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辽河辽宁省境内河段多数属于蜿蜒型河段,河道弯曲系数较大,岸坎抗冲性较差,弯道连续且侵蚀严重,很多河段弯道发展已威胁到堤防的防洪安全。因此,辽河险工治理对辽河沿岸的防洪及河道整治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河辽宁省境内河段为例,分析比较险工治理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几种防护工程材料及工程型式的优缺点及其在辽宁省辽河险工治理中的适用性,为类似河段险工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辽河索龙岗险工为例,在分析险工成因的基础上,采用生态格网绿滨垫和改进聚丙烯布软体沉排护脚技术对险工进行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该技术对蜿蜒型河道险工治理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洼区辽河干流小台子险工治理工程地处辽河左岸赵圈河镇,险工段总长1620m,该处河段受洪水影响,中泓偏左,左侧河床脱岸严重,河道弯曲,河床演变显著。通过对该险工治理工程项目区河道范围内险工防护、整治及设计从而改善河水对岸坡的冲刷,提高工程区防洪标准。该工程的建成将提高辽河流域的防洪能力,对保护辽河湿地和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洪涝灾害,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河高坎险工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辽河左岸高坎段,河岸受横向顶流冲刷严重,使主流逐渐逼近辽河大堤,形成险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高坎险工采用以修筑石笼丁坝为主,辅以石笼平顺护岸的方式进行保滩固岸,控制住了险情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西马莲河治理工程堤防、主河槽、边滩、险工等工程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马宇 《吉林水利》2014,(10):1-3
大辽河系指浑河、太子河两河汇流点三岔河起,至河口止的一段河流。该河段水深较大,且受感潮影响,水流形态较为复杂。本文以大辽河岗皮岭险工段为例,分析该河段水力特性及河床演变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大辽河险工成险原因及防护型式进行探讨,为今后类似河段工程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详细分析了宾格石笼、干砌石、连锁砖三种工程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类护坡材料的特性,然后综合考虑了各型式牢固性、整体性、生态性以及价格方面因素,选择了最优的河道治理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各护脚工程型式的优缺点。结果显示:宾格石笼为辽河险工护坡的最优的护坡材料,在辽河险工治理方面宜选用平顺坡式护岸;针对辽河不用区段宜选择适应的护脚型式,文章可为河道治理工程中不同护坡技术的选择及其效果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河干流台安县段大部分属于蜿蜒型河段,险工众多,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针对此情况,在"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理念的指导下,文中结合险工治理实际情况,针对兑岸险工、堤脚串沟等问题,研究了新的结构型式进行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辽河河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后,扼制了险工发展,缓解了险情,稳定了河床,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河道演变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对沈阳境内辽河河道历史演变的研究和中国成立后研究得出的河道冲淤规律及演变特点,对辽河河道治理提出以下几点措施:①加强弯道险工的治理;②建设有效的控导河势节点工程;③加强柳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④大力搞好河道清障;⑤加快修建干流控制工程。  相似文献   

11.
拉哈渠首枢纽是黑龙江省嫩江干流上的一个重要的无坝引水工程, 近年来由于渠首江道的演变已严重影响引水。为此, 采用动床河工模型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 解决了模拟宽滩河道和在缺乏实测资料的情况下模拟推移质运动等技术难点, 揭示渠首河道的演变规律, 在大量方案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e installation of 517 river works in the upper Hunter catchment, New South Wales over the last 50 years is linked to geomorphic river adjustment and flood history at catchment and reach scales. Nineteen types of work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consisting of engineering, heavy machinery and vegetation works. Since 1952, a transition in techniques has been detected from engineering‐based approaches, to river training/maintenance, to more ecosystem‐based approaches. From the 1950s to the mid‐1980s extensive river engineering was undertaken. Projects were concentrated along laterally unconfined rivers and were generally implemented after major phases of geomorphic river adjustment. Neither the type of river nor the type of river adjustment guid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ing management techniques or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catchment. A blanket approach was adopted, applying the same types of works across all types of river. Emphasis was placed upon concerns for bank instability rather than bed instability. Hence in many cases, river works addressed the symptoms (i.e. bank erosion) rather than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river change (i.e. bed incision). Since the mid 1980s, techniques have evolved towards vegetation‐based procedures.