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庆民  林齐浩 《化学工程》1997,25(5):33-35,27
对高效自吸气叶轮在长搅拌罐高位处向下喷射气液流的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搅拌器混合时间大大缩短,罐内传质均匀,叶轮兼具径流式和轴流式叶轮的优点。和十二叶Rush-ton透平及它在低位时的情况相比,比传质系数在1170~1750r/min范围内是十二叶Rushton透平的1.97~2.74倍,是它在低位时的1.33~2.08倍。利用三维气泡运动方程分析了气泡的运动轨迹及下沉深度,计算结果和实验观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一种用于气液间传质的新型轴流式叶轮黄庆民林齐浩李启恩(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广州510641)关键词气液传质轴流式叶轮1前言在液体搅拌器中,轴流式叶轮由于功耗较小且泵吸量较大而被广泛采用。在气液两相搅拌器中,由于轴流式叶轮有气泛问题,一般均采...  相似文献   

3.
碟片旋转床气液传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实验研究了旋转填料床在采用同心环波纹碟片填料时的气液传质特性,并考察了板间距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碟片填料的体积传质系数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比文献报道的金属丝网多孔介质填料高0.9~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叶轮自吸式搅拌器的流体力学及传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叶轮自吸式搅拌器内的流速场、传质系数分布、气泡尺寸以及气含率分布进行了测量,得出了相应的关联式,并作了三维气泡行程的理论分析。阐明了叶轮自吸式搅拌器优于一般鼓泡式搅拌器的原因及其操作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乃鸿 《化肥工业》1999,26(3):23-28,32
研究了以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分离二氧化碳过程中采用高效规整填料的可行性。在二氧化碳分压~10kPa、气体流率0.29~0.61m3/(m2·s)、液体流率4.87~14.18m3/(m2·h)和液相浓度1.1~2.0kmol/m3条件下,通过二氧化碳吸收于氢氧化钠和AMP水溶液中的总传质系数评价了填料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规整填料所提供的总传质系数为通用散堆填料的10~33倍。  相似文献   

6.
自吸式反应器在工业上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了自吸式反应器与传统反应器操作特性;根据进出叶轮流体的不同,对自吸式叶轮进行了分类,分别介绍了其基本原理;阐述了自吸式反应器的操作特性,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临界转速,吸气速率、功率消耗,气含率,气液传质系数等;对自吸式反应器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键词:自吸式反应器;流体力学;操作特性;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7.
多孔波纹板错流旋转床的传质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CO2-NaOH为介质,研究了两种板间距填料结构的传质性能。结果表明:多孔波纹板错流旋转床的体积传质系数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分别比文献丝网错流旋转床高0.95~2.1倍、比逆流旋转床略低,比传统气液传质设备高1~2个数量级。应用MATLAB语言编制应用程序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8.
以CO2-NaOH溶液为工作介质,研究了填料特性、超重力因子、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等对不同填料结构旋转床传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传质系数随液体流量、超重力因子和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对比六种填料结构的综合性能,不锈钢多孔波纹板和塑料多孔板填料结构较优;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不锈钢多孔波纹板的体积传质系数比文献丝网错流旋转床高0.95~2.10倍、与逆流旋转床相当,比传统气液传质设备高1~2个数量级.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其平均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9.
三相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传质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表观气速、能量耗散速率、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喷嘴直径、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浓度及其流变特性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容积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和能量耗散速率的增加有所增加,在实验条件下,发现最优的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在0.4~0.45这一范围、固体装填量大约为3%(体积百分比)、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为0.08m左右。同时提出了容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旋转床填料-同心环波纹碟片填料,对三种填料间距结构,在干、湿床两种状态下的气相压降随碟片填料间距、转速、气流流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与有关文献的多孔介质填料压降结果对比,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同心环波纹碟片填料的阻力分别是其阻力的20%(干床)与40%(湿床)同心环波纹碟片填料的保积传质系数是它们的1.9-2.5倍。  相似文献   

