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散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质养份和有机质,将农作物秸秆直接切碎还田,能够有效的补充土壤养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和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将籽粒收获后废弃的秸秆,采用机械粉碎、旋耕或重耙灭茬、深耕翻压返还土壤,改土培肥,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平衡,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朱焕英 《农机导购》2012,(11):60-61
<正>1农作物秸秆利用基本情况河南省新郑市位于黄淮流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花生等,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量达50.96万t。具体农作物种植面积、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情况见表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分析(1)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大约10kg化肥,另外秸秆粉碎还田后减少水分蒸发,少浇1~2遍水,省工、省钱。从夏季农作物小麦看,新郑市拥有小麦收获机944台,90%以上的收获机都安装有小麦秸秆粉碎抛撒机,除部分利用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处理外,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改良土壤墒情,确保作物根系深扎,大大提升作物植保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地方民众的经济增收。总结一线实践经验,以"稻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配套机械的开发和示范推广"为题,就推动建湖县秸秆还田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 《农机导购》2012,(5):73-73
明兴1JHY系列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同谷神、佳联、双力、中原以及新疆等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或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作物秸秆处理机具,适用于荒草、小麦、玉米、棉花和辣椒等作物秸秆的粉碎还田作业,具有运转平稳、性能稳定、保养调整方便、负荷性好以及作业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对土壤肥力以及碳含量的影响,借助了两块试验田在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深度的稻作田间试验,探讨了浅耕、深耕、无秸秆还田、有秸秆还田、深耕无秸秆还田和深耕有秸秆还田等处理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具体数据。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等含量,深耕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率,增强透水、透气性能,提高持水能力等良好的作用。未来在农作物生产种植过程中采用秸秆还田并且结合适宜的耕作深度可以有效提高稻田的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肥力,农作物的产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是指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用秸秆粉碎机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随即灭茬深耕翻埋的一整套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还是解决玉米秸秆焚烧和浪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快捷途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情况下,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工艺路线是:人工摘穗→机械直接粉碎抛撒→补氮→重耙或旋耕灭茬→深耕整地→播种。  相似文献   

8.
以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秸秆的作用价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结合具体的实验,探讨了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通过进行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氮及氮组分的含量,还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
在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我省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但在机械化还田技术和装备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①目前常用的稻秸秆全量混埋还田需要深耕才能保证秸秆和土壤的混埋效果,造成功耗增大。②高产水稻秸秆量大,秸秆混埋还田后为了获得理想效果,对旋耕部件的可靠性、作业性能、结构工艺等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导致机具成本也水涨船高。③随着动力消耗增大要求动力配备也越来越高,在遇上雨水天气,即便使用大马拉小车也很难保证机组的通过性,这是轮式拖拉机一大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遇到的问题,项目组以自走式履带底盘为基础,在其上设计了秸秆还田部件、播种部件、旋耕部件,实现秸秆覆盖还田播种旋耕复式作业,作业时,秸秆由还田部件捡拾至秸秆粉碎装置进行粉碎,在旋耕和播种后,再由秸秆喷撒装置将已粉碎的秸秆抛撒至地表覆盖。重点就旋耕部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秸秆粉碎还田机是秸秆田间处理的主要机械,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而且省工省力,有利于争抢农时,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同时避免因焚烧秸秆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方的青贮及鲜食玉米产区机械化秸秆还田程度极低的现状,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的种植区选配高效适用的秸秆还田机对秸秆及根茬进行粉碎灭茬、埋茬,测定碎茬深度、根茬粉碎率等一系列指标,结合各机具的匹配动力、作业宽幅和作业效果等研究秸秆还田替代技术模式,由此提升秸秆转化有机质的效果,为土壤提供绿色肥料,达到减施化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每年全球约有240亿t肥沃土壤流失,秸秆还田作为一种农业可再生资源,含有大量土壤和作物生长需要的元素及微量元素。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改善土质,提升土壤肥力,还能缓解秸秆废弃带来的环境污染。从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其对土壤养分提升和作物产量影响,并对秸秆还田的配套施用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秸秆还田模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对耕地棕壤pH值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施用作为一种低投入、可持续的秸秆资源利用方式,在提升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水稻和玉米秸秆为供试材料,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pH值升高,pH值与秸秆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培养的前期,添加水稻秸秆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对照,玉米秸秆处理低于对照。在培养的后期,各处理碱解氮含量比对照均增加,但碱解氮含量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降低。除添加高量秸秆处理外,其余各个处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添加秸秆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并且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一、秸秆还田的作业程序 1.小麦秸秆还田作业程序:机收小麦→机械粉碎秸秆→用免耕播种机播玉米,或补施氮磷肥后用深耕犁深耕翻埋→整地后播其他作物,也可放水泡田后栽插水稻.  相似文献   

15.
前茬作物秸秆还田质量对水稻机械化种植影响很大,上海市浦东新区积极推广麦子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在前茬作物的收割、大田耕整、水稻种植三个环节上,利用机械化手段,将秸秆切碎抛撒、均匀埋压,确保水稻机械化种植高效顺畅。即采用3条技术路线:"二耕一耙"、"联合作业"和"二次粉碎"秸秆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16.
, 《农机导购》2012,(5):73-73
昌盛4JH系列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同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悬挂式秸秆田间处理机具,主要由主辊、地辊、机壳、悬挂机构、变速箱、飞轮以及胶带轮和张紧轮等组成,适用于田间直立玉米、高梁及小麦等作物秸秆的切碎还田作业。作业中,拖拉机的动力通过带万向节的传动轴带动齿轮箱轴转动,驱动安装有切碎刀的主辊转动。拖拉机行进中,还田机的前梁将直立的秸秆压倒,被高速旋转的切碎刀切碎并均匀抛撤于田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肥料的频繁使用,而造成土壤环境的不断恶化及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此,秸秆还田被民众所关注,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酸碱度,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此外,秸秆还田可以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就此,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正成为当前农业部门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由此在查阅文献,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介绍秸秆还田的方式,思考未来应用发展方向:加大研发生物技术,快速腐解农作物秸秆;推广立茬覆盖技术,提升自然降水利用率;秸秆还田实现机械化,大大提升劳作效率;实现与农艺的结合,合理调节土壤理化性状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于目前的农业种植工作来说,进行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改善种植土壤的物理性质,实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提升,进而改善土壤团粒的结构,并且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助于下一步作物的播种和生产,帮助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秸秆处理仍然以焚烧等简单方式为主,部分人认为秸秆还田处理方式比较繁琐,因此并没有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然后探究了影响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几点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是将收获果穗后的秸秆和根茬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机、秸秆覆盖机和高柱灭茬犁等专用和通用的农业机械,将秸秆覆盖地表或翻埋入土,以培肥地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是采用机械手段,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制作青贮、微贮、氨化秸秆饲料,用于畜牧养殖,实现过腹还田;应用秸秆气化装置,将秸秆制成可燃气体,用于农村居民生活和农村工业生产等.该项技术目的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和遏制秸秆焚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 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收获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玉米成熟后,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时直接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