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招聘     
《新食品》2013,(5):195-195
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诚聘 贵州国台滔业有限公司,是我国现代中药领军企业——天士力集团在贵州省茅台镇精心打造的现代化大型优质酱香型白酒企业。现已发展成为社会公认、政府授牌的“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并荣获“贵州十大名酒”“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国台酒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文化创新引导市场消费,严格秉承茅台镇传统酿造之法,结合现代先进科技成果,以国台·品牌酒、国台·专属定制酒、国台·名人珍藏酒等类型产品赢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国台已树立了“贵州国台酒·酱香新领袖”的品类地位、区域地位、行业地位,成为贵州一线白酒企业,是中国酱酒领域当之无愧的实力企业和主流品牌。  相似文献   

2.
敬海锋 《新食品》2014,(13):68-69
前几年,茅台、郎酒、习酒、国台等一系列酱酒品牌在白酒市场中一路高歌猛进,从而带动了酱酒势头在全国范围内的提升。但随着2013年经济发展放缓、政府“反三公消费”限制政策的贯彻,素以中高端产品见长的酱酒板块遭遇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新食品》2009,(22):62-62
2009年10月29日,国台先锋酒上市发布会在贵阳举行,这一天,一直坚持做中高端、走团购路线的国台酒开始吹响进入中低端酱香酒市场的号角。在此之前,同样看好中低端酱香酒市场的白酒品牌酱小子已经在贵阳市场打开了局面(本刊21期曾做报道),此次酱香中低端市场的变化也引起了热议,究竟中低端酱香酒能否有机会进军全国市场呢?  相似文献   

4.
彭伟 《新食品》2012,(11):62-66
国台凭什么被关注? 有人要问:国台凭什么被行业关注.凭什么被行业内外的媒体关注?十年前,甚至是三年前国台都还只是茅台镇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品牌,三年时间,这个上至厂家下至经销商清一色全是“外行”的一群人,把国台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品牌做成了酱香型白酒领域中超级霸王茅台酒的实力替补,形成了一整套超前、  相似文献   

5.
刘责洪  钟小成 《新食品》2011,(10):58-62
河南白酒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白酒竞相争夺的“大蛋糕”.200多亿的河南市场,有近2/3的份额被外来酒瓜分。而商丘是河南纷争激烈的酒类市场之一,外省区域品牌来势汹汹.今年风头正盛的洋河、古井贡强势进入.在商丘市场展开厮杀。本地品牌林河、皇沟长期渗透,已经形成稳定销量。在这样一个外强分割、地产酒竞相征战的市场上.  相似文献   

6.
张岳 《新食品》2013,(3):60-65
在中国白酒行业,提起张春新,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可如果提起贵州围台酒业,估计会有很多人竖起大指拇——这个由业外资本投资的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茅台镇酒厂,销售规模从370万元到14亿元,仅仅用了5年时间。摇身成为了中国酱酒新贵。一时间,国台的高速发展被行业里称为“国台现象”,而其营销模式则被总结为中国高端白酒3.0营销...  相似文献   

7.
傅子宴  杨俊飞 《新食品》2005,(19):74-75
市场概况:品牌多,易攻难守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是全国重要的白酒消费市场之一。白酒厂家都把济南作为必争之地,全国各地的品牌在济南几乎都能找到。其中,川酒、黔酒、鲁酒、湘酒的竞争尤其激烈。但是,很多品牌是“高兴而来,失意而归”.这一事实也表明了济南白酒市场易攻难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瑜 《新食品》2013,(13):150-151
2012年,国台酒销售额实现14.75亿元。与此同时,国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建设再上台阶。如今的国台,已经不是一瓶酒的简单概念,它融合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营销创新等多重因素,完成了逆势跨越发展的蜕变。其中,国台以营销创新作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在行业开创的以“产品+服务”组合为基础的会员制营销模式——国台·名人珍藏坛装酒。以优质产品和创新的营销服务,创造了酱香白酒新的产品价值及消费者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新涛 《中国酒》2005,(3):22-24
1997年,广告制胜白酒市场的营销以秦池的骤然崩塌而结束。正当众多白酒企业困惑于突围之计时,仅隔一年,1998年底,小糊涂仙.金六福和浏阳河三品牌几乎同时上市,三品牌又几乎采用同样的新营销策略:终端拦截配合以大广告大公关整合手段,在之后的第三年(2002年),年销售额都远远突破了十亿元大关,创造了中国白酒新世纪营销的奇迹。然而时至今日已6年有余,众多的名牌甚至包括强势跨行资本涉足的诸多品牌等三万多家白酒企业皆没有突破年销售额十亿的门槛。从老名牌古井贡、郎酒、沱牌等的规模增长的乏力到董酒、西风酒等的市场业绩汗颜;  相似文献   