11.
钟明秀 《化学工程》1999,27(2):51-53
对碳酸丙烯酯复合溶剂脱碳进行了研究,开发出新型的复合溶剂:碳酸丙烯酯十二乙氨基乙醇。这种复合溶剂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纯碳酸丙烯酯的1.72倍。实验选出其中两种最佳配比的复合溶剂进行动力学研究,获得其传质系数关联式,并考察了流体力学和温度对传质系数K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清臻  史卫国 《农药》1996,35(2):42-43
经室内毒力测定,复配制剂溴丹乳油对棉铃虫共毒系数(CTC)为413.8,增效作用显著。田间药效实验结果显示:1500倍液对棉铃虫1~3天的防效为89~93.6%,保蕾效果在88%以上,优于单剂的药效。并经毒理测定及应用系数分析表明,使用该剂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3.
刘双成  徐钟隽 《化学试剂》1997,19(3):137-140
在0.04~0.12mol/L盐酸介质中,钇与对乙酰基偶氮氯膦(CPApA)形成一组成比为1∶2的β型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4×105L·mol-1.cm-1。用标准加入回扣法,钇含量在0~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有很高的选择性,大量常见离子及10~1倍的稀土不干扰测定,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轻稀土混合物及镍基、镁基等合金中的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聚合度PVC与增塑剂等共混,复配制行了PVC热塑性弹性体(TPVC)对TPVC的冲击回弹性和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弹性体的压缩应变在20%~25%;压缩永久变形率在5%以下时,TPVC比压强度为3.85~5.45MPa(橡胶为1.22~1.78MPa)是橡胶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试剂二甲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氯苯(DMPDAB)的一些性质以及它与镉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100存在下,pH为8.5~10时,镉与试剂形成桔红色1:2型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24nm,摩尔吸光系数为1.9×105L·mol-1·cm-1,Cd(Ⅱ)在0~2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直接测定了天然水中的镉,标准加入回收率%~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5%。  相似文献   

16.
铜离子浮选动力学的单泡吸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离子浮选提出了单泡吸附模型,并据此从理论上导出了适应于吸附动力学控制的方程式:(C_0-Ct)+a/2×1n(C_0/C_t)=At然后以NaLS浮选Cu ̄(2+)离子的实验验证了上式,结果颇为一致。通过上式计算了离子浮选的传质系数k、吸附与解吸系数k_1、k_2。研究了气流量与pH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发现在pH=5.0时传质系数为最大,并讨论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使用N503-煤油萃取剂萃取含酚废水。总结了SK,SV两种静态混合器及组合方式的应用研究,从萃取效率,传质系数、能耗三方面确定了静态混合条件,在建立的实验装置中,确定SV混合器为最佳混合器,对实验参数进行了关联,结果发现SK,SV的传质系数K与雷诺数Red1.56成正比;SK,SV的传质系数K与能耗ΔE0.7成正比,并且提出利用一只静态混合器进行多级萃取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为微生物高密度培养而设计的10L多段内导流筒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研究了Na2SO3-空气体系单孔喷嘴和烧结金属管等不同气体分布器对气含率ε、体积氧传质系数KLa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为20~25μm的烧结金属管的整体性能最好,在最佳操作气速3.7~4.0cm/s下,ε超过19%,KLa可达0.29s-1.其ε和KLa随Ug有如变化规律:ε=0.1952-1.53510-2e-1.391UgKLa=0.27+2.9710-2Ug-7.2310-3U2g(1.5<Ug<6cm/s  相似文献   

19.
洪厚胜  张志强  蔡子金  颜旭  顾承真 《化工学报》2014,65(12):4684-4691
针对配置气体分布器的六叶轮自吸反应器建立了欧拉气液两相流三维瞬态模型,耦合Higbie气液传质模型,采用CFX软件对其气液混合过程的流场、气含率、吸气速率及溶氧传递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反应器的流动特性、气液分散性能、吸气特性及气液传质特性.分析了反应器内水平及竖直位置上的流型特征及溶氧传递性能,结合实验数据及经验关联式对比分析了对气含率及吸气速率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六叶轮转子及其配置的气体分布器可以获得较均匀的气液混合,气含率及吸气速率的预测与实验值偏差分别为5.2% 和17.6%,模拟发现在反应器底部近壁处溶氧及混合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对5种工艺体系进行了离心传质机离心强化传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旋转填料床内相间传质的平均传质单元高度为0.010~0.030m,与传统填料床相比,其传质性能强化了1~2个数量级,而且旋转填料床内的相间传质可以在更接近平衡的条件下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