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曙婷  周崐  陈茜 《建筑与文化》2016,(12):142-143
借鉴国内外旧建筑改造实例,在西安老钢厂设计产业园的主题酒店建筑设计中,探讨在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原有大空间再利用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空间实用性理论的运用,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的可选择性,从而建立合理的使用功能是实现大空间再利用的基础。在大空间内部植入盒状空间,将大空间化整为零,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是大空间改造的策略。建立多层级的中心空间,整合被划分出的小空间,建立明确的空间秩序,是大空间改造的手段。从而使原有工业建筑空间能契合新的使用功能,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安德森学院外部空间设计中,利用轴网将新校舍同老校区及周围道路建立起联系;新建筑采用与原有建筑同样的红砖饰面和简化了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取得了与老建筑的协调;运用内外空间转换的方法,创造了丰富多彩且与内部空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外部空间,从而取得了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城市成片开发后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夹缝、边角”的零碎用地空间。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研究和挖掘现有用地空间的开发条件,通过场地解读、场地整合、场地的竖向设计、邻里空间的关联性、建筑日照等方面出发,在充分尊重原有上位规划的基础上探讨该用地空间建筑布局的逻辑生成方式。使最后形成的建筑空间形态能够打破原有的消极空间格局,赋予该用地空间积极向上的功能,以便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碎片化用地的目的。本文结合莆田二中扩建工程设计实践,浅析边角用地空间在开发设计过程中的策略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建筑生态技术的运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重点探讨在现代科技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尝试运用外遮阳、空气自循环、屋顶绿化、雨水自然渗透、循环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原有植被保护及冬季自然避风等生态技术,在完善绿色建筑建造标准的同时,演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健康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着重探讨了地下式接地形式坡地建筑的洞穴空间、新建与自然和谐的地下空间、改扩建营造的地下空间等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分析表明,坡地建筑采用地下式接地形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保持基地区域原有环境轮廓线和维持原始建筑物;有利于建筑空间的功能完善;有利于建筑师建筑设计手法的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历史的发展,建筑设计由平面形式的结构、体块组合的结构形式、建筑空间叠加变化等设计形式,发展为建筑材料合理化的肌理运用,为建筑空间的形态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展现出建筑的灵魂。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考虑从材料的运用入手,在原有的传统体块模式思维中跳脱出来,不再过于地强调复杂的立面、平面、体块形式,而是着手于材料的运用、肌理的设计以及把新型材料加入到建筑设计中去,这是设计的一场突破。通过对材料的应用和构造方式实现建筑的肌理变化,让传统材料不仅仅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空间形态设计中的灵魂,赋予建筑空间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更新的大环境下,地方建筑景观改造作为重点实施项目,既要保障经济发展,又要开发场地空间资源的再利用。为了在旧工业厂区改造项目中设计实现挖掘潜在文化价值,延续城市原有文化氛围,提升土地利用效益,本文通过对厂区空间结构的协调,交通组织、建筑景观空间尺度的分析,提出工业厂区空间需要自然、人文、建筑的功能性重构。以湖南湘钢瑞泰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总体改造项目为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在旧工业厂区建筑、景观改造的设计思路中,重构需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依据厂区功能和原有生态环境实现空间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综述国内外有关光影在建筑空间中运用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存在着理论研究缺乏深度,论证不够系统、充分、缺乏逻辑性等不足,没有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观点。我国艺术设计领域对光影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研究呈自发状态,未能把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作为建筑艺术设计研究参照系。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光影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如何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方面。用合理的设计手法巧妙地把光影运用在建筑空间的营造中,利用光影提升建筑空间的装饰效果,是当下国内建筑空间艺术设计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看得出也是处处以原有空间尺度为参照,保持着怡人、亲切、和谐的关系。