10.
权图袁  菡苓 《新食品》2012,(13):160-161
自2007年国台酒正式进入市场以来,连续五年实现高速增长,201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0%,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成为贵州一线白酒企业和中国酱酒主流企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台酒业也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2012年开始启动了全国高端品牌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文化成为白酒竞争的内涵诉求,质量与文化的结合成为当今白酒的卖点.推销酒文化已成为酒类产品市场的先导,中国白酒文化历史悠久,塑造白酒文化成为白酒市场面临的问题.结合酒文化与历史、市场、情感、营销、品牌等方面,对酒文化进行了剖析,酒文化的塑造要结合企业品牌特点,才能以文化支撑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许广崇  覃斌 《中国酒》2009,(8):64-65
浓酱并举 成就武陵品牌强势 2003年11月,浓香白酒典型代表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追求”共生”的经营理念.投资数千万元成功并购了原武陵酒业有限公司.使有中国白酒浓香鼻祖之称的”泸州老窖”和湖南省酱香“武陵酒”并肩携手开创了中国白酒企业“一个公司、两块金牌”的先河。泸州老窖股份公司继续遵循武陵千年酒道.依托泸州老窖股份公司的市场网络.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全力打造”武陵酒”,切实做好一个企业,两朵金花的文章.使之成为一块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3.
行吟  王捷 《新食品》2012,(18):188-188
泸州·老窖宴酒专注国内宴酒市场 泸州·老窖宴酒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新开发投入国内市场的一款品牌,主打中国白酒宴请市场。在当今高端白酒日趋名酒化的背景下,泸州·老窖宴酒传承和创新了“泸州老窖”既有经典品质,重点突出“手工酿造”工艺。老窖宴酒根据自身优势,并结合国内白酒市场和现代消费习惯,专注于开发和拓展国内宴请市场,将老窖宴酒打造成一款新型宴请白酒品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必须借鉴国际发展理念。传统白酒"酒庄酒"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和机遇,产业经济发展的延伸,销售模式的变革,更是现代文化、社会生活、市场发展的需求。白酒"酒庄酒"发展模式可以固守传统白酒品牌价值,坚守和遵循传统白酒品牌、品质的市场发展规律、消费发展规律,推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传统白酒"酒庄酒"的发展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食品》2012,(6):55-55
从已经过去的2011年看,中国白酒行业出现了5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而5个超百亿白酒企业均为中国名酒品牌,中国十七大名酒主营酒水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占整个中国白酒销售规模三分之一强,充分说明了中国十七大名酒在当今中国白酒产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何秋明  王春瑞 《新食品》2010,(15):128-128
安徽皖酒集团在品牌外拓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皖系列白酒中的皖酒王产品已经连续七年稳居南方市场中档白酒第一品牌,是外地品牌博弈广东酒市的佼佼者,更是徽酒在华南市场的榜样。虽然跟进者无数,但在广东,至今未有任何其它徽酒品牌可取代皖酒王的江湖地位,创造了白酒营销史上奇迹;百年皖酒稳步发展,在江苏市场年销售额突破两亿大关;  相似文献   

17.
《福建轻纺》2013,(10):9-10
今年以来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知名白酒品牌纷纷降低高端白酒的销售价格,拓展网购市场,推出中端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酒企高端白酒"自降身价""触网""弯下身段"发展中端产品,实际上是在白酒市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部分酒企希望另辟路径,锁定新的消费人群.  相似文献   

