERSITY PRESS《空间与身体:建筑设计基础教程》胡滨著本书以前沿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教育思想为背景,剖析了当今国内建筑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切实的教学训练建立起建筑教案设计和教学实际操作之间的有效关联,并阐释了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背后的专业动机和思考,以此明确在当前学科发展和技术变革背景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对建筑专业本科学生有重要指导价值。定价:88.00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建筑画教学中一系列与建筑设计、当代建筑发展脉络及美术基础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理论研究是教学实践的基础。本文是对笔者过去所作的教学理论研究的综述。首先介绍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的一般性问题。其次介绍大卫·科尔布(Kolb)的经验认知(experiential learning)和学习模式理论,分析比较了有关研究在建筑设计课中的运用成果,特别是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n)对建筑设计室教学基本方式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总结了开放建筑设计的类型。最后介绍开放建筑理论家哈布瑞肯的教学法,及笔者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19.
白宁  段德罡 《城市规划》2011,35(12):70-74,90
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提出了全新认识与实践方法,将规划设计条件、建筑计划等概念引入建筑设计教学,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理解建筑设计的本质。在教学中强调建筑设计不是简单的形式创作与空间组合,而是应从城市要求及建筑本质入手,客观分析设计背景与社会环境,强调建筑的社会属性,认识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索设计的实质和根源,自主拟定建筑设计任务书,进而展开建筑设计方案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建筑空间设计训练是完成对建筑空间全面认知的关键。本文以设计者对建筑空间的全面认知为目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入手,研究与总结建筑空间设计训练的方法,倡导建立关于建筑空间的全面认知意识,最终完成专业的基础能力塑造,从而有效创造出具有设计感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