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纯钼及钼合金轧制加工的工艺过程,从总变形量、道次变形量、轧制温度、轧制方式以及退火温度等方面,总结了轧制加工主要工艺因素对轧制件质量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各工艺因素在轧制加工中对产品性能的综合作用,展望了钼板材轧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纯钼及钼合金轧制加工的工艺过程,从总变形量、道次变形量、轧制温度、轧制方式以及退火温度等方面,总结了轧制加工主要工艺因素对轧制件质量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各工艺因素在轧制加工中对产品性能的综合作用,展望了钼板材轧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钼精矿粒度、搅拌速度、碳酸钠加入系数β(碳酸钠与钼精矿质量比)和液固比对钼精矿中钼浸出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 确定了采用碳酸钠浸出钼精矿中钼的较优技术参数。在浸出温度为85 ℃、浸出时间为120 min、钼精矿粒度为-0.1 mm、搅拌速度为350 r/min、β为1.5、液固比为4∶1的条件下, 钼的浸出率大于99%。该浸出工艺的研究, 为某厂处理钼精矿提供了可靠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某非标准钼精矿采用碱性介质氧压煮-离子交换回收钼试验研究,主要进行了钼精矿碱用量、氧分压和浸出温度及树脂交换pH值和温度以及钼酸铵制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钼精矿在NaOH过量系数为1.12,液固比为7,温度150℃,氧分压0.5MPa,总压保持0.9-1.2MPa,保温保压反应4h,钼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浸出液酸化后用离子交换可获得99%的回收率,解吸液采用制备钼酸铵经典除杂工艺除杂后制备出优质钼酸铵产品,该工艺可为同类非标钼精矿提供一条有效的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非标准钼精矿采用碱性介质氧压煮-离子交换回收钼试验研究,主要进行了钼精矿碱用量、氧分压和浸出温度及树脂交换pH值和温度以及钼酸铵制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钼精矿在NaOH过量系数为1.12,液固比为7,温度150℃,氧分压0.5MPa,总压保持0.9~1.2MPa,保温保压反应4h,钼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浸出液酸化后用离子交换可获得99%的回收率,解吸液采用制备钼酸铵经典除杂工艺除杂后制备出优质钼酸铵产品,该工艺可为同类非标钼精矿提供一条有效的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6.
浮钼尾矿综合回收钼、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试验矿石性质及系列探索性试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浮选药剂的种类及用量研究,结果表明,该试样采用再磨再选工艺,可以获得钼品位为9.00%、硫含量为16.56%、钼回收率为17.17%的钼精矿,硫品位为27.60%、含钼0.317%、硫回收率为65.81%、钼回收率为14.02%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7.
根据试验矿石性质及系列探索性试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浮选药剂的种类及用量研究,结果表明,该试样采用再磨再选工艺,可以获得钼品位为9.00%、硫含量为16.56%、钼回收率为17.17%的钼精矿,硫品位为27.60%、含钼0.317%、硫回收率为65.81%、钼回收率为14.02%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8.
碱性介质氧压煮-萃取法回收某非标准钼精矿中的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含铜非标准钼精矿采用碱性介质氧压煮-萃取法回收钼,钼浸出率可达98%以上,浸出液酸化后用萃取法可获得99%的萃取率,该工艺可为同类非标钼精矿提供一条有效的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9.
从钼铅硫化矿石中制备高品质钼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钼铅硫化矿石的性质特点, 进行了系统选冶试验研究, 采用“钼铅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钼铅分离”工艺, 可得到品位52.32%、回收率88.74%的钼精矿。在此基础上, 采用深度精选和化学浸出降杂工艺, 成功制备出品位为57.69%、回收率为58.63%的高品质钼精矿, 解决了钼铅分离和钼精矿降杂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钼镍矿提钼强化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钼镍矿氧化焙烧过程中生成的MoO3、MoO2、Mo、Mo2S3等低价钼化合物很难被碱浸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焙烧脱硫一次氯酸钠强化浸出"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氢氧化钠30%,次氯酸钠20%,浸出液固比3∶1,温度90~95℃,反应时间3h。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钼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浸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倾斜煤层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问题,建立了不同岩层倾角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倾斜煤层在动压作用下的围岩应力变化过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知在岩层倾角为30°~40°时,围岩集中应力区域向两帮顶角区域转移;50°~60°时,向下帮底角区域转移;70°~80°时,转移至下帮顶角区域;同时由40°开始,围岩开始显现较强的不对称性,并随岩层倾角的增大快速增大。在动压作用下,围岩不同位置处的应力随动压的增大近似同比例增大;当岩层倾角在10°~50°时,应力提高率处于0.5~2.3;50°~80°时,基本处于0.5左右。针对围岩应力分布的不对称系数分析得知,岩层倾角越大,不对称系数越大;在岩层倾角为30°~80°时,不对称系数在动压作用下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在动压作用下围岩应力会持续处于不对称状态。  相似文献   

