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沧述了双柱坐标镗床误差来源和数显改造设计原理,试验研究了机床误差对加工工件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消除了镗床误差对32件的影响,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能够进行热误差补偿的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软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软件误差补偿技术,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了误差补偿软件,并对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建立检测系统的几何误差与热误差综合模型,测头误差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可以同时对测头误差、机床几何误差与热误差进行补偿,有效地提高了在线检测精度。软件系统在MAKINO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数控机床丝杠传动误差正反双向补偿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数控机床丝杠传动误差补偿原理,探讨了丝杠误差测量及制订误差补偿表的方法,实现了数控机床丝杠误差正反双向补偿功能,提高了机床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小数控进给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阿贝误差和余弦误差等几何误差对位置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激光组合测量的误差辨识与补偿方法。利用三路激光干涉仪的空间坐标关系和实际测量值,映射出数控进给轴理想运动轴线上的虚拟测量值,以补偿阿贝误差,并建立了进给轴倾斜角度解算模型,进而补偿余弦误差,提高进给轴定位精度。为保证位置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设计了环境参数补偿实验,在减小环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验证了误差辨识与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补偿了运动过程中的阿贝误差以及余弦误差,提高了数控进给轴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上采用联机检测轮廓加工误差的方法,不用价格昂贵的坐标测量机,具有简单、省时、经济的特点。文章分析了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直线运动误差对联机检测轮廓加工误差精度的影响,并测量出了加工中心的几何运动误差,提出了消除机床几何运动误差影响,提高轮廓加工误差联机检测精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轮廓加工误差联机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平面光栅的加工中心几何误差辨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和刚体假设,利用加工中心刀尖点到工件的封闭特性,推导出了包含21项几何误差的数学模型,基于平面光栅测量辨识出全部几何误差,同时还介绍了平面光栅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等。建立误差的模型和辨识误差的方法具有通用性,可以推广到其它多轴数控机床误差建模和误差辨识的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7.
弧焊机械手示教与再现误差的分析及消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造成弧焊机械手再现误差的原因,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了再现误差量与焊接速度的关系,针对这种关系,提出了减小再现误差量的措施。理论和实验表明,该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再现误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零件各种形面几何误差形成原理的基础上,指出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轮廓误差是一种空间位置误差,它由机床各坐标方向运动的运动误差和位移误差实时合成,必须在提高机床本身质量的前提下,实测机床工作区内空间位置误差并加以补偿,才可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加工中心几何误差建模分析与误差补偿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齐次坐标变换原理和刚体假设,建立了加工中心从刀点到工作台的总体误差传递矩阵,推导出了通用的加工中心几何误差计算模型;用此模型对TH6350卧式加工中心进行了几何误差计算,并对误差模型进行了校验和分析,提出了基于PC机的加工中心误差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明了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使用的形状位置误差检测设备的的现状和开发高精度形状位置误差检测中心的市场依据,介绍了形状位置误差检测中心的构成,包括总体配王、数据自动采集接口和机械构造与功能实现,提出了形状位置误差数据采集与处理和机构误差补偿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钻孔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误差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焊接残余应力钻孔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需分析其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依据误差传递理论推导了由应变误差与释放系数误差传递给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公式,并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一条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链. 以2A12高强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板材为试验对象,定量分析了误差链中的弹性模量误差、贴片误差和应变读数取值时间误差传递到最终结果中的相对误差. 结果表明,由弹性模量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12中的相对误差均很小;由贴片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12和?角中的相对误差在贴片24 h后均降为0%;由应变取值时间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12和?角中的相对误差在应变释放150 min后均降为0%.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高精度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在线测试与评价,针对主轴回转误差包含多种误差分量的特点,采用双向正交测量法检测了不同转速下的主轴回转误差。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为误差分离的理论基础,以EEMD分离得到的固有模态分量(IMF)的波数为指标,分离并除去偏心误差和主轴变形误差;重构剩余IMF分量后求解总回转误差,利用FFT频域分析方法,采用梳状滤波分离并求解主轴的同步误差和异步误差。基于主轴回转误差测试平台,在多工况下对电主轴进行了回转误差检测与评定,实验结果良好的重复性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多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主轴回转误差主要以同步回转误差为主,特定转速下由于共振,主轴回转误差会异常增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床几何误差元素多、误差测量与辨识过程繁琐等问题,利用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对空间误差模型中的几何误差元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影响较大的几何误差元素,从而降低误差测量与辨识过程的复杂度,简化空间误差模型。以螺旋理论为建模基础,建立机床空间误差模型;对所有几何误差元素进行Sobol序列抽样并通过蒙特卡洛估计法求解灵敏度,计算各误差元素的一阶灵敏度值及全局灵敏度值,从21个误差项中筛选出对机床空间误差影响较大的12项;将简化模型与完备模型进行对比,空间误差元素简化率为48%,其预测精度大于80%,说明了误差元素筛选的有效性,为机床空间误差建模、误差元素辨识以及空间误差补偿工作的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控机床垂直度误差分析与软件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数控机床垂直度误差。当机床导轨存在垂直度误差时,加工位置和轮廓就会出现误差,主要包括孔的位置误差、直线和圆弧轮廓误差。根据垂直度误差的特点,可以得出误差计算公式,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点的误差,进而得出直线和圆弧的轮廓误差,计算误差后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出误差曲线,以确定误差的分布并采用软件补偿的方式。同样利用误差公式可以确定补偿曲线,用VC软件编程对轮廓进行预处理,生成补偿曲线,即实现了误差的软件补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针对一台含有工作台站的精密加工中心,建立其综合误差模型,分析并解决了交换工作台站的运动误差对综合误差的误差传递问题,改进了各轴热漂移误差的综合误差建模方法。运用该误差模型进行实时补偿,能有效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打磨机械臂系统的精度设计问题的解决,基于DH模型建立了机械臂的运动学参数模型,并基于全微分法建立了运动学参数误差与末端误差的数学关系。对机械臂可能出现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归纳误差源的类型,代入误差模型分别进行仿真,并对结构误差与传动误差对机械臂末端位置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传动误差对X、Y向的位置影响较大,而结构误差对Z轴的影响较大,这些信息可用于对实际机械臂参数误差的回归分析,为在机械臂设计及制造阶段、机械臂的制造及装配误差预计及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激光干涉测量中的误差分析与补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双频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从安装和测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激光干涉测量所固有的系统误差、阿贝误差及余弦误差、环境误差及延时误差,讨论了各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误差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五轴数控机床后置处理中由于平动轴和旋转轴的联动产生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建模的非线性误差在线预测与补偿方法.根据任意两个相邻刀位数据点产生的非线性误差,获得误差的分布特征,建立起误差分布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非线性误差的数学表达式,经与误差许用值相比较来确定新的刀位点,从而实现非线性误差的在线预测及补偿...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精密机床加工精度,针对直线轴几何误差与热误差两类重要误差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复合定位误差建模方法。首先对两端固定式丝杠进给系统的热误差机制进行分析,建立正弦函数误差表达式,利用有限元法提取丝杠表面温度并作为输入量代入到热误差模型中。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建立静态几何误差预测模型。将两模型叠加,得到复合定位误差模型。对精密加工中心直线轴进行检测实验,实验值与预测模型对比后发现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验证了复合误差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为直线轴定位误差补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控齿轮分度机构传动链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分析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和齿轮误差对传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是评定运动误差的主要标准.提出了采取补偿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的办法来提高齿轮分度机构的分度精度,为齿轮分度机构传动误差的降低和改善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