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米乳加工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决了高淀粉质量沉降和变质的问题,通过实验确定了一种营养米乳生产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变质的食物煮了吃 有人认为:若将变质食物重新加热杀菌,便不会引起中毒,这是一个误区.常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乳、饭中大量繁殖时产生的肠毒素,才是引起中毒的真正原因.它耐热,一般烹调温度是不能破坏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的液态乳产品中,能够维持原料奶营养及风味的巴氏杀菌乳的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消费者对巴氏杀菌乳质量问题的投诉也相应增多,其中因微生物超标而引起产品变质的投诉尤多,对企业经营和树立品牌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当然,由于原料乳的质量较差、产品微生物杀菌不彻底、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冷链系统维护不完善、存放产品的冷库或冰箱温度波动过大,以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是否及时冷藏或饮用等,都会影响巴氏杀菌乳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美国研制出食品保质检测新装置近日,美国研制出一种全新的食品保质检测装置,可在瞬间确定所检测食品发生变质的时间。该装置由传感器与扫描器构成。传感器的主要材料是铅,包装食品时,将它置于食品盒内。检测时将扫描器对准食品发射,无线电波信号会使食品产生震动,同时发出乐谱波。乐谱波先反射到食品盒壁上,再传导给传感器,通过标准数据库标定震动程度、震动传导时间及乐谱波的传导速度,瞬间即可确定所检测食品发生变质的时间。该装置测定准确度高,能分辨出新鲜食品和变质食品。(消息来源:《中国食品报》)日本发现乳铁蛋白新功能作为乳铁蛋…  相似文献   

5.
14《生乳》标准的蛋白质和菌落总数指标是科学合理的 《生乳》标准将生乳定义为“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产犊后7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用作生乳。”从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常乳都应当被纳入标准范围进行监督。《生乳》标准从质量和安全两方面,对受生产、收购环节影响的指标进行了规定,将引导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乳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原料乳中嗜冷假单胞菌危害及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单胞菌是对原料乳危害最大的嗜冷菌之一,极易在冷藏条件下成为优势菌群。大多数嗜冷假单胞菌有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的能力,并导致原料乳及产品变质。本文对原料乳假单胞菌的危害特点,快速检测和新型控制工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探讨了嗜冷假单胞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豆腐货的架期较短,一直是工业化发展的瓶颈,试验选用既能发酵产生乳酸作为生物凝固剂又能代谢产生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为生物防腐剂的乳酸乳球菌乳亚种为发酵菌株制作生物凝固剂;在25℃,10℃和4℃三种不同的贮藏温度下,以判定豆腐腐败变质程度的菌落总数,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乳酸菌、芽孢菌为考察指标,对生物凝固剂豆腐、酸浆豆腐、添加市售Nisin作为防腐剂所制作豆腐的贮藏性进行研究,探讨乳酸菌发酵技术在豆腐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乳亚种生物凝固剂在豆腐保鲜中应用效果较好,明显延长了豆腐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天然椰子汁变质的分析及解决办法张日生广东喜乐食品有限公司椰子风味独特、香味恰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近年来,海南省和广东省不少饮料厂以新鲜椰子肉榨汁或用罐头椰浆为主要原料,制成天然椰子汁,外观为均匀乳...  相似文献   

9.
包装酱菜是蔬菜食品加工保藏的方法之一,也是罐头食品的一个组成部份。它以酱菜为原料,利用瓶装(或塑料袋装)的加工方法,来延长酱菜食品的保藏期,克服蔬菜制品容易腐败变质,不能久藏的缺点,保持和提高酱菜的食品价值,以解决保藏期的困难,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目前全国瓶装和塑料袋装酱菜品种有几十种之多,如辣油香菜心、甜乳瓜、宝塔菜、甜萝卜头、甜酸乳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乳在货架期内出现的脂肪上浮、水乳分离、沉淀等品质劣变问题,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方法,对大型乳企采集的9份在货架期内品质劣变的UHT乳和正常质量的UHT乳样品的理化指标、酶活性、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通过关联分析解析UHT灭菌乳品质劣变的关联微生物。结果表明:品质劣变UHT乳在理化指标、酶活性和微生物群分布方面与正常UHT乳有明显不同,假单胞杆菌、不动杆菌为品质劣变UHT乳中核心功能微生物且均属于常见的嗜冷菌,能够产生耐热酶,这可能是导致UHT乳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进一步解决UHT乳品质劣变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