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方案调整的背景 去年7月31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关于调整1-30GHz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波道配置的通知》。在此之前,我国有关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方面的相关标准有两个,一个是1991年发布的国标"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GB13159-91),另一个是1992年发布的国标"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3503-92)。这两个国标规定了1GHz至18GHz频段的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射频波道配置及波道容量的要求,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在某些频段与国际标准又不一致,因此原国家无委办公室决定结…  相似文献   

2.
近代通信技术正处于“数字革命阶段”。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也面临数字化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谢华 《电信技术》1996,(9):27-28
邮电部已颁布的推荐性标准1.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中所用设备的测量方法2.DCME进国内卫星数字通信网的技术要求3.2×34Mbits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4.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椭圆软波导技术条件5.分布反馈激光二极管检测方法6.雪崩光电二极...  相似文献   

4.
已颁布的推荐性标准1.2048kbit/S数字信令转换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2.2048kbit/S对称电缆再生中继设备技术条件3.34Mbit/s中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4.6GHZ140Mb/s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SDH同步数字系列的广泛应用,数字微波接力系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G,826规定:微波接力系统可以构成国际电信联盟通信委员会(ITU-T)规定的端到端长度为27500公里的国际链路的假设参考数字通道或作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困此,SDH数字微波接力系统的差错性能参数、差错性能指标必须满足G.826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华  徐秉铮 《电信科学》1996,12(6):33-39
本文根据ITU-TG.826建议和ITU-R有关文件,分析了G.826指标在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的分配方法;提出了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差错性能指标的预测方法;介绍了在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主要的抗衰落措施及其对差错性能指标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可用度基本定义出发,研究分析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可用度的预估方法,求得通信系统可用度的实用估算公式,最后给出工程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海岸电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在海岸电台中的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分析了在海岸电台中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构成和采用的技术方案;讨论了该系统各部分的组成特点以及系统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了系统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10GHz微波系统的频谱有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博 《电波科学学报》1999,14(2):223-229
简单介绍了我国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我国微波接力通信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根据ITU-R SM.1046建议关于频谱有效利用的概念,讨论了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频谱有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一个微波通信系统的频利用率不仅与调制方式有关,而且与天线,信号处理,编码,RF滤波器等有关。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微波通信系统频谱有效利用的12条建议,为微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无线电管理部门制定  相似文献   

10.
数字数据业务是在已建成的综合数字网(IDN)的基础上,利用专线数字数据传输网(DDN)开放的数据传输业务。专线数字数据传输网是由市内和长途光缆或数字微波系统上加装智能通信节点构成的(DDN)由节点机、集线器和数字电路组成。节点机  相似文献   

11.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线性振幅色散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1~1993年邮电部设计院在实际数字微波电路上进行的传播测试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线性振幅色散的发生特性和统计分布特性;导出了色散累积分布概率的预测式和空间分集接收对色散概率改善的预测式;最后还对色散中断率的预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波电路     
微波中继电路的基本概念随着無綫电电子学的迅速發展,微波技术在軍事、通信、天文、物理等部門中已經广泛使用。在通信方面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建立微波接力电路,即按照接力賽跑的形式,逐点傳送多路电話;广播节目、电視节目和各种長距离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微波电话通信应用试验电路出现在50年前,即1931年3月31日,它架设在英国的多维尔(Dover)和加来斯(Calais)之间.这次试验成功表明,自1000至10000兆赫频段在提供宽频带通信信道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由于第一条试验电路的成功,一个由微波接力线路组成的广阔的通信网已在联合王国建成,它具有190个中继站和终端站,总数约3.5亿话路公里.这种通信网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它与同轴电缆系统根本不同但互为补充,从而保证整个通信网的基本安全.而且无线电接力线路对于连接干线传输网到那些遥远的或地理上电缆难以沟通的地方具有特殊的价值.例如,苏格兰的高地和岛屿,以及远离本土的北海油田和气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力通信事业伴随电网迅猛发展 ,已建成以数字微波为干线的全国电力通信网 ,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程控交换以及数字数据网等新兴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已大量应用。目前 ,全国电力专用通信网已建成数字微波通信电路 60 0 0公里、卫星通信地球站 36座 ,交换机总容量 60万门 ,几十个城市建成了80 0 MHz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及大量城市电缆系统和寻呼系统。据称 ,国家电力公司正在组建同电通信中心 ,并正向信产部申请电信运营牌照。如牌照申请下来 ,继“铁通”以后 ,“电通”也将成为又一个实力强大的电信运营商。国家电力公司…  相似文献   

15.
陈志杰 《电信技术》2003,(10):87-88
目前,上海电力通信传输网已建成以光纤SDH通信网为主、微波环网为辅的数字通信网,信息传输容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雷达系统干扰对数字微波接力系统性能的影响,雷达系统对数字微波系统的最高容许干扰电平的计算和可供选择的减轻雷达系统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微波接力通信由于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建设速度快、组网方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邮电、广播、电力、水利等公众网和专业通信网中,是我国地面通信传输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高层建筑阻挡微波接力通信电路,造成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的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周春泉 《电信科学》1989,5(5):26-28
一、引言本文介绍了一个采用超基带载波机在视上开通12/60个话路的微波超基带传输系统,用以传输公务信号和道旁业务。为保证通信的高质量和可靠性,微波接力通信系统需要监测和维护,因而在终端站(主站) 和接力站间需传送公务信号,包括站内联络电话、终端站内直通电话、远程监控信号以及倒换信号等。此外,微波线路各站,有时还需要传送主要业务之外的道旁业务信号。在传  相似文献   

19.
高度发展的无线移动通信与日臻完善的全球规模的固定通信网(包括光纤通信网、数字程控交换网、卫星通信及数字微波接力)相结合,为通信从工作需要转向大众需求奠定了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实现理想通信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3GHz集成数字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及电路实现,其体积小、成本低、可实现微机控制。它可应用于微波接力、卫星通信及散射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