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郑安呐  管涌  周强  程岩 《上海塑料》2002,(3):16-20,6
研究了分子组装抗菌化技术对材料多种性能的影响,发现用分子组装抗菌化技术制得的聚丙烯材料有高效广谱,稳定耐久的抗菌防霉作用,还有优良的使用安全性,属安全无毒、无刺激性材料。同时,利用该技术制备的抗菌母粒对材料的其它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它在体系中可起到成核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还可显著提高材料的表面极性,改善其抗静电性能,使表面电阻率下降5-6个数量级,因而在塑料抗菌包装薄膜,食品箱及医药包装等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选用高效、热稳定良好的有机类抗菌剂(KJ-1)与纤维级聚丙烯(PP)粉料混炼挤出,制备非织造布用抗菌PP树脂及抗菌PP纤维,研究了抗菌剂及其添加量对PP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非织造布用抗菌PP纤维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抗菌剂KJ-1分解温度为260℃,可满足与PP混炼挤出加工要求;添加KJ-1质量分数为0.02%时,抗菌PP树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灰分质量分数为0.019%,230℃时其加工性能与纯PP树脂非常接近;添加KJ-1质量分数0.02%制备2.22 dtex×40 mm非织造布用抗菌PP纤维,纺丝过程中工艺参数波动较小,喷丝板使用时间为22.8 h,纤维断裂强度为1.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25.4%,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抗菌长效性达250 d以上。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抗菌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谭绍早 《中国塑料》2005,19(2):41-44
将表面处理过的载银无机抗菌剂与聚丙烯(PP)经双螺杆挤出得到高浓度的抗菌母料,然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PP中制备了PP抗菌塑料。研究了抗菌母料的毒性、添加量对PP抗菌塑料抗菌性能的影响,抗菌剂在PP抗菌塑料中的分散性,以及PP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抗菌剂在含4%(质量含量,下同)抗菌母料(或1%的抗菌剂)的PP抗菌塑料中分散均匀,基体力学性能不受影响;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率都达到99%以上,具有高效、广谱和长效抗菌性能以及良好的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基抗菌塑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熔融挤出共混技术制备了聚丙烯(PP)基抗菌塑料。研究了抗菌母料Antim-PP对PP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抗菌母料与PP的质量比为4:100时,抗菌PP塑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大于99%,抗菌母料的加入使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有明显改善,其他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接枝型抗菌合成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多种接枝型抗菌合成纤维,并测定了它们的抗菌消臭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经接枝改性功能化后,其对不同菌类具备优异的杀菌活性,并且具有抗菌广谱,作用时间持久和效率高等特点,拓宽了其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季铵盐型抗菌纤维素纤维的辐射接枝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固相表面接触抗菌材料应用于水的表面接触消毒是一项新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材料表面抗菌基团含量将有利于抗菌性能的提高。本研究采用直接辐射接枝和预辐射接枝两种方法,在纤维素纤维表面引入具有抗菌功能的季铵盐聚合物,详细探讨了两种辐射接枝聚合技术以及温度、时间、单体浓度、辐射剂量等具体辐射接枝聚合工艺参数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纤维素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预辐射接枝技术可制得接枝率55%以上的高接枝率抗菌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7.
李曜  梁勇  雷艳萍 《合成纤维》2019,48(8):16-18,38
以漂白蔗渣浆为原料、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抗菌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醚化反应,制备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抗菌蔗渣浆纤维。研究了接枝率、接触时间、菌液浓度、洗涤次数对抗菌蔗渣浆纤维抑菌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当接枝率为3%时,抗菌蔗渣浆纤维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白念珠菌的抑菌率均为100%;且经过20次洗涤后,抗菌蔗渣浆纤维的抑菌率仍在90%以上,耐洗涤性能好。抗菌蔗渣浆纤维可用于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食品包装纸,进而实现蔗渣浆纤维的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抗菌聚丙烯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经表面处理的无机抗菌剂和共聚聚丙烯(PP)及助剂熔融共混制备抗菌PP,研究了抗菌剂在PP中的分散性和抗菌PP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当抗菌剂质量分数为0.5%时,抗菌PP具有强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0%以上;加入质量分数为1.00%的抗菌剂则具有强抗菌持久性.同时抗菌PP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9.
纳米复合抗菌丙纶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将聚丙烯 ,纳米陶瓷粒子 ,沸石混合造粒制得抗菌母粒 ,聚丙烯切片与抗菌母粒共混熔融纺丝 ,得到纳米复合抗菌丙纶。测试了纤维的抗菌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 ,并对纳米粒子及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纳米抗菌剂最佳含量在 0 .8%左右 ,纤维抑菌率达 90 %以上 ,且耐久性好。纤维结晶度下降 ,而熔点提高。纳米抗菌剂在纤维中有少量凝聚 ,纤维断裂强度略有降低 ,但能够满足加工及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庆石化腈纶厂近日正在用其开发成功的新型抗菌纤维为广东中山市某纤维有限公司生产样品,积极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据悉,该厂技术部门正在对抗菌纤维工艺进行优化,力争全年试生产低成本抗菌腈纶纤维200吨。该纤维采用内置式设计而成,耐洗性好,如同在纤维内部有个抗菌总库,抗菌剂缓缓溶出到纤维表面形成抑菌圈,如果表面抗菌剂被洗掉,就会有新的抗菌剂溢出,形成新的抑菌圈,如此不断循环,抗菌率达到90%以上。抗菌纤维能阻止微生物、霉菌形成及异味的出现,对人体安全性高,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科技含量高的腈纶纤维。“非典”期间,大庆石化公司腈纶…  相似文献   