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river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s requires that greater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proactive strategies which build upon an understanding of geomorphic river adjustments at the catchment scale.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游咸宁河段,上承荆江、洞庭湖水系及陆水河来水,下游受汉江洪水的顶托,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及形势之险恶,不亚于著名的荆江。经河床演变分析,认为总体河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局部地段将有所调整,近岸河床将发生冲刷、岸线崩退;未护岸地段可能发生崩岸;主流逼岩的已护岸工程地段可能发生吊坎、滑坡现象。建议应加紧进行险工段工程措施,妥善解决堤防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航、调度及生态方面需求的提高,对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两坝间河段进行新一轮治理已迫在眉睫。根据葛洲坝工程运行以来的实测资料,对该河段30余年来的河势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葛洲坝工程运行后至1983年,两坝间河段明显淤积,其后至1998年,淤积进程趋缓;1998年以后有一定的冲刷,尤其在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以来,两坝间河段处于累积性的冲刷状态,冲刷部位主要以深槽为主,冲刷深度较大的河段主要发生在乐天溪深槽段和南津关深槽段,河段中部较为稳定;2008年后,冲刷幅度变小,个别年份甚至有回淤。30年来,河段先淤后冲,渐趋平衡,河势较为稳定;三峡工程运行后,两坝间冲淤与三峡工程下泄沙量关系并不明显,而受汛期来水影响较大,考虑到三峡水库仍将持续进行试验性蓄水,逐渐进入正常运行期,其中小洪水调度及汛期滞洪作用都将增强,洪水流量过程的调平在所难免,因此两坝间冲刷将不易发生,小幅淤积极为可能,总的河势及深槽大小、位置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山区河流两峡之间的宽谷河段受水流进出上下游峡谷以及航道弯曲、两岸及河床极其不规则的影响,往往形成连续的长河段滩险群。为了改善嘉陵江温塘峡至观音峡之间的宽谷河段通航条件,分析了两峡之间宽谷河段的滩险特性、碍航原因。按照Ⅲ级航道标准,根据实测资料研究了航道整治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验证了整治工程效果,结果表明,采取整治措施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Ⅲ级航道标准的要求。总结了山区河流两峡之间宽谷河段的航道整治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计算丹江口、三峡水库运用前后坝下游不同河型的河床稳定系数,分析了建库前后坝下游河床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及不同河型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坝下游不同河型的综合稳定系数表现为,分汊河型的稳定系数最大,蜿蜒河型次之,游荡河型综合稳定系数最小;同一河型在不同的河流甚至同一河流不同河段上的综合稳定系数存在差异;丹江口、三峡水库运用以后坝下游不同河型的综合稳定系数均呈增大趋势,河道总体呈现渐趋稳定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河道渠化治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人工裁弯、缩窄河床和固化河岸等河道渠化治理措施对河流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控制渠化河床冲刷下切的措施 (修建拦挡坝、抛石护底、衬砌护底和人工加沙 ) .提出渠化河道设计的两个重要参数─—渠化河宽和平衡比降的确定方法 .介绍美国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德国莱茵河和中国涝河的渠化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道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上游建库和水土保持工程的逐步实施,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和出库泥沙量均出现大幅减少,坝下游河道将在较长时期内产生较大幅度的沿程冲刷,荆江河段首当其冲.根据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河道特性变化情况,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成果,从河型、河势和河床形态等方面对荆江河道特性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段河道特性总体不会有重大改变,但各河段河势将在长时期内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河势调整过程中相应岸段崩岸在所难免.为保障荆江的防洪安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针对本河段河道特性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应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下荆江人工裁弯3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庆* 《人民长江》2001,32(5):27-29
下荆江裁弯工程实施已30年。工程实践表明,下荆江裁弯工程是按照蜿蜒性河段演变规律改造下荆江的治本工程,取得了预其工程效益,但也出现了一些原来认识不足的问题,裁弯工程是动态工程,要深入认识河道演变规律,因势利导,还要加强河道演变与工程效果观测分析,及时修改设计,更好发挥工程效益。引河工程是裁弯工程成败的关键,新河及其上下游河势控制工程则是保持和发挥裁弯工程长期效益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下游江心洲与江岸并接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下游干流河道的历史演变资料表明,江心洲与江岸的并接,是本河段河床演变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安庆市宿松且上三号洲近期左汊的淤积过程,认识到:进汊主流在汛枯期的周期往复摆动、及分汊前泥沙的单向横向输移,导致支汊的逐年积,是江心洲与江岸并接的主要机理,而人为的适时堵汊,则使这一过程得以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