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芳 《饰》2013,(2):25-34
从图像和实物观察,一种女子服饰在明代首次出现,直至清初都相当流行,但中国古代服装史均未提及此服。经过笔者的初步考证,确定此类服饰当时的称谓为披风。本文就披风的形制、材料、流行时间、穿戴搭配方式以及流行的原因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追溯明代女子服饰形制的改变与西亚、中亚服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对人物服饰的描写不下于百处,充分展示了明代端庄、宏美的服饰风貌。小说对女子服饰的描写尤其细致详尽,丰富多彩的头饰、面饰、佩饰、服装构成了一道绚丽的服饰风景线。而男子服饰相对简单一些,但从小说对形形色色人物所穿戴的贴帽、服装、束带、靴履的描述中也能领域他们的服饰风貌。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中饮茶习俗描写,折射了明中叶的市井生活,作者对于茶具的选择,衬托了人物思想观点与性格的塑造,也是西门庆物欲占有、金钱至上价值观的体现,金银茶具满足了他的物质享受.茶在《金瓶梅》中折射出明中叶社会、西门家庭的奢靡生活,成为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塑造的助推剂.茶叶虽小,茶具不大,茶事寻常,但是以茶与茶文化来衬托人、事、物,乃至反映社会民俗风情则不平常.  相似文献   

4.
黄小峰 《饰》2013,(1):89-93
本文以托名为南宋宫廷画家马远的《蹴鞠图》为中心,通过考察妓女蹴鞠以及男女混合蹴鞠的时代背景,对此画的年代与意涵提出了新的看法。进而,本文以妓女蹴鞠为线索,对学界一直定为南宋的蹴鞠纹铜镜也做出了重新诠释,从而使得一种特殊的风月场视觉文化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5.
从《金瓶梅》的传播接受、《金瓶梅》的成书方式、董其昌与陈继儒二人的交游厚密关系、《金瓶梅》的创作风格等可以推断,《金瓶梅》的作者是陈继儒从吴越间延招来荟蕞成书的穷儒老宿。  相似文献   

6.
在明代,由于人们对丝织品的社会需求大、纺织品生产管理系统完备和运河交通运输便利等因素,促使明代纺织经济繁荣,尤其是运河区域丝织业更是发达。在装饰纹样等工艺设计上,明代丝织品较前代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明代丝织品的繁荣在晚明小说《金瓶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宗教情怀与宗教情感毕竟是与生俱之不可泯灭的,在一个缺失本真宗教或宗教精神被边缘化的文化生态空间,神圣信仰暨终极关怀的永恒失语加之宗教情感的依稀尚存,最终演变出兰陵笑笑生对光怪陆离现世生象色空幻灭之悲凉感喟,对良知正义之拷问沉思,乃至对彼岸世界之仰望浩叹:《金瓶梅》——这部朴拙恢弘,气韵浑厚,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中国十六世纪风俗长卷,在明季欲望世界糜烂堕落的文本描绘中,同时为我们展现和抒写了作者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对这一客观现象作出切中肯綮的剖析,不仅使我们透彻洞悉了兰陵笑笑生灵魂救赎之心灵悸动,更使我们对于《金瓶梅》之深层驱动与创作冲动,审美趣味和文本风格,价值取向及美学追求,直至人生悲剧顿悟旨趣,获得了精辟入里的全新观照与阐释。  相似文献   

8.
在《金瓶梅》作者"徐渭说"中,陶望龄是个关键人物,但陶望龄和《金瓶梅》之间的直接资料几乎没有,只有通过研究《金瓶梅》抄本收藏者和陶望龄的交往,才能找到陶望龄和《金瓶梅》早期传抄的关系。文章在潘承玉《金瓶梅新证》的基础上,通过追寻陶望龄和徐阶、王肯堂、文在兹的关系,探讨陶望龄作为《金瓶梅》早期抄本流传中作为非作者总源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因反映市井民生为主要,故多有人物吃穿用度,饮食起居的细致描摹,漆器用具就是文中所写内容的一个部分.本文通过对《金瓶梅》漆器出现的场景和工艺技法的分析,说明漆器作为这部小说中庞大实物背景之一种,具有着彰显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家族兴衰,反映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叙事功能和意义,可助推情节发展与人物个性特点,或印证小说所产生的时代社会经济样貌.  相似文献   