11.
将抗菌丙纶母粒(含质量分数20%无机载银抗菌粒子)与PP进行熔融共混、切片,再通过熔融纺丝制得抗菌丙纶。扫描电镜观察经表面改性处理的无机抗菌粒子在丙纶中分散较好,大小均匀,且与PP基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DSC测试表明:抗菌粒子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使PP结晶度和熔融温度略有提高;加入无机抗菌粒子,降低了丙纶的力学性能,添加量宜1%;通过改变纤维的拉伸倍数,提高抗菌丙纶的力学性能,拉伸倍数为8时,其力学性能最好;该抗菌丙纶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的杀菌率都大于99.9%,经水洗后仍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长效抗菌性。  相似文献   

12.
沸石基抗菌纤维的研制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的方式制备银系沸石基抗菌剂,然后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对其进行有机化处理,并与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纺丝。测试了纤维的热性能、力学性能、表观形态及抗菌能力。结果表明:抗菌剂的引入使聚丙烯产生了异相成核,提高了结晶度,降低了纤维的拉伸强度;PEG的引入能减缓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优选出有机分子组装型(KJY-1)和无机银系(KJW-1)抗菌剂,与PP切片共混纺丝,在低速、大喷丝 板、一步法设备上生产抗菌丙纶。适当调整纺丝工艺,纺丝性能良好,抗菌丙纶的物理指标与常规丙纶无异。 KJY-1抗菌剂添加0.8%时,纤维抗菌率达99%,经50次洗涤抗菌率仍达90%以上。KJW-1型抗菌剂添加 1%时,纤维抗菌率达93%。  相似文献   

14.
以无机抗菌剂、聚丙烯(PP)和聚己内酰胺(PA6)为原料,采用复合纺丝技术制备抗菌PP/PA6复合纤维,对其生产工艺及纤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菌剂的加入,对纺丝工艺没有明显的影响。选择PA6纺丝温度260~270℃,抗菌PP纺丝温度268~280℃,生产的抗菌PP/PA6复合纤维截面稳定清晰,经染整加工后可得到抗菌PP/PA6复合超细纤维。经检测,纤维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白色念株菌具有抑菌作用,其织物具有吸湿排汗快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聚丙烯(PP)纤维用助剂:染色改性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抗菌剂、稳定剂、抗老化剂、可生物降解用助剂及远红外PP纤维添加剂等开发、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远红外发射保健或抗菌、抑菌高新技术新功能的开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PP纤维将朝着功能化、仿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接枝法将反应性有机抗菌剂接枝到聚丙烯上得到抗菌聚丙烯.通过控制有机抗菌剂的添加量,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抗菌聚丙烯,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以及持久抗菌效果,并与采用共混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的抑菌效率大于99%,所需最低抗菌剂含量为1%(w);通过反...  相似文献   

17.
以氧化锌(ZnO)为抗菌剂、水溶性聚酯(COPET)为成孔剂,通过共混纺丝和碱处理,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具有吸湿和抗菌功能的聚丙烯(PP)纤维。研究发现,PP/COPET/ZnO三元共混物的密度和结晶度随COPET含量增加而增大;COPET质量分数为9%的共混物的结晶特性略优于3%的;COPET质量分数为6%时纤维的保水率最大;共混纤维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均有抗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天然抗菌纤维以及改性抗菌纤维的概况、抗菌机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详述了改性抗菌纤维的加工方法及工艺条件;指出了天然及改性抗菌纤维的发展前景,今后应进一步关注银系抗菌剂稳定性研究、螯合抗菌纤维的开发以及抗菌剂的复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