1.2 建筑空间和环境的改造“古老”与“年轻”的对垒,同样体现在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化商业模式的冲突上。同时,购物环境的新型要求和高标准,也不可回避,BUGISJUNCTION的改造者巧妙地、同时也是极为简约地在原有的街道上方,房屋之间,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在适当的地方覆盖玻璃天棚,再配以空调,既满足了使用功能的要求,又增加了商业面积,既保持了传统商业街区故有街道形式,又满足了现代商业集约空间、规模化的现实要求,形式与内容得到了很好的统一。更为巧妙的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末广建筑新近完成的作品北京密云儿童活动中心为阅读对象,基于亨利·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的“瞬间”概念,对项目从生产性建筑向嬉戏空间之转变展开解读。文章指出建筑师借力于原有建筑的结构体系,以同样基于理性建造逻辑的钢结构体系完成了新与旧、轻与重的对话,并进而通过空间、材料、色彩、构造、高差等细节设计,在原有空间的生产性节奏中打开了一个个富有创造性可能的瞬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无梁殿的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的阐述,对宝华山隆昌寺无梁殿做了具体的研究,从建筑的周围环境入手,对建筑的形制和结构做出分析,从屋顶结构、墙壁造型以及门窗构件等角度,对建筑的装饰艺术做出评价,从而提出保护策略和思路,以及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无梁殿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新平 《华中建筑》1996,14(4):92-97
该文从兰溪传统村落的广场,街亭,骑楼,庙宇,及道路,水系等公共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祠堂,住宅的院落空间序列及其建筑的梁架,屋面,斗拱,柱子,地面,装修等结构方面探讨了兰溪传统民居的构成序列。  相似文献   

13.
太原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五十华里,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从考证。圣母殿为该寺最雄伟的一座大殿,它与其他建筑构成庙观内主要的中轴线。圣母殿由外形上看,殿基柱额,是龙蟠螭绕,琉璃瓦顶吻兽相望,是极为华丽的一座大殿。殿内上下檐皆施斗栱。因位置及功用不同,结构各异。殿内装修虽经过历代重修仍保持古老的手法。塑像更具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晓萍  谷岩 《山西建筑》2014,(34):13-15
运用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对具有参神礼佛、祭祀法会等特殊功能的佛寺建筑的场所空间进行了现象学分析,阐述了佛寺建筑场所的空间结构和特性,并进一步对佛寺建筑的空间体验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场所的定位和认同感对于场所精神营造的重要性,并解析了佛寺建筑场所精神的营建,总结了佛教建筑场所精神的发展与继承,为佛寺建筑的设计、本真场所的构建以及场所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清代四川城的形态与祠庙建筑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宇振 《华中建筑》2005,23(1):157-158,163
根据《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等志书中提供的有关清代四川城池资料,结合民国时期城池的测绘国纸,对城池形态、城的拓展、祠庙建筑的空间格局、府州间的数量与分布等4方面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解读;绘制相应的图表,旧纳其中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6.
展海强 《山西建筑》2006,32(21):44-45
结合香严寺周边环境以及寺内古建筑概况,分析了香严寺古建筑群落的珍贵价值,探讨了保护香严寺古建筑群落的措施,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孔诏 《山西建筑》2010,36(2):28-29
对孔庙建筑的起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闽南传统建筑的分析,介绍了闽式孔庙建筑布局体制,指出孔庙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具体象征,是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在建筑中的体现,以提高人们对孔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任琳哲  刘杰 《新建筑》2012,(5):86-89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的以胶合木为代表的工程木材,性能优良,成为木构建筑的新型材料。在杭州香积寺的复建规划设计中,运用胶合木结构恢复古代"伽蓝七堂"制的佛教寺院空间,为宗教建筑营造出超脱于传统形式的空间和造型,并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探索新的现代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9.
赵万民  毛芸芸 《华中建筑》2009,27(7):134-138
该文探讨了地方性寺庙建筑及建筑群保护规划的相关问题,并结合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平县双桂堂的保护规划实践,在历史遗产的文化多样性、文物古迹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维修保养过程以及木结构油饰彩画的表面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方红  章晓航 《山西建筑》2010,36(13):5-6
介绍了寺庙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寺庙园林建筑的单体形式,空间布局,组群形式,装饰手法,建筑色彩的特点进行了具体阐述,总结得出寺庙园林建筑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佐证,是时代历史和人文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