12.
邵卫华 《中州煤炭》2018,(7):215-218
浅埋深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垮落容易影响地表,工作面覆岩破断角较大,变形速率快,来压较为明显,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时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矿压规律较为复杂。山西某矿主采平均0.93 m的3号薄煤层,煤层埋深较浅,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矿压规律复杂,回采巷道支护困难。针对该复合问题,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手段,合理确定支护参数为顶锚杆直径20 mm,长度2.8 m,间距和排距均为0.7 m,帮锚杆直径为20 mm,长度为2.3 m,间距和排距也为0.7 m;锚索长度为8.8 m,间距1.2 m,排距1.4 m。现场应用表明,其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精炼铋烟尘为原料冶炼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砷精炼铋烟尘为原料, 采用盐酸浸出-水解-转化-还原熔炼工艺冶炼锑, 消除了其危害性并使其得到资源化。当固液比为1∶3, 反应时间为4 h, 反应温度为80 ℃, 盐酸用量为1.2倍理论量时, 盐酸浸出精炼铋烟尘, 锑浸出率可达99.5%。盐酸浸出液在稀释比为10∶1, 水解温度为25 ℃时, 水解1 h, 得到氯氧锑。氯氧锑在固液比为1∶1.6, 反应温度为25 ℃, 反应时间为1 h, 氨水用量为1.2倍理论用量时, 转化得到纯度为90.76%的三氧化二锑。实验探讨了三氧化二锑还原熔炼过程中温度、反应时间、还原剂无烟煤用量、熔剂碳酸钠用量对锑直收率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1 100 ℃, 反应时间为45 min, 还原剂无烟煤用量和熔剂碳酸钠用量分别相当于三氧化二锑质量的4.9%和4.32%时, 还原熔炼所得金属锑含量为99.04%, 锑直收率达到93.2%。  相似文献   

14.
某难选复杂铅锌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矿石中铅品位1.20%,锌品位7.54%,硫含量为20.96%,铅锌矿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硫、脉石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为难选铅锌矿。研究采用合理有效的选矿流程方案及药剂制度,使难选的铅锌矿物得到有效的回收,获得铅精矿品位61.53%、回收率69.67%,锌精矿品位52.24%、回收率89.84%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以一测试件为例,对其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方案,设计模具结构,制造后并进行试模。在试模过程中,制件出现拉裂现象,经2次修模后,生产出合格制件。  相似文献   

16.
用硫酸与氢氟酸分步对原料石墨进行酸浸提纯,分别研究了硫酸和氢氟酸的反应温度、用量、反应时间对提纯效果的影响。采用外加磁场的反应器,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制取高纯石墨的最佳条件为:硫酸反应温度为80℃,6 mol/L的硫酸用量90 m L,反应时间为2 h;氢氟酸反应温度为50℃,质量分数20%的氢氟酸用量为80 m L,反应时间为2 h。经过硫酸-氢氟酸提纯之后的石墨,固定碳质量分数从79.03%可提高到98.65%,此工艺能有效缓解我国高纯石墨依靠进口的局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高安民  王海 《中州煤炭》2018,(6):148-151
第四系松散层是陕北的重要水源,易受煤化工渣场渗漏污染。为研究陕北第四系松散层抗污染特性,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渣场第四系松散层包气带、含水层及隔水层的渗透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第四系包气带厚度11~14 m,垂直渗透系数5.9~6.8 m/d;第四系含水层厚度28~41 m,渗透系数1.176~2.537 m/d,中等富水性,易受污染;隔水层为离石组粉土、粉质黏土,渗透系数在0.000 2~0.011 2 m/d,不透水—微透水性,隔水性能良好,隔断第四系含水层与基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起到一定隔离污染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采煤机支撑板的结构特点,首先根据支撑板的应用空间建立有限元模型,从而对其进行拓扑优化,找到了可以去除材料的范围,然后根据拓扑优化结果对原模型进行修改,最后再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取得了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察尔汗盐湖卤水进行脱色除钙提纯试验。条件试验表明,在碳酸氢钠用量为10 m L、反应温度为80℃和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经过脱色预处理后的卤水除钙效果最好,除钙率为95.8%,镁离子回收率为84.2%。XRD分析表明,向脱色除钙后的盐湖卤水中加入氟化铵,所得氟化镁纯度为99.3%,产品符合行业标准GB/T 31860-2015要求。  相似文献   

20.
MK—Ⅱ型筛分机的动力学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继宗  姜克城 《煤炭学报》1999,24(2):184-188
用振动理论对MKⅡ琴弦式筛分机进行力学分析,建立了筛箱的运动方程,得到了筛箱的运动规律.同时,对筛的支承弹簧和轴承的动载荷进行了计算,探讨了曲轴的动平衡问题,解决了拉杆断裂问题.最后,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筛箱梁板结构的应力,校核其强度.并对筛面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