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变形监测及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成果,对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主要与岩性及地质结构、开挖进程,地应力释放等因素有关。对实测位移与计算位移也进行了比较并对船闸开挖完成后的最终变形进行了预测。最后认为,船闸边坡整体地质条件较好,只要施工得当加上及时支护,其稳定性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相似文献   

2.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永久船闸是切岭深挖建成的双线五级船闸,最大开挖深度为170m,形成的边坡最高达160m。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有关单位的研究,设计最终采用的边坡开挖坡度应使岩体基本达到自稳;地表设截、防、排水系统,岩体内部加强排水;坡面进行喷锚,局部地段施加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可使船闸高边坡满足稳定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三峡升船机及临时船闸高边坡岩体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及临时船闸高边坡岩体的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了边坡开挖爆破以及形成的临空面,温度和降雨量对高边坡岩体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岩体变形模型。通过分析,说明升船机及临时船闸高边坡岩体是安全的。对升船机及临时船闸高边坡岩体的变形分析将提高人们对人工开挖高边坡岩体变形的认识,为以后工程的岩体边坡开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设计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及稳定是船闸施工安全和运行正常的关键。在边坡开挖过程中有效观测岩体变形量,掌握岩体变形特性,进而分析预测岩体的变形趋势,对指导边坡开挖及动态设计,确保船闸后期施工和运行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变形监测的优化设计、成功实施及准确的监测成果是完成这个课题的重要保证。永久船闸监测设计遵照“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总原则进行,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表层岩体变形监测,深层岩体变形监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系统主要由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网、监测点、倒垂线、引张线、伸缩仪等项目组成,通过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变形监测的设计与实施,证实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资料能正确反映岩体变形情况,为危险块体及岩体裂缝的处理及时提供了准确的监测数据,使施工措施和设计更完善。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高边坡深层岩体变形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深层岩体变形监测成果表明,船闸开挖引起的岩体垂直变形表现为同弹,最大回弹变形10.39mm;岩体水平向位移表现为向闸室方向,最大变形为26.14mm,随着开挖的结束,变形基本趋于稳定,目前高边坡深层岩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坡岩体变形监测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众多不同类的监测仪器设备和长时间的观测资料,较全面地揭示了三峡永久船闸直立坡岩体的变形规律,在分析了大地测量点、滑动变形计、钻孔测斜仪和多点位移计的观测资料后,认为直立坡岩体整体稳定性良好.实测直立坡顶最大水平位移为32.72 mm;直立坡深层岩体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分布符合一般变形规律;统计模型分析表明,中隔墩侧直立坡岩体时效变形远小于边坡侧直立坡岩体;微新岩体上测点的时效变形小于强风化岩体上的测点.此外,北坡三闸首的观测成果说明,在槽挖结束后的第5个月开始浇筑混凝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陡高边坡岩体弹性波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岩体弹性波测试手段进行现场测定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陡高边坡岩体波速的方法及技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得出:永久船闸陡高边坡岩体波速与观测距离的统计特征,不同破坏及自然条件下岩体波速的尺度效应,X,Y,Z三方向岩体波速特征以及边坡岩体纵、横波速度和动弹性模量参数典型值。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高边坡的设计和施工,历来被列为三峡工程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本文主要从边坡安全监测设计原则、总体布置及数据快速采集这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文章基本体现了全国专家咨询及审查的意见.目前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即按此方案施工.  相似文献   

9.
三峡船闸高边坡岩体稳定性断裂损伤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杆加固节理裂隙央体,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但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有效计算。根据应变能等效假设和自洽理论,建立了加锚节理岩体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及其损伤演化方程。应用所提出的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方程,对长江三峡工程的船闸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节理尖端产生次生裂纹的生、用加锚来减小节理损伤演化区和边坡有量的效果。分析所得的开挖边界上的位移植与原型观测值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岩体高边坡的加固处理措施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项在研究课题,工程技术人员在处理岩体高边坡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度就这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予以归纳小结。  相似文献   

11.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高边坡稳定至关重要。初步设计阶段共进行了4条线路比较的勘察与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布置了20条勘探横剖面,每条剖面5个钻孔,布置了长600多m的勘探平洞,作为初设补充勘探。初步设计阶段基本确定了边坡的开挖坡比。技术设计阶段主要勘察工作量有:1:10:0:0工程地质测绘,坑槽探,勘探剖面20条,钻孔216个,400m平洞和各类试验。通过上述工作,查明了船闸区岩性、构造分布及结构面特征、岩体风化分带及厚度、岩体水文地质结构及渗透性,提供了岩体结构分类、应力及地震动参数、岩体物理力学建议指标,对高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边界条件及参数的建议,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3年6月10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35m高程后,永久船闸建筑物闸顶从一闸首至六闸首沉降量有明显差异,拟合模型计算结果说明,在水库蓄水后的垂直荷载影响下,船闸建筑物的垂直位移表现出线性均匀的变化特征。由于船闸建筑物与开挖岩体为整体结构,因此,这种垂直位移特性实质也是岩体的垂直变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陈秀铜 《东北水利水电》2005,23(4):31-32,35
针对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失稳原因,采取以下锚固处理措施:一是向岩体施加利于稳定的外荷载,增加岩体抗滑力;二是将已风化或弱风化岩体保护起来,配合锚固措施增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引水压力钢管道底部混凝土浇筑问题,经过充分试验和研究决定采用高流态混凝土。对高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和现场施工进行介绍,以期能在钢管道及其结构复杂,钢筋密集的部位得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一个超大型土建施工和机电安装项目,涉及技术复杂、工期紧等制约因素。以合同为基础,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研究,全面质量管理、鼓励科技创新和团队精神,使项目按期完工,成功实现试通航。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卸荷松动带变形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质人工高边坡的形成常常引起稳定和变形等方面的工程问题。为了探讨裂隙岩体开挖边坡的变形特点,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的变形监测和地质研究成果为例,根据变形位移过程并比照开挖过程分析,认为整个边坡岩体卸荷过程须经历预变形阶段、剧变形阶段、渐变形阶段和后变形阶段等4个阶段。开挖边坡卸荷岩体可为3个带:表层松动带、卸荷变形带以及应力调整带。并对一些与边坡变形有关的因素,如结构面的产状、密度和规模,以及加固效果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三峡船闸高边坡预应力锚索的长期工作性能,根据73台锚索测力计累计达15 a左右的监测资料,对锚索预应力变化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锚索在锁定时以及锁定后截至2014年12月的预应力损失率量值及分布特点。同时,对锚索锁定后预应力损失率时序曲线进行了模式划分,并就不同模式下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归纳与对比,指出以“急剧损失期、随机摆动衰减期、周期性平稳波动期”的3阶段发展模式最为典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预应力变化的不同阶段,分析总结了损失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就预应力损失和边坡稳定性关系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特大水利枢纽工程,其规模宏大,技术问题复杂,施工强度大。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对长江,对三峡工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三峡工程的管理既要从坚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创新举措,才能圆满地实现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永久船闸为双线、平行、连续布置的五级特大型船闸,分南北线,中心线相距为94m。每线船闸主体段由6个闸首、5个闸室组成。共设12套(24扇)人字门,每扇门体分12节运抵工地,现场直立拼焊成一整体。构成门体的主要材料为Q345B及部分DH36低合金钢,板厚从 10~75 mm不等。船闸人字门焊接工作量大,焊接强度高,工期特别紧张,门体结构复杂,施工空间较小,焊接应力控制严格,从控制焊接变形、减小焊接应力出发,对焊接工艺、焊接顺序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