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钢炼铁厂3号高炉(300m~3)于1983年8月12日投产,至1988年8月共生产合格生铁67.1万吨,但从1985年以来风口烧损较多,1985~1988(至7月底)年,各年风口烧拟分别为168,243,230和171个。1986年以来,为减少风口烧损虽棚啦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从1988年7月27日始采用斜风口,对减少风口烧损效果较理想。现对风口烧损原因进行简析并将使用斜风口情况作一简介。一、风口烧损原因简析1.铁水强热流对风口外壁的袭击3号高炉风口烧损,绝大部分在风口前(?)面的下沿,呈熔洞状,在熔洞处附有金属铁,属于熔损。该高炉风口的重烧率大,某一风口在一天内可连续烧坏3~4次。这说明在该风口下部位置产生局部堆积,或该处料柱的滤透性很差,造成液态渣铁在该处料柱中渗穿速度非常缓慢,促使铁水在风口下部积聚,随着积聚量的增加而达到风口下沿,于是铁水强热流对风口的袭击就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2.
对萍钢4号高炉1995年9 ̄11月间风口大量烧损状况作了分析,并阐述了今后防止风口烧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铜陵钢铁厂120m~3高炉风口烧损情况,认为鼓风动能过大是风口烧损的主要原因。采用斜风口并适当扩大风口直径,高炉鼓风动能维持在3000kg·m/s 左右的水平,能减少风口的烧损。 相似文献
4.
对马钢2号高炉风口烧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认为确立大型高炉顺行为基础,充沛活跃的炉缸为核心,全风为生命线的先进操作理念是消除风口烧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新钢7号高炉风口烧损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调整风口布局、优化布料以及维护好炉型等措施,风口烧损大大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8.
9.
减少高炉风口烧损具有重要意义。江西新余钢铁总厂4~#生铁高炉(300m~3)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1991年风口烧损得到大幅度降低。 一、概况 近年来,该厂4~#高炉风口烧损问题十分严重,其中尤以1990年最甚。见1、表2。 磨损、烧损(习惯称烧坏)和破损三种形式,4~#炉风口的损坏基本属烧损,且80%以上烧损的风口都是在风口前端被烧成大小不等的熔洞。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风口小套质量、冷板损雨水不等进行分析,找出了风口频繁烧损的原因。通过使用纯铜板贯流式风口,加强冷板查漏水采用锰矿、莹石和为洗炉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4号炉的风口烧损得以抑制,确保了该炉炼铁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2.
涟钢减少高炉风渣口烧损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南山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3,31(6):30-32
对涟钢2002年7月开始的风渣口攻关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风渣口频繁损坏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通过取消上渣操作、整体更换、在线酸洗、改善与加强对冷却水、喷枪及风口备品的管理等手段,使涟钢平均每座高炉每月损坏的风渣口数量从攻关前的5.7个下降到了3.6个,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三,四高炉采用低压水空腔式风口。寿命短,影响生产强化,为适应生产强化,开发低压不双室风口技术,达到提高风口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酒钢嵩炉风口近几年来破损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高炉炉况不稳定、炉缺不活。另外酒钢自产风口质量不好也是重要原因。为了减少风口破损,应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操作水平、稳定炉况;改善风口质量;坚持对风口进行共渗处理;风口检漏工作要及时。 相似文献
15.
新钢二铁厂通过开展提高风口小套寿命攻关、坚持厂内精料、转变炼铁操作理念等措施,达到了1 050 m3高炉休风率逐年下降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梁南山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4,32(6):29-32
分析了送风装置、煤粉、风口结构与布局、喷吹管路、操作等方面对涟钢2200m^3高炉风口磨损频繁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避免风口磨损的措施,使风口平均使用寿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和总结了柳钢4号高炉护炉期间风口小套频繁破损情况,简述了钒钛矿护炉对炉缸造成的影响,确定了风口小套损坏的主要原因.采取提高炉温稳定率,增大入炉风量,适时调整钒钛球配比,优化装料制度等有效措施后,风口烧损情况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武钢5号高炉在生产水平提高过程中出现了风口损坏加剧的现象,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喷煤量增加,煤枪安装不合理,原燃料质量不好等,通过采取改进煤枪安装装置,改善原燃料质量,加强高炉操作等措施,风口损坏情况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