18.
微访谈     
李向东 《新食品》2012,(20):28-28
访谈主题:白酒交易平台是新的销售渠道 @:作为贵州酒交所平台交易的第一支酒,你们参与白酒交易平台、投资机构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 A:像四川宜宾的酒交所更类似于一种基酒交易,而贵州酒交所目前主要以成品白酒买卖、投资为主,国台选择尝试这种平台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产品多增加一条销售渠道。作为厂家来说,我们只负责把产品交给交易机构,其他的事情不管,因此酒交所对我们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渠道的拓展。而对于品牌的形象拉升反倒还不是我们最主要考虑的因素.能进入这种平台就说明产品品牌本身就有一定的高端价值了。  相似文献   

19.
《新食品》2011,(1):30-30
过去一年里,白酒行业无疑是热闹非凡:洋河与双沟的并购,直接改写了白酒行业的传统格局;飞天茅台终端价格突破千元,标志着国内一线白酒品牌开始大步朝着奢侈品行列迈进,随之留出的次高端价位段.成为了各区域名酒火拼的焦点:以鲁酒觉醒为代表的区域酒企的复兴……这些都对白酒行业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万松 《中国酒》2006,(10):22-27
2006年上半年,白酒产业呈现暂时态势,总产量183.45,同比增长37.58%。主营业务收入440.82万元,同比增长24.4%,利润总额50.26亿元,同比增长51%,主营业务利润率11.4%,比去年同期高出0.5个百分点,资金利润率4.72%,跟去年同期相比,高出0.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白酒产量和消费量的回弹只是暂时现象,其发展态势能否持续,尚未可知。税收政策调整,合并薯类白酒15%和粮食白酒25%的从价税为20%,税收政策向优质白酒倾斜。我们认为,国家对白酒产业的打压政策调整为扶优限劣,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于名优白酒企业,市场份额和资源配置将向名优白酒企业转移。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西太平洋减少酒精危害计划》公布,酒精危害作为社会问题,引起业内人士高度关注。加之消费者对酒精危害意识的警醒,消费者对酒精饮料的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注重饮酒健康。我们认为,白酒作为烈性酒种,白酒消费结构也将继续向优质白酒转移,低劣白酒市场空间连续萎缩。白酒行业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白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名优酒企市场份额稳步扩张。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等前五强企业,销售收入占整个白酒市场39%的份额,销售利润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加之国家对白酒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和复查越来越严格,不达标的企业几年内将退出市场,名优白酒品牌将处于绝对优势。白酒板块儿效应越来越明显,川酒、苏酒、鲁酒、豫酒、徽酒、黔酒、二锅头、东北酒开始成为行业的关键词,地方名酒从单打独斗转向集团作战。川黔名酒全国高端市场频频得手,各地方名酒画地而守,占据地方中低端市场,呈对峙状态。北京、广东、江浙等白酒消费大区,各知名品牌市场角逐趋于白热化。我们认为,地方名酒在完成站地市场目标只是白酒市场新一轮洗牌的序幕,而白酒市场的洗牌运动将从品牌产品特色的对抗,变为品牌整体实力的较量。高档白酒提价,成功释放市场风险,搅动白酒行业一池春水。名酒高档产品仍然是稀缺资源。但是小部分中间流通商为了规避提价导致利润缩水,冒险经营假酒,为名酒消费埋下隐患。我们认为,我国高档白酒价格,普遍高于国际通畅性烈酒,提价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经济和消费增长的速度。白酒品牌在市场运作方面更加务实,市场运作从盲目圈地向阵地战转变,品牌传播更加理性,不再盲目挖掘历史,挖掘文化,而是注重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白酒的香型结构出现变化,产品有特色的企业突出白酒产品的香型特色,树立自有的香型,如酒鬼酒的馥郁香型,口子窑的兼香型。也有一些企业开发了口味和风格独特的个性化产品,如凤兼浓等。贴牌产品出现分化,全国性贴牌品牌锐减,区域性贴牌品牌增加。我们认为,新的全国性贴牌已经不可能出现,区域市场运作贴牌产品的京酒模式将成为贴牌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2006年,中国白酒行业可谓风波骤起,好事连连。宏观政策环境改善,产业优化组合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消费环境相对稳定。2006年1—6月份,我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累计183.45万千升,累计增长21.1%,主营业务收入440.82亿元,同比增长24.4%,利润总额50.26亿元,同此增长30.1%,营业费用37.61亿元,同比增长16.52,税金总额66.15亿元,同比增长21.76%,资金利润率11.4%,资产负债率48.45%。粮食白酒市场长势明显,薯类白酒大量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