10.
冯鸣阳 《饰》2015,(2):44-53
《点石斋画报》以下简称《点》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石印画报。本文主要借用服饰的三个层次:实物服饰、意象服饰和象征服饰,以《点》中西方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分四个层次展开研究:第一,实物服饰—19世纪末西方女装的发展史实;第二,意象服饰—考察《点》中女装的表现内容,并通过与同时期的绘画、照片作对比,总结《点》中表现西方女装的特殊图像语言;第三,《点》中处理西方女性服饰的特殊手法;第四,象征服饰—《点》中的西方女性服饰虽存在误读,但表明了晚清中国大众对西方女性的关注。同时,《点》中的西洋女装从视觉上启发了中国女性对穿着打扮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中国女性的着装观念起到了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代时尚的形成,得益于时尚人物的大量涌现,而苏州更是从整体上引领着当时的生活时尚。就服饰时尚而言,南曲名姬的服饰取向,与代表苏州生活样本的"苏意"、"苏样"相合,成为被大众所模仿的时尚范本。明代服饰时尚有其内在的演变理路,诸如服饰从淳朴转向好美;服饰厌常斗奇,服务新巧;发髻式样随时风而变,出现流行假髻的现象;崇尚奇装异服,进而形成一种"服妖"现象。服饰时尚的流行,最终导致民众的审美心理实现了两大转变,即从秾丽齐整到淡薄素雅的转变,以及从时尚转而复古。  相似文献   

12.
13.
《服饰导刊》是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本着“传承文化、美化生活、连线市场、引领时尚”的办刊理念,该刊主要反映国内外服饰领域的创新成果。该刊为季刊,主要设置有“服饰与文化”、“服饰与产业”、“服饰与传播”、“服饰与艺术”四大研究板块来强调学理研究,同时还设置有“流行访谈”、“行业报告”、“田野调查”、“案例分析”、“资讯与索引”、“时尚与摄影”等栏目。  相似文献   

14.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大街》是第一部让他声名鹊起的作品。普普通通、默默无声的服饰在《大街》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是人物内心的外化,女主人公卡萝尔的美丽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其服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小说中人们对服饰的热衷以及在服饰消费上的攀比充分体现了服饰是金钱文化的表现,是穿着者身份、地位和支付能力的象征,此外,服饰也被用作挑战、反抗和颠覆的工具。《大街》中的人物服饰在刘易思的精心安排和细腻描写中发出了高亢之声,折射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小镇狭隘、自满、保守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5.
16.
受明代社会风气的影响,命相观念对《金瓶梅》进行了深度渗透.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主要有"隐"和"显"两种形式,"隐"为人物形貌的静态描绘,"显"则是小说中大量命相活动的描写."隐"与"显"彼此互文,反复皴染,使人物形象得到多维度、多视角的立体呈现;在小说结构上,命相判语又起着回环兜锁、预叙人物命运结局、作为全书叙事纲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金瓶梅》的传播史,是一部充满着争议的学术史.污名与正名,贬斥与赞美,禁毁与珍藏,恰也呈显出该书的强大生命力.兰陵笑笑生大写声色犬马,文字间却透着一副冷峻,嘲讽世人和市井,嘲讽那些个虚情假意和万丈红尘.数百年过去了,人性的贪欲,仍是人类远不能摆脱的精神痼疾,而正是在这里,你能发现《金瓶梅》的传世密码.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古典名著《金瓶梅》,是—部借托宋朝事象来全面反映我国明朝晚期中下层民众生活的社会风俗画卷,它以京杭大运河与黄河交汇地区社会生活为背景,展示了我国晚明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与民俗事象。 饮食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各阶层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在《金瓶梅》中有丰大量的反映和生动的描述。《金瓶梅》集中描写宴饮、进餐、  相似文献   

20.
妓的“价值”,首先是妓的自我肯定,其次才是嫖客们的自外肯定。妓的事业绵绵流长的原因有四:男人的事业与妓的事业紧密相连,男人的情绪与妓的情感共鸣,妓常在劣势处境中转败为胜,作为艺妓的妓女大都有较高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