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线电视网络为什么需要改造.以及如何改造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广电总局”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在ICTC2005(第13届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开会期间,大会组委会组织的”下一代广电网络改造论坛”为关注这一问题的广大有线电视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个自由研讨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杨杰  杨威 《广播电视信息》2007,(3):32-34,44
上期专题中.本刊介绍了青岛.淄博的EPON实践经验及体会.共同分享了中广有线范志.巩照民先生对EPON与CMTS的对比.以及唐明光.姚永先生对双向网改多种技术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春节后,本刊编辑部接到不少业内同仁及相关厂商的电话.大家对相关技术选型、成本比较分析,以及当前形势下广电双向网改的进程如何考虑等等问题.都有非常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个“全网覆盖.灵活接入”的双向网改思路.归纳了双向网改技术方案选择的四项原则,介绍了几种适宜广电网络公司双向网络改造的接入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它们在双向网改应用中的实际表现.给出了三种不同网络存量下可供参考选择的双向网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已经成为业界的大势所趋。但在实际上.大多数运营商还是在观望。因为,看不清楚的因素.还是太多。首先.花费每线数百元的成本进行双向改造.究竟何时能够得到切实的回报?其次.相关技术尚未十分成熟.以此投资下去.究竟有多大的风险?接下来.多种技术和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其前景究竟如何?笔者入行时间不长.有机会在此发表一些个人看法,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世界宽带网络》2008,15(9):8-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题为《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的专项研究中,提出了NGB(下一代广播网)的概念,认为下一代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光纤化、双向化、IP化和智能化.其中融合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数字多媒体网络很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对于广电来说,随着各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稳步推进,数字化为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多业务提供了可能.发展增值业务倍受关注。双向化、宽带化成为后转换时代HFC接入网迫在眉睫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兴通讯技术》2004,10(B10):55-57
近来,在全球业界的共同推动下,关于NGN技术标准的体系框架已经趋于明确,各部分的技术标准正在陆续出台,同时,由通信制造商和运营商联手推动的下一代网络运营实践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基于此,目前对于网络发展的研讨已经超出了技术层面,更多地转向与最终用户更接近的下一代的业务与应用上.这一点,在8月14日举行的“中兴通讯高级论坛”上的专家研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李建东在论坛上所说,目前从技术看技术,有些看不清楚,而从业务和应用的层面看技术,可能会对技术的发展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陈建强  陈笛 《世界宽带网络》2007,14(10):45-46,48-50,52
一传统的HFC网络和新的HFC双向网络改造方案的比较 1.传统的HFC网络,需要建设A平台和B平台 传统HFC网络需要建设数据交换网络.而且在每个网络中需要建设核心层、汇聚层、接八层,这样一来,就需要建设许多分前端,就连县级(或县级市)各乡镇都必须建分前端。每个分前端需要一个100-200平方米的机房,加上机房装饰、空调等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1.引言玉溪市有线台现有6千多用户,设计中光节点267个,全部采用深圳市飞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飞通光电股市有限公司控股公司)PTR3202/3203光接收机;在宽带双向接入网改造中,采用飞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PTT6303回传光发模块(内置于PTR3203)/PTR6301回传接收机、通过Cable.Modem接入Internet开通上网业务。  相似文献   

9.
陕西广电网络在全省实现网络整合后,全面致力于网络双向改造和新业务的开发,经过几年的不断试验和尝试,从陕西全省网络实际现状出发.结合当前PON(无源光网络)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最适合当前陕西广电网络HFC双向改造的EPON+LAN或EPON+EOC(Ethernet over Coax)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周东 《世界宽带网络》2008,15(3):62-63,65,66,68
在过去的2007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EPON在广电行业的应用已由试点逐步转为铺开,越来越多的主流有线电视运营商已开始应用EPON技术进行网络双向化改造,为客户提供各种互动业务。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CCBN研讨和展览并重.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发展论坛(BDF)系列专题会议,涉及直播星、数字音频广播、新媒体、NGB和3D电视等诸多议题:展览现场云计算、有线网络改造技术、OTT—TV和智能终端等热点与研讨会议题遥相呼应。通过展览和研讨,广电试图寻找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2.
欲称的“北展南会”是引导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两盏明灯。北展是指每年三月北京国展举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简称CCBN;南会是指每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简称ICTC。北展重在有线电视新设备的展览演示;南会重在有线电视新技术的研讨。南会中的“中外专家论坛”是亮点中的亮点,论坛就当今国内外有线电视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中外专家同堂研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双向业务的开展 ,前几年国内一些有实力的有线台作了有益的尝试 ,由于设备价格、用户需求以及对双向业务技术的认识等问题 ,经营好的并不多。因缺乏实践机会 ,对HFC网双向改造中的相关技术问题了解不多。成都市龙泉宽带网的建设使我们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 ,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研讨。1 双向业务定位双向增值业务有许多种 ,建设双向网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业务定位对这一建设项目快速步入良性循环至关重要。成都市龙泉驿区有线台采用了基于S -CDMA技术的CableModem宽带接入系统 ,为首批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  相似文献   

14.
《世界宽带网络》2008,15(3):8-8
网络双向改造是构建数字化双向有线宽带服务平台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向智能化的下一代IP网络转变是我们的追求,只有在此基础上,新型数据、话音和视频才能轻而易举地集成到一个宽带基础设施中,这是业界的共识,并无矛盾和抵触之点。  相似文献   

15.
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多媒体视讯论坛暨视频通信产品展示会”,是我国举行的一次规模最大、影响力最为深远的,集视讯研讨、产品展示与演示为一体的盛会。展厅中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新产品先进技术的内涵,在论坛中充分交流了以创新技术、经营、管理和市场策略为基础,特别深入研讨了视讯产业链、宽带视讯增值业务,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会议电视系统,发展个人视频通讯及新业务等。  相似文献   

16.
1 双向网改造的原则及概述 近年来随着全国有线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线网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信息网。鹤岗有线电视从2002年开始进行大面积的光网改造,数字电视的开通也有三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广电行业已进入“市场竞争”的有利局面。随着各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HFC网络技术的实用性日渐成熟,性价比也占有一定的优势。新的双向网络势在必行,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已经从浏览网页和下载内容为主变为以网络视频聊天、群体游戏和视频互传为主。  相似文献   

17.
淄博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技术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淄博市于2000年整合了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后在2003年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全市网络统一改造成由光节点直接覆盖用户的方式.城区每光节点带120户以内.乡镇每光节点带80户左右.全网取消电放大器.网络运行安全及运行指标得到大幅度提高。光网络骨干采用环网结构,到小区每个光节点都是独立的四芯光缆.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到2004年底淄博市城区网络已全部改造完成,现在乡镇网络也基本改造结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广电接入网双向化改造三种主流技术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双向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提出广播电视网络提升至电信级网络、面向三网融合及建设下一代网络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顿利推进、如何开展增值服务成为有线运营商在后整转时代面临的新命题。面对IPTV来势汹汹.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迫在眉睫。为了开拓双向交互业务、必须要下决心对最后一公里进行双向改造.文章详细分析当前双向改造采取的两种典型技术.在对方案的优劣进行深入比较后,建议采用EPON+EPCN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快速推进、国家对“三网融合”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和融合的需要,网络双向化建设与改造已经成为有线电视行业的热点。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建设的目的是建起“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的有线数字电视全程全网,不仅可以使有线电视的频道容量成倍增加.视听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大大扩展了业务功能和服务领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节目内容、资讯信